我的兩次房地產買進分別是在1986年和1993年,他們的下一個年度是1987年(註:黑色星期一)和1994年(註:墨西哥金融危機),但是現在回頭 去看,當時的經濟、利率或股市的表現對於判斷這兩個投資是否會成功卻一點都不重要。我已經不記得當時的報紙頭條或專家們到底說過了什麼,不過管他評論怎麼 說,玉米還是會繼續在內布拉斯加州成長,而學生也會繼續湧入紐約大學。
(繼續閱讀)
翻譯自:Buffetts annual letter: What you can learn from my real estate investments
震南於上星期五(2月14) 買入金界控股 買入價 7.94元 IRR預期回報為7% , 金界震南早於2010年買入,當時約為1.65,及後不斷買入直到12年債務危機,由差不多4元直落到2.72,震南勇於買入,最終去年獲利2.5倍...
中信21世紀(00241)表示,董事會已知悉公司股價波動,經合理查詢後,並不知悉促成該等價格及成交量波動之任何原因。該股半日瀉0.83元或24.13%,報2.61元,成交額3.01億元。
卓悅控股(00653.HK)宣布,配售1.05億股新股,占擴大後股本3.38%;配售價1.56元,相當於今日收市價。集資總額1.63億元,所得淨額1.57億元,擬用於可能收購新界荃灣大河道商鋪物業,以及一般營運資金 新界荃灣大河道10-16及20號、登發街8-12號及安榮街7-11號登發大廈地下2及3A號舖的物業
卓悅公佈2013年上半年中期業績,營業額按年增長9.3%至14.35億元,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增長47.3%至1.25億元,主要由於營業額上升以及期內 無股份支付款項,每股基本盈利4.2港仙。毛利率從45.7%擴闊至47.4%。董事會宣派中期息2.5港仙及特別息0.9港仙。
上回已經提過股息折現公式,有人覺得好像很麻煩,而且恆生算出來261元(12倍pe),有冇可能呀? 就算8.5倍pe去推算,貴價都成201元,恆生股價最高都係約168元,是否高估? 其實公式意思是假設8年都以某一roe去推演,NAV以每年ROE速度向前跑,從而推算出EPS(NAVXROE=EPS),而預期配息以某一個%去減掉EPS,剩下來撥入下一年NAV,從而推算到第八年如果以同一ROE下可能的EPS,再加回第八年推算出來的股息再乘以PE=賣出價,賣出價折現15%與0%再分為上下平貴界線...
台灣人 最愛吃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