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171500100/05/12『蝴蝶分科介紹』-- 講師:黃行七老師______記錄:游蔌蓉
20110512/13 志工訓練蝴蝶分科介紹 講師 黃行七 記錄 游蔌蓉
(壹) 蛺蝶科
它是一個龐大的家族目前台灣有131種,陽明山73種。簡寫成131(73)
分為三個演化支::斑蝶演化支,蛺蝶演化支,眼蝶演化支
一::斑蝶演化支
斑蝶體型大,飛行慢,吸蜜時會很陶醉,不但翅膀停歇連觸角都垂下,是解說好題材
舉例
1.東方喙蝶(長鬚蝶):分布從歐洲到東南亞,中間在巴基斯坦附近斷層,所以以東的稱東方喙蝶最近園區常看到,成蟲越冬,春天朴樹嫩芽一出就產卵,幼蟲像粉蝶,蛹有綠,褐二型。幼蟲有趣行為,當受驚掉下時會吐絲將自己懸掛,待危機解除再沿線爬回。
蛺蝶最大特色是幼蟲都很鮮豔,為何不怕天敵,因為吃藦蘿科,夾竹桃科等很多有毒,所以看到幼蟲紅,黃,黑,白自然界的警戒色披身,又有突棘多為蛺蝶
斑蝶在台灣原有15種,現只剩13,2種不見了
園區的大屯山區是全台少數一次可看到13種,野當歸和島田氏澤蘭開花時,斑蝶,灰蝶,小型蛺蝶齊來赴宴
2.虎斑蝶(黑脈樺斑):雄蝶性標明顯,它是花香鱗,會散發性費洛蒙,蝴蝶交尾時,一般都由雌蝶帶著飛(體型大較有力),但斑蝶相反
3.金斑蝶(樺斑蝶):看到它就憂心,因為吃的植物都是外來種如馬利筋,唐棉,而且可以把整棵葉子全吃光就飛走,原生蝴蝶幼蟲通常會留給寄主和自己後代生機,不會如此狠
4.台灣叫青斑的有三個家族
a性標立體
淡紋青斑:顏色淺紋路大,原來是南部蝶種,現在校園等種華他卡藤,結果北部也多
小紋青斑:顏色深紋路小
絹斑蝶(姬小紋青斑):翅透明如絹絲,性標在下方黑帶白,體型最小,整體看起來最白,大屯其實不多
b大屯山區兩個主角
大絹斑蝶(青斑):量最多,曾調查超過後者兩倍,絹斑不透明略白,後翅有愛心斑,愛心前白斑凹陷,腹部黑褐色,附近的翅色則紅
斯氏絹斑蝶(小青斑):翅最透明,腹部紅,附近的翅色則黑褐(正好相反),毛筆器和性標都有性費洛蒙,前者可以伸出來塗抹補充後者部位的不足,夏天時可能寄生天敵多,加上天熱會擴散至中海拔山區,最喜愛蘿藦科,它葉片拔下會流汁,小小幼蟲把葉片咬一圈,汁液外流小蟲吃裏圈,稍大才吃整片葉,天溪園多毬蘭,菜公坑林下陰暗是好所在
另外,日本本土斑蝶只此一種,而且春天很多,秋天都不見,經調查原來春往南秋往北,陳建志開始標放也發現台灣同樣南北往返,兩國都標放結果台灣被日本捕獲多,但日本被台捕獲少,而且龜山,蘭嶼東方離島都有數筆記錄,可能乘風而來先到東部
另一個家族
虎斑蝶(琉球青斑):分布廣,從台灣到琉球,東南亞到處都有量也多,前翅色身後翅淺,最愛吃開闊處的甌蔓(陰暗處的留給絹斑幼蟲)。
5 梅雨後半段青斑蝶離開,就換紫斑上場至澤蘭全謝
a雙標紫斑(斯氏紫斑):一般口訣中,斯斯有三點這會有差錯,某些從菲律賓來的迷蝶,身上三點的就有兩種。稱雙標是因雄蝶性標2條如等號
b端紫斑蝶(異紋紫斑):雌雄紋路不同故名,翅最長,俗稱黑蔴糬粒(青斑又叫青蔴糬粒)
c圓翅紫斑蝶:體型最大,雄蝶前翅後緣很圓故名,放大鏡下看性標,在後翅前原長條狀毛毛,不像身上鱗片呈屋瓦狀排列,圓翅兩邊點是長橢圓形,腹背面各一點
d小紫斑蝶:很小所以不會和其他搞混,幼蟲吃盤龍木嫩葉(所有紫斑都吃嫩葉),芝山岩很多,飛行時打開有時鮮紫色很漂亮,其實那是光線,因為藍紫波長較短不易穿透,而繞射或反射而成,是物理色(紅橙波很長會穿透就看不見了)
二::蛺蝶演化支---身上長刺的妖魔
妖魔是指幼蟲身上長許多棘刺,手摸不傷人也不過敏
毒蝶亞科 主要成員在中南美,園區有四種,幼蟲喜歡百香果科的葉子
a斐豹蛺蝶(黑端豹斑) 喜歡草原或山頂(打架),翅膀具警戒色尤其雌蝶的黑端,幼蟲黑底紅棘刺(蛹也有刺),吃矮小的菫菜科,故常地上爬行,雖沒吃含毒植物,但自己體內會合成毒
b黃襟蛺蝶(台灣黃斑蝶) 秋天量多,吃魯花樹,楊柳,垂柳,幼蟲棘刺更多,但是頭很可愛,彷彿戴墨鏡般逗趣
c枯葉蝶:全台都有,每片枯葉都各異其趣,卵圓有稜線,幼蟲黑色長滿紅色棘刺,二子坪多,但每隻間有一定距離,否則打架,翅較尖型是雄蝶,樹上所看多是公的,雌蝶常飛下來準備在馬蘭葉上產卵
d琉璃蛺蝶:通常在路上,你向前它就飛一點,重覆幾次後就會飛回原處,執著於自己的領域。曾有人在同一座橋定點,三個月中數次發現同一隻,因此被戲稱”顧橋的”,翅腹破碎不成蝶形,幼蟲黃色棘刺很明顯,吃各種菝契
線蛺蝶 園區很多
a白圈帶蛺蝶(白圈三線蝶),三條線,最外圍那條有許多小圈圈,幼蟲吃朱紅水木,燈秤花,會用糞作糞巢和糞橋,自己躲在橋端,方便把游走性天敵如螞蟻搖晃掉。蛹如倒吊的蝙蝠。天溪園量穩
b紫俳蛺蝶(紫單帶蛺蝶):幼蟲棘刺如兩排煙火,寄主李白忍冬
三::眼蝶演化支 頭上長角的鬼怪
幼蟲多數有角用來頂走天敵(當然是小的),常見有
a網絲蛺蝶(石墻,地圖蝶)
成蟲停憩時如標本,如有公路的地圖,低溫時顏色偏黃,夏天變深,複眼有兩色下綠上偏黃,榕屬薜荔,珍珠蓮是最愛,幼蟲小時如褐色托葉,長大兩隻黑色如牛似羊的角,蛹如枯葉
b流星蛺蝶:喜歡山頭,口器紅色(一般都黑色),愛吸食柑橘樹汁,山豬肉,筆羅子是寄主,幼蟲把樹葉切割成叮叮咚咚垂狀的帘狀巢
c閃蛺蝶:
金鎧蛺蝶(台灣小紫蛺蝶):顏色金亮,雌雄差異大,幼蟲小時會群聚在朴樹葉背
小雙尾蛺蝶(姬雙尾蛺蝶) 在山黃麻,島槐上產卵,幼蟲長大會吐絲把兩片葉子黏接,使身體夠放,蛹長得像”芒果青”
箭黃蝶(環紋蝶):這是本土種體型大,園區不多喜陰暗林中,飛時如黃色衛生紙
方環蝶:外來種,十幾年前基隆發現,2,3年前園區也出現
串珠環蝶:也是外來種先在基隆發現,喜船仔草,山棕
深山黛眼蝶(深山玉帶蔭蝶) 顧名思義以前只在深山,現在園區大屯,二子坪也不少,幼蟲吃箭竹,形如葉般狹長,園區箭竹豐沛將來這蝶可能更多
巨波眼蝶(鹿野波紋蛇目蝶) 同屬中體型最大,全台以大屯山最多,一年只有一代和青斑同時出現,雄蝶顏色較深但小多了,母蝶很大(尤其北部特大,南部稍小),幼蟲吃短柄草長得很慢
王氏波眼蝶(王氏波紋蛇目蝶) 1998在龜山島發現後,陸續在東北角的瑞芳,野柳出現,園區在2009記錄到,七星往夢幻湖路上可見
密紋波眼蝶(台灣波紋蛇目蝶) 雄蝶前翅眼紋不見或淡化,雌蝶和王氏雌蝶極像,愛在林子邊緣,游走黑白兩道?
(貳) 灰蝶科
灰蝶是灰灰的嗎?錯!蝴蝶裡最精彩的是灰蝶,紅橙黃綠藍靛紫—金銀銅鐵錫---所有亮色都有,它和蛺蝶是姊妹情,共同祖先,只是蛺蝶去吃植物葉子體型變大,灰蝶選擇花果嫩葉體型縮小
1 銀紋尾蜆蝶(台灣小灰蝶) 台灣北部亞種,野當歸開花時很多,縮前腳如蛺蝶般的吸蜜,風衝帶的大明橘是最愛,天溪園多
2 銀灰蝶亞科 台灣有2種
其一 銀灰蝶(銀斑小灰蝶) 天溪園橋邊老荊藤常吸引,幼蟲顏色就如這藤花苞(紅色秋天開花),吃嫩葉則變綠色,也吃水黃皮,葛藤花苞,總之吃什麼幼蟲顏色就像什麼,飛舞時雄蝶背部橙紅點,雌蝶白點都和腹部的銀白閃爍,很美的身影
3 灰蝶亞科 全球100多種,台灣只有1種
紅邊黃小灰蝶(紫日灰蝶) 稱台中港,台灣1種,中國4,5種,香港也不只一種,雄蝶背面有藍紫光澤故又名紫日灰蝶,雌蝶則紅斑明顯。前腳踮腳尖是公蝶,不好站立所以蛺蝶乾脆縮起來,雌蝶要產卵身體重,為求好飛翅圓一些,圓型面積較大,幼蟲愛火炭母草
灰蝶另一種特色,觸角大多如斑馬一節節黑白相間
4翠灰蝶亞科 台灣63種,陽明山14種
很多都在中海拔常見有
日本紫灰蝶(紫小灰蝶),很紫,尤其雄蝶更紫,夏天常活動在陰暗處,幼蟲吃青剛櫟等,會分泌蜜露引螞蟻來保護,免被蜂,蠅寄生
5 藍灰蝶亞科 量多,也是園區體型最大的灰蝶
淡青雅波灰蝶(白波紋小灰蝶) 幼蟲吃外來種的野薑花,如花苞有洞表示可能躲藏在內,人們採花來吃得小心
(参) 弄蝶科
體型小,顏色又接近,是很難弄懂的蝴蝶嗎?其實成蟲很美,幼蟲頭部更精彩,長相有如西瓜,骰子,棕刷----各式各樣差異極大,但是幼蟲把葉子加工後,躲藏在內看不到
弄蝶在台灣有63種,園區有31種。和其他蝴蝶最大不同是觸角,它棍棒末端還向下勾,而且兩支分得很開(其他蝶都接近),加上複眼旁有一圈輪緣(其他蝶沒)
共有3個亞科,辨認容易,只要看停憩姿勢
1 大弄蝶亞科 台9種,園區5種,此科漂亮鮮豔,下唇鬚往前伸直,停時前翅合起來,幼蟲頭美,色鮮豔,常包裹在巢內,巢被拆會吐血,等發現無礙時再把血吸回,營養咧!例如
橙翅傘弄蝶(鸞褐弄蝶) 久停時會選擇在葉下以避天敵,翅常打開,雄蝶有性標,猿尾藤是好寄主,幼蟲把兩片葉子闔靠當巢,化蛹後分泌臘質,外觀像發黴,但利於排水。
2 花弄蝶亞科 台16種,園區4種`,此科停棲時翅打開很像蛾,例如
a台灣瑟弄蝶(大黑星弄蝶)(特有種) 特別之處在,唯有這種後翅有黑斑。雌蝶復部末端有很多毛,可以把蛋包住避免被寄生,幼蟲像開罐器挖葉做巢,夏天兩片闔葉邊緣還開氣窗,冬季包緊,防衛時吐大顎,化蛹形狀像神豬,像老鼠
b 埔里星弄蝶(埔里小黃紋弄蝶) 2010.6在有馬藍的二子坪記錄到
3 弄蝶亞科 台38種,園區22種`,此科停時前翅高成v形,後翅平放,姿勢像戰鬥機,幼蟲愛單子葉植物如禾本科,薑科,棕梠科,體型小又很像,例如
長紋孔弄蝶 是園區最重要的弄蝶,1981在大屯山發現,現在教育電台,二子坪都有,雄蝶有一個長白紋,雌蝶沒。後翅很都大斑是半透明狀,所以名字有”孔”,成蟲會在鳥糞上尿尿,邊沖糞邊吸,見證自然界果然沒有廢物,白背芒上五月初可見不少幼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