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22319102/12/15『探索蜘蛛的世界』 講師:蒼鷺/羅美玲 _____記錄:李成華
102/12/15『探索蜘蛛的世界』 講師:蒼鷺/ 羅美玲老師 ______紀錄:李成華 (註:本文係成華老師於103/04/28重修正,103/05/08再修正)
美玲老師是我讀師專四、五年級時的同組同學,也是台灣蝴蝶保育學會的好夥伴;她求學時努力不懈的態度與專注的精神,在組內是數一數二的。投入蜘蛛觀察,執著與認真的態度,果然累積相當的實力成為名實相符的蜘蛛達人。她用相機記錄了蜘蛛的生態、習性;捕捉到許多難得一見的鏡頭。更花費心力將這些影片與照片剪輯製作成主題式的經典小單元,並毫不藏私的分享給大家欣賞。美玲老師妙趣橫生的解說內容,讓大家笑聲不絕;精彩的影片、照片,帶領大家揭開蜘蛛的神秘面紗;改變多數人對蜘蛛的觀點,從恐懼、厭惡、敬神而遠之的冷漠態度,到願意去接近、觀察、探索蜘蛛;一場研習吸引眾多夥伴成為粉絲,甚至有意願追隨她一窺蜘蛛的網底乾坤呢! 美玲老師在兩年前,也曾幫志工伙伴上過一堂「蜘蛛的天敵和生存策略」,經典的講演內容深獲好評,對大家解說帶隊助益很大;吾妹老師也應大家的期盼,在年度壓軸的研習,再請她來幫大家練功,盼大家對蜘蛛生態有更精進的學習與了解。 前次負責記錄的是解說前輩趙珉麗老師,趙老師細心整理,紀錄內容鉅細靡遺。這次四小時精彩的饗宴,我無法原音重現,僅能擇其部分加上一點網路資料的補充,簡單的做點筆記。 PS:美玲老師多數影片、照片,是她花費不知多少個寒暑,觀察累積的精華,絕大多數網路無法取得,因此僅能蒐尋相關替代的資料,讓夥伴方便閱讀。每個紅色有底線的文句,其後都有超連結,按住Ctrl鍵,再按一下滑鼠即可連結到網路資料。部分紀錄節錄陳世煌教授的台灣常見蜘蛛圖鑑網路資料,http://subject.forest.gov.tw/species/twspider/index.htm ====================== 開胃菜: Ø 美玲老師婆羅洲旅遊拍攝的長角棘蛛,造型讓人大開眼界。 長角棘蛛Long-horn spider (弧刺棘蛛)圖片 Ø 球斑馬蛛:蠅虎科蜘蛛,球斑馬蛛有一直抖動屁股的習性,長相可愛。 Ø 有母愛的~~金姬蛛屬的會護卵與保護小孩,例:華麗金姬蛛。 Ø 偽裝高手-黑尾曳尾蛛( 黃色曳尾蜘蛛) ~~黃色曳尾蜘蛛偽裝一片有柄枯葉,蛛絲的彈性讓人嘖嘖稱奇。 http://blog.xuite.net/ymsbigdavid/love01/39370638 Ø 黑尾曳尾蛛專輯圖片 http://nc.kl.edu.tw/bbs/showthread.php?p=608796 Ø 蠅虎科的蜘蛛~~偽裝成螞蟻的蟻蛛,雄蛛大顎很長,像極了在搬東西的黑棘蟻。(螞蟻大軍和蟻酸讓天敵聞之色變。)蟻蛛是蠅虎科,有能聚焦的前中眼及迅捷的獵捕速度,屬於遊走型的狩獵蛛。牠和螞蟻一樣,喜歡在草葉間及花間徘徊遊移,和螞蟻沒兩樣,牠會特意將第一對步腳高舉在前,以假亂真的觸鬚,讓混在螞蟻群的牠,不易被識破。蟻蛛捕獲獵物並不打包,直接注射毒液麻醉獵物,之後再注射第二針消化酶,待獵物分解為液態狀,再吸取進食。 Ø 蟻蛛 http://den531.pixnet.net/blog/post/5143210-%E5%A4%A7%E8%9F%BB%E8%9B%9B Ø 古老的蜘蛛~~台灣螲蟷與蛛蜂影片,台灣螲蟷會挖洞做管狀的隧道,用絲塗滿管壁,地面前後各有一開口;在洞口織絲成為可開關的門,絲門上並以土壤植被覆蓋掩飾。獵食時,牠會躲在蓋門內,用腳勾著絲,等待獵物上門。觀察時要開牠的門,必須小心翼翼。 主題一、蜘蛛有毒嗎? 臺灣到目前為止,並無任人何被蜘蛛毒死的記錄。 全世界有八萬多種蜘蛛,僅幾十種有神經毒會致人於死。台灣學術上有命名的蜘蛛約四百多種,對人類有生命影響的並不多;其中較危險的有這幾科的蜘蛛(赤背寡婦蛛、捕鳥蛛科、六疣蛛科、地蛛科和長腳袋蛛科);捕鳥蛛(蘭嶼才有捕鳥蛛,但已十數年不見);赤背寡婦蛛數量也很稀少。較可能碰到的是喜歡躲藏在陰暗地方的卡氏地蛛、赫爾斯特上戶蛛及台灣長尾蜘蛛。美玲老師曾被袋蛛科紅螯蛛屬的蜘蛛咬過,但疼痛的症狀隨時間而減緩。 Ø 有毒的蜘蛛 圖片: http://subject.forest.gov.tw/species/twspider/64.htm Ø 臺灣的赤背寡婦蛛圖片: http://subject.forest.gov.tw/species/twspider/images/065-1.jpg Ø 長尾蛛也是臺灣常見的毒蜘蛛: http://subject.forest.gov.tw/species/twspider/images/067-1.jpg Ø 蜘蛛斷肢,會再生嗎? 要看蜘蛛是否會再蛻皮,若蜘蛛尚在成長中,那還會隨著蛻皮次數的增加漸漸長出正常的步足。 Ø 天然的剋蟑-「旯犽」,被誤傳會在人熟睡後爬到臉或手腳皮膚上撒尿,造成皮膚紅腫潰爛或長皰疹,常被像蟑螂一樣用拖鞋打死。然而皮膚的潰爛或生皰疹,原凶可能是隱翅蟲。 Ø 屋內的捕蟑高手:白額高腳蛛 : http://e-info.org.tw/node/50969 白額高腳蛛抓蟑螂影片 : http://youtu.be/IK7iun_vzBg 主題二、蜘蛛型態與構造 外部形態:蜘蛛有兩個體節,分頭胸部和腹部。 Ø 蜘蛛有觸肢沒觸角,觸肢(有觸角加上手的功能);雄蛛的觸肢器(交配器)和雌蛛的外雌器像鑰匙和鎖一樣,合的上的才是同一種蜘蛛,因此觸肢器是蜘蛛鑑定種分類的重要依據。 Ø 蜘蛛的分類地位:動物界→節肢動物門→螯肢亞門→蛛形綱→蜘蛛目 Ø 蜘蛛目是蛛形綱中最大的一目,與其他各目的區別,主要在於蜘蛛的頭胸部和腹部之間有腹柄連接。蜘蛛全身被有幾丁質的外骨骼。 Ø 其他常見蛛形綱 - 蜱螨目(剛孵化的幼蟲只有三對腳)、蠍目、盲蛛目(盲蛛僅有一個體節)、擬蠍目、鞭蠍目(鞭蠍受到干擾時,尾鞭會噴出含有濃烈醋酸味道的液體等)。 擬蠍1 : http://nc.kl.edu.tw/bbs/showthread.php?t=30644 擬蠍2圖片 :http://blog.udn.com/wzcing402122006/3702623 Ø 蜘蛛頭胸部又稱前體節,不分節;眼位於頭部前方,均為單眼,數目(一般有0、4、6、8個),眼睛的數目、類型、排列方式在蜘蛛鑑定上相當重要。頭胸部包括上顎(螯肢)一對,觸肢一對,步足四對;步足末端有爪;眼均為單眼無複眼。 蜘蛛單眼的數目排列方式和類型也是分類的重要依據。 Ø 螯肢形成上顎,其先端有毒牙與毒腺相連;腹部背面有心臟班,腹面末端有2~3對絲疣,上有吐絲管與絲腺。 ◎蜘蛛眼式與排列方式—不同科蜘蛛眼睛大小與排列都有差異 http://subject.forest.gov.tw/species/twspider/images/p14-2.jpg ◎蠅虎科日行性,其眼力是所有節肢動物中視力最好的,前中眼特別大;頭部可往上抬45度,往下低45度。 ◎蠅虎科的眼睛 http://nc.kl.edu.tw/bbs/showthread.php?t=1494 ◎蠅虎科的眼睛色彩的變化 蠅虎眼睛會變色,因為前中眼內是類似 "半個紡錘形" 的構造,會因應被視物體~而上下左右擺動"聚焦"。外部看來因反光率不同而呈現"變色"。 ◎蠅虎科的蜘蛛非常聰明,研究發現,它們能正確判斷獵物位置與決定最佳的取食路徑。 ◎蜘蛛的腹面的構造圖片 : http://subject.forest.gov.tw/species/twspider/images/016-01.gif Ø 絲疣數目、長短與類型 絲疣通常有三對,前絲疣、中絲疣和後絲疣,也有部分絲疣退化成為二對者。絲腺為蜘蛛的主要腺體,全都位於腹部裡面。每個腺體皆分別連到特定的絲疣上,其開口處為吐絲管。不同的腺體分別有不同形態的吐絲管。不同的絲腺分別開口於不同的吐絲管上,紡出各種不同功能的蜘蛛絲。因此蜘蛛絲有的可以黏捕食物,有的可以築巢,包裹卵囊或纏繞獵物等。 ◎絲疣圖: http://subject.forest.gov.tw/species/twspider/images/020-01.gif 絲疣的數目、長短和排列方式,以及篩疣和間疣的有無、形狀等均為分類上重要的特徵。 Ø 蛛絲的類型分:曳絲、附著盤、精網、巢絲、網絲、捕帶、卵囊絲、遊絲 ◎ 曳絲:—當蜘蛛爬行時,拖曳在後面的一條細絲。遇危險時要逃脫或從高處躍下時,用以垂掛身體的絲,故曳絲又稱為拖絲、垂絲。(拉一根絲可回到原來的位置方向) ◎ 附著盤—由絲疣將絲(像膠水一樣)直接塗抹黏著在物體上,用以固定曳絲和垂絲起點的盤狀構造。 ◎ 精網—雄蛛性成熟時在交配前會織精網,(不同種蜘蛛織的精網也不一樣);腹部生殖孔裡的精液會灑在精網上,之後再轉移到觸肢末端儲存;交配時再用觸肢送到雌蛛體內。(有些雄蛛從織精網到移精約三、四小時) ◎ 卵囊絲—雌蛛才有,用以將卵粒一起包裹起來的絲。卵囊一般呈繭狀,外表緻密,裡面膨鬆,具有保水和防水的功能。卵囊的形態和大小也是因種而異。 ◎ 網—即一般造網性蜘蛛用以捕捉獵物的工具,有簡單的條狀、平面狀、或立體型的網;有的蛛網具有特定形狀,而有的為不規則形。 ◎ 捕帶(纏絲)—當蜘蛛捕獲獵物時,用以綑綁或包裹獵物的絲(形狀像整批布,類似捆裹木乃伊),以造網性蜘蛛較發達。(吊鐘姬蛛打包影片清晰可見) ○ 吊鐘姬蛛 : http://nc.kl.edu.tw/bbs/showthread.php?t=1038 ○ 蜘蛛之捕帶影片: http://youtu.be/PasIcWofgwE ○ 蜘蛛進食不一定打包,有的直接將獵物吸乾,因此獵物會保留外型;有些直接用大顎前後的牙齒先碎,因此獵物殘骸無法辨識。 ◎ 結網(巢)—蜘蛛用絲所建構的遮蔽物,可作為蜘蛛的居所,有時可充當產房或蛻皮室等用途。 ○ 泉字雲斑蛛網: http://nc.kl.edu.tw/bbs/showthread.php?t=10214 ◎ 遊絲—若蛛團準備各奔東西時,選擇好天候,各自爬到高處,高舉腹部,由絲疣吐出一條細絲,稱為遊絲,隨著風和上升氣流擴散飄送到其他地方。(舉例卡氏地蛛若蛛擴散影片)一般成蛛也會利用遊絲作為遷移或結成一個新網的工具。不結網蜘蛛遷移也會拉遊絲(例蟹蛛科的蜘蛛)。 ○ 若蛛團: http://blog.xuite.net/ymsbigdavid/love01/14455762 ○ 篩疣類蜘蛛在前絲疣的前方有一個橫向多孔的篩疣,可紡出具有黏性的寬絲帶。 ○ 蜘蛛的呼吸系統為書肺和氣管,書肺為囊狀構造,為血液與空氣進行氣體交換處。 ○ 書肺為主要的呼吸器官,新蛛亞目的蜘蛛通常只有一對,另一對書肺退化,演化出氣管(可以適應較乾燥環境)。 ○ 原始的蜘蛛(如古疣類和原疣類蜘蛛)有二對書肺,因水分容易喪失,需要生活在較潮濕的環境。 ○ 古老的蜘蛛進食大顎方向朝下方,新蛛亞目的蜘蛛,大顎演化移動的方向是左右。 ○ 雌蛛的外雌器上有一對受精囊孔,可暫時貯存雄蛛的精液。外雌器的構造各種蜘蛛均不同,具有種別性,外雌器是鑑別蜘蛛種類非常重要的特徵。 主題三、蜘蛛的飲食文化—結網捕食、不結網,怎麼吃? (不結網捕食又分~以逸待勞坐等獵物上門、刻苦耐勞到處去找獵物?) Ø 蛛網的基本構造: http://subject.forest.gov.tw/species/twspider/images/045-1.jpg Ø 蜘蛛是怎樣把網織出來 ◎蜘蛛織網:用第四對腳織網 先搭橋絲,橋絲搭好,拉軸絲(放射絲)找中心點與框絲,再織踏腳絲(臨時的絲沒有黏性,類似鷹架功能),和橫絲(具黏性),織橫絲的時候會把不用的踏腳絲吃掉. 正在織網的《人面蜘蛛》 http://youtu.be/ztNe1PvWpSw Ø 蜘蛛網的特性:蜘蛛絲纖細卻強韌,是很珍貴的資源,可稱為材料界的聖杯;有多種特性,輕、細、強韌、彈性大;可用來製作防彈衣;但目前研究尚無法量產蜘蛛絲。蛛絲、蛛毒是未開發的天然資源,各國競賽努力研究破解中。 Ø 蜘蛛會利用力學原理;結網會依用途用不同的絲,最堅固的外圍,通常用八到十股絲織出橋絲框絲;橫絲(具黏性)彈性很好,可以拉到三倍長,防止上網的獵物過分震動而破損。強度上非黏絲比黏絲的強度強。 Ø 蛛網的類型— 圓網、皿網、漏斗網、條網、不規則網、帳幕網、吊鐘網、梯型網、三角網等 1. 圓網 ◎ 完全圓網:從裡到外全部都有橫絲分布。 a. 正常圓網:網形結構完全正常無任何添加物。 b. 空心圓網:網心無蜘蛛絲成為空洞,如銀腹蛛屬的網式。 c. 偽裝圓網;把垃圾堆集網上,蜘蛛偽裝成殘渣的一部分(偽裝圓網),如塵蛛屬的蜘蛛。 d. 白帶圓網:網上有「X」形、螺旋形或直線形的白色絲帶,如金蛛、渦蛛等。 白色隱帶的功能有幾種假說: i. 更多更粗的絲,可加強蛛網的強度 ii. 白色隱帶因為很白,提醒天敵鳥類此路不通。 iii. 白色隱帶具有反射紫外光,誘引獵物上網的功能。 iv. 白色隱帶有隱藏保護自己的效果,避免被天敵發現。 e. 訊號網(類似電報線):蜘蛛把腳搭在一條絲由網心連接出來的絲線上,蜘蛛隱藏停棲在蛛網外面,當有獵物上網時震動蜘蛛能立即感應,馬上衝過去處理獵物。 ◎ 不完全圓網:部分輻絲之間無橫絲分布者。 a. 斷網:有相鄰二個輻射格間無橫絲,以中間輻絲做為訊號絲。(五紋鬼蛛、黑綠鬼蛛)。 五紋鬼蛛或黑綠鬼蛛會在上方找一片綠色葉子用一片絲帳稍微將此葉片捲曲,平時由網心拉一訊號絲至絲帳內躲藏。 http://210.240.1.25/~nc/bbs/showthread.php?t=1131 b. 馬蹄形/蹄形圓網:人面蜘蛛的網像馬蹄形。 ◎ 變形圓網:圓網的變形,變成立體狀,有水平方格網和圓頂網。 a. 水平方格網--例如:方格雲斑蛛,平面主網的上下有很多支持絲,呈水平。 方格雲班蛛:呈水平(水平方格網),網目細方格形 主網上下有支持絲。 http://blog.xuite.net/ymsbigdavid/love01/31617207 http://nc.kl.edu.tw/bbs/showthread.php?t=10214 2. 不規則網:網由許多排列不規則的絲所構成,網型不固定。如大姬蛛、大部份的金姬蛛和幽靈蜘蛛的網。在隱蔽角落欄杆的地方容易看見他們。 3. 皿網為立體的皿狀,皿口有的朝上,有的朝下。網的上下還有許多不規則排列的支持絲,以支持網形。 ◎ 皿蛛科的網屬於此種。 http://nc.kl.edu.tw/bbs/showpost.php?p=587263&postcount=6 4. 漏斗網:網中央有一個管狀的巢供蜘蛛躲藏,由巢口向外有一水平延展的棚狀網,供其獵捕食物。此網常在樹上、草叢、路邊駁坎或房舍角落發現。例如草蛛、長疣馬蛛和褸網蛛的網。漏斗是開放的,受干擾蜘蛛會躲進去或從另一端跑出去。 ◎ 褸網蛛的漏斗網:http://nc.kl.edu.tw/bbs/showthread.php?t=11310 ◎ 草蛛的漏斗網 : http://nc.kl.edu.tw/bbs/showthread.php?t=6001 ◎ 長疣馬蛛 :http://blog.xuite.net/ymsbigdavid/love01/17899897 5. 帳幕網—為緻密的平面網,常覆蓋在葉面上,蜘蛛隱藏在網面下,如葉蛛的網。 ◎ 葉蛛科 :http://nc.kl.edu.tw/bbs/showthread.php?p=587326 6. 吊鐘網--吊鐘姬蛛 ◎ 吊鐘姬蛛的網: http://blog.xuite.net/ymsbigdavid/love01/14087305 7. 條網:網成一條網狀,或成ㄚ字形;僅由一到數根絲所構成的網,如東亞夜蛛。 ◎ 東亞夜蛛的條網: http://nc.kl.edu.tw/bbs/showthread.php?t=11235 ◎ 東亞夜蛛眼式四個單眼 : http://nc.kl.edu.tw/bbs/showpost.php?p=632297&postcount=47 ◎ 東亞夜蛛打包螞蟻: http://youtu.be/Gt-59aqwQgE ◎ 擬態成毛毛蟲的蜘蛛(東亞夜蛛) : http://nc.kl.edu.tw/bbs/showthread.php?t=11235 8. 梯型網--蛛網平鋪在離樹幹表面,網目呈方格形,網心成圓盤狀凹陷,平貼在樹幹上,為蜘蛛駐網之處。如裂腹蛛的網。 ◎ 裂腹蛛梯形網 : http://subject.forest.gov.tw/species/twspider/130.htm ◎ 裂腹蛛的網說明2 : http://blog.xuite.net/mello/millete/31185145-%E8%A3%82%E8%85%B9%E8%9B%9B%E7%9A%84%E5%A4%A7%E5%BB%88 9. 三角網--扇網蛛:網為三角網,由數根輻絲和橫絲構成,蜘蛛以絲疣和絲將自己固定在枝條上,並以第I步足握住三角網的頂端(網心),靜待獵物上門。 ◎ 扇網蛛--三角網 :http://subject.forest.gov.tw/species/twspider/98.htm ◎ 各式蜘蛛網 :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oa.543207655769007&type=1 Ø 蜘蛛怎麼進食,進食用到那些構造?蜘蛛大顎末端有毒牙,毒牙彎月形,呈中空管狀,末端尖銳,連接頭胸部內藏有的毒腺;用以毒死獵物。蜘蛛幾乎都是肉食性,只吸食液狀的食物,因此獵物在被進食之前多少會被唾腺分泌的酵素先行分解為液狀(奶昔狀),或被嚼成肉泥後,才被吸入口中;屬於體外消化。 白額高腳蜘蛛的蛻殼很大,是很好的帶隊解說標本,可以清楚觀察到眼式與大顎、毒牙。 白額高腳蜘蛛的蛻殼: http://nc.kl.edu.tw/bbs/showpost.php?p=618117&postcount=12 Ø 蜘蛛的菜單:蜘蛛吃甚麼?蜘蛛以吃昆蟲、蜘蛛、其他節肢動物為主,其中以昆蟲為最多。蜘蛛會以蛛網上震動的波來判斷闖入者的身份,食物上門?或是情郎?若是風吹,波疏鬆頻率較低,反之,震動的波密集頻率高可能就是獵物。 獵物以蜘蛛和其他節肢動物為主,被捕食的有直翅目的蝗蟲、螽斯、蟋蟀;同翅目草蟬;鞘翅目的鍬形蟲、螢火蟲、虎甲蟲;竹節目竹節蟲、半翅目的椿象、羽獵椿,蜻蛉目蜻蜓和豆娘脈翅目石蛉;鱗翅目蝴蝶的鳳、粉、蛺、灰、弄蝶各科;蝴蝶卵、幼蟲、蛹、成蝶都吃;蛾類也是蜘蛛喜歡的食譜。 蜘蛛最大的天敵,其實就是蜘蛛。結網的吃結網的,結網的吃不結網的;不結網的蜘蛛吃結網的蜘蛛,不結網的吃不結網的都有紀錄。 Ø 有一類的蜘蛛,食物中有95%以蜘蛛為主食的稱蛛食性蜘蛛;像擬態蛛、長尾寄居姬蛛和孔蛛等。蚓腹寄居姬蛛/蚓腹蜘蛛在自己網上吃蜘蛛;長尾寄居姬蛛會跑到別種蜘蛛網上吃掉網主;最聰明的孔蛛潛入蛛網捕捉網蛛,或模仿昆蟲上網之振動,引誘網蛛前來,再予撲殺。 ◎ 擬態蛛的第I、II步足跗節和蹠節之前側緣具有一列長棘,長棘間有排列整齊之小棘數枚,小棘之末端彎曲,小棘長度由近而遠逐漸增長,方便捕捉獵物。) ◎ 孔蛛 http://e-info.org.tw/node/75157 ◎ 結訊號網的五紋鬼蛛通常會將獵物拉進巢中進食,若獵物太大,則將獵物卡在巢外面進食。 Ø 奇特的飲食行為: ◎ 寄居姬蛛,自己不結網,寄居在大型蜘蛛網上;取食網上大蜘蛛不屑攝食的小型獵物,並與寄主相安無事和平相處;有時也會趁機偷吃上門的獵物。 寄居姬蛛偷吃寄主網上的食物 : http://youtu.be/EuTPY12kLS4 ◎ 卡氏地蛛常築巢於樹根和岩石縫隙中。卡氏地蛛的巢室呈管狀,是以絲混合著砂土製作成密封的絲管,絲管直立,絲管底部可能延伸至地洞。地上部分為捕食場所,常緊貼在樹幹或石壁上,巢管外面常黏附砂粒和枯葉等物質,形似枯枝,以誘引獵物順此巢管向上爬行,而被捕食。吃完獵物後再把殘骸丟出來。 【台灣最毒的蜘蛛】卡氏地蛛,台灣長尾蛛 ◎ 扇網蛛:分布於臺灣中海拔山區之闊葉樹林下層。網為三角網,由數根輻絲和橫絲構成,蜘蛛以絲疣和絲將自己固定在枝條上,並以第I步足握住三角網的網心,以靜待獵物上門。 梅峰的扇網蛛(親三角蛛) : http://nc.kl.edu.tw/bbs/showpost.php?p=428344&postcount=30 ◎ 撒網捕蟲的鬼面蛛:鬼面蛛為夜行性,夜間鬼面蛛先懸在枝條上,以第II、III和IV步足織出一個彈性網。再將此網以第I、II步足抓住,身體倒懸,面向地面。若有昆蟲由下方經過,則迅速張網黏捕。(鬼面蛛夜間天很黑才開始結網,牠的後中眼特別大。) a. 鬼面蛛獵食蚓腹蛛--- shyrching/李文貴老師的部落格 http://blog.xuite.net/wen45152005/twblog/122068258-%E8%9C%98%E8%9B%9B%E9%A3%9F%E4%BA%8B--+3 b. BBC Deinopidae 鬼面蛛 影片兩分鐘處開始鬼面蛛捕捉獵物 http://youtu.be/-ehjos8Zc3E 影片兩分鐘處開始鬼面蛛捕捉獵物 剪輯過的鬼面蛛影片 : http://youtu.be/rLSg_OKMi0I 鬼面蛛結網: http://youtu.be/1H4ayAN1u7o ◎ 擲黏球的鏈球蜘蛛:在菜園觀察到的何氏瘤腹蛛。何氏瘤腹蛛(金蛛科/瘤腹蛛屬)。影片內容:鏈球蜘蛛並不結網。當其準備捕食時,先將自己懸掛在樹枝上,然後拉出一條末端帶有黏球的絲帶,並釋出類似雌蛾的性費洛蒙,以吸引雄蛾靠近。當雄蛾 飛過來時,鏈球蜘蛛先甩動黏球後,再拋出以黏捕。 a. BBC 流星錘蜘蛛/鏈球蛛影片 : http://youtu.be/EWec266Lo3Q b. 何氏瘤腹蛛 : http://nc.kl.edu.tw/bbs/showthread.php?t=44405 c. 瘤腹蛛 : http://120.116.89.1/~beanred/spiders/Ordgarius/1.htm 某些結不規則網的姬蛛:從網垂下數根蜘蛛絲,在絲近地面處佈有黏球,以黏捕路過的小昆蟲為食。花皮蛛:遇見昆蟲時,以上顎用極快的速度吐出一股黏液,將小昆蟲黏住,再以毒牙殺死昆蟲,並清除黏液後進食。 Ø 蜘蛛的消化:所有的蜘蛛都是肉食性,並且只吸食液狀的食物,因此獵物在被進食之前多少會被唾腺分泌的酵素先行分解為液狀,或被嚼成肉泥後,才被吸入口中。蜘蛛的消化道分為前腸、中腸和後腸三部分。前腸有口、咽、食道、吸胃。中腸在吸胃之後,為食物真正消化吸收的場所。後腸很短,用以暫時貯藏不能消化物質和馬氏管送來的排泄廢物,最後由肛門排出。 ◎ 蜘蛛的內部構造圖 http://subject.forest.gov.tw/species/twspider/images/022-01.gif 主題四、蜘蛛的愛情行為:求偶行為、交配、產卵 蜘蛛與所有生物一樣,最大任務好好活者,成熟後交配繁衍後代。所有蜘蛛都是捕食性的,而且一般都是雌蛛大於雄蛛,所以當雄蛛要進行交配時,便要非常小心。有些蜘蛛必須先有一段求偶的儀式,才能避免被雌蛛當作食物而犧牲掉。因此求偶行為具有二方面的意義:首先,就是避免被雌蛛誤食;其次,就是挑起雌蛛的交配慾望。因為雌蛛都是被動的,必須藉著雄蛛的求偶行為,才能提升其慾望。有些雌蛛會釋放費洛蒙,吸引雄蛛上網;雄蛛在求偶時會在雌蛛的網上以特定的節律扯動蛛網,避免被雌蛛吃掉。 ◎ 蜘蛛情詩: 震動訊號像首情詩,每一個脈動是字句;每一個暫停是標點,雌蛛會禮貌地把整首情詩聽完,再把身體輕輕搖擺一下回應;就好像為雄蛛點亮走廊的燈,讓情郎進來。 Ø 橫帶人面蜘蛛/絡新婦科/絡新婦屬:雄蛛沒有求偶行為,人面蜘蛛體色斑紋、體型大小,雌、雄蛛有明顯差別。雄蛛性成熟時不結網,會到雌蛛的網上佔據有利位置等待機會;當雌蛛最後一次蛻皮變成成蛛,雄蛛立即霸王硬上弓進行交配。(剛蛻皮的雌蛛抵抗力小,相對於雄蛛比較安全。曾發現一個雌性人面蜘蛛的網上居然有八隻雄性人面蜘蛛在網上等待機會。) 人面蜘蛛的網上常有一些房客赤腹寄居姬蛛的雌蛛和雄蛛。 ◎ 絡新婦科/人面蜘蛛 : http://nc.kl.edu.tw/bbs/showthread.php?p=437161 ◎ 人面蜘蛛的交配 :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486107788170944&set=gm.549929221763517&type=1&theater ◎ 人面蜘蛛的交配2 : http://blog.xuite.net/ml1120/class/21383816 ◎ 橫帶高腹蛛,雄蛛的觸肢膨大,像拳擊手套,把精子存在末端,雄蛛會伺機將觸肢伸入雌蛛腹下的外雌器,完成交配。 Ø 銀腹蛛屬肩斑銀腹蛛雌、雄蛛體型差異不大。 ◎ 肩斑銀腹蛛雌、雄蛛、交配 : http://nc.kl.edu.tw/bbs/showthread.php?p=594829 Ø 蜘蛛跳孔雀開屏求偶:孔雀蜘蛛生活於澳大利亞中部地區。“孔雀蜘蛛”屬於跳蛛科,體型非常小,大約只有0.4到1公分左右。“孔雀蜘蛛”身上有超鮮艷的各種色彩,組成幾乎左右對稱的圖案,雌蛛色彩較黯淡;鮮艷的各種色彩是雄蛛賴以繁衍的最大秘密武器。雄蛛只要發現同種類雌蛛,就會高舉起鮮艷的腹部,第三對腳左右不停晃動,腹部彷彿孔雀開屏一般;有時腳與腹部的晃動非常有節奏感,就像在跳定格的機械舞。 ◎ 蜘蛛跳孔雀開屏求偶影片: http://youtu.be/9GgAbyYDFeg Ø 蜘蛛博物學中有關蟹蛛科的求偶方式,花蟹蛛在身體接觸後,雄蛛會用絲象徵性的將雌蛛綑綁固定,然後鑽到雌蛛腹部下,進行交配。綑綁的絲可能是一種儀式,宣告要和雌蛛交配。 Ø 國外資料顯示,長腳蛛科長蹠蛛屬的蜘蛛,交尾完雄蛛會堵住雌蛛的交配孔。有些貓蛛科雄蛛的觸肢器會堵在雌蛛的外雌器處,避免雌蛛再和別的雄蛛交配。某些跑蛛科的雄蛛會送聘禮給雌蛛;交配前先去捕捉獵物送給雌蛛,延長交配時間。 Ø 交配後是否會把雄蛛吃掉,理論上來說年老的較易被吃,雌蛛肚子餓時較易把雄蛛吃掉。根據研究,狼蛛科、蠅虎科、高腳蛛科雄蛛較少被吃掉。有些種類的蜘蛛被吃掉的機會較大,像寡婦蛛雄蛛交配就是自殺式的模式犧牲自我;交配完,雄蛛會自動倒轉身體,讓雌蛛吃掉增加營養,讓子代生存機率提高。 Ø 姬鬼蛛的雄蛛被吸引到雌蛛網上後,先停留在網的邊緣,抖動蜘蛛絲以通知雌蛛。當要交配時,雄蛛會在蜘蛛網上黏一條自己的交配絲,方便交配完後能迅速逃走。 Ø 長蹠蛛前進式交配,雄蛛以前二腳將雌蛛架起,再以上顎之特殊棘刺將雌蛛之毒牙架著,以防止在交配時被雌蛛攻擊。然後左右側觸肢再交互的插入雌蛛之外雌器完成交配。 ◎ 雄蛛藉毒牙的齒突將雌蛛的毒牙鎖著架開: http://nc.kl.edu.tw/bbs/showthread.php?t=8620 Ø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蜘蛛怎樣分辨雌雄?依種類有別 ◎ 看觸肢,雌蛛觸肢正常,不膨大,也無特殊構造。雌蛛有外雌器。雄蛛觸肢膨大,末端有觸肢器儲藏精子。 ◎ 有些種類雌雄蛛的體型差很多,如雲斑蛛屬。 ◎ 有些雌雄蛛的體色差很多,像蠅虎科雌雄顏色差異大。蠅虎科雄的通常較漂亮。 ◎ 停棲姿態:姬鬼蛛屬的茶色姬鬼蛛雄蛛停棲有一定方式,從外型就能分辨雌雄。 茶色姬鬼蛛 : http://gaga.biodiv.tw/9505bx/s111.htm 蜘蛛夫妻檔 : http://nc.kl.edu.tw/bbs/showpost.php?p=465025 Ø 雌雄蛛生殖器構造:雌蛛具有一對卵巢、輸卵管、外雌器、產卵管、生殖孔、交配孔。 ◎ 內部生殖器構造圖 : http://subject.forest.gov.tw/species/twspider/images/022-01.gif a. 雌蛛的外雌器上有一對受精囊孔,可貯存雄蛛的精液。受精囊以一條較細的受精管連接到子宮和陰道交界處,釋放精子,使卵受精。外雌器的構造各種蜘蛛均不同,具有種別性,是鑑別蜘蛛種類非常重要的特徵。 b. 雄蛛有一對精巢,輸精管、儲精囊,開口於生殖孔;雄蛛的觸肢末端特化形成觸肢器是雄蛛的交配器官。觸肢器位於雄蛛觸肢脛節,雄蛛的性成熟時觸肢脛節膨大,具有交配的功能。觸肢器的構造因種而異,也是鑑別蜘蛛種類重要的特徵。 ◎ 有的蜘蛛一生交配一次,也有蜘蛛會交配許多次,以確保基因的多樣性。基因樣本多,後代基因變異大適應環境力強。 ◎ 許多蜘蛛是春夏孵化,幼蛛會在卵囊內生活一、兩星期;溫帶地區蜘蛛多數以卵和幼蛛過冬。 ◎ 蜘蛛產卵:蜘蛛產卵方式與數量多少~?有的蜘蛛一生產一次,也有小型蜘蛛分多次生產。鬼蛛屬、金蛛屬可產上千個。 ◎ 蜘蛛產卵會因天敵、環境、食物營養條件有差異,如人面蜘蛛產卵少則200百,多可產到1500顆。 ◎ 一般而言,蜘蛛的產卵策略~ a. 卵是小型的會多產,例如造網性蜘蛛。量多,不照顧子代。把能量放在多產一些卵。 b. 產卵數量少,雌蛛會照顧子代。增加後代生存機會。 c. 有些蜘蛛前期採小卵多產,後期採大卵少產。 Ø 蜘蛛的生活史:分為四個時期:即胚胎期、幼蛛期、若蛛期和成蛛期。 ◎ 蜘蛛的卵囊:卵囊內有許多蜘蛛的蛋,數量多少,依蜘蛛類型而異。交配後,要等卵成熟後,才會產卵。(人面蜘蛛交配後兩、三個月才會產卵。夏天交尾的高腳蛛到隔年才產卵)。也有些蜘蛛產完卵就死掉,蚓腹寄居姬蛛會護卵,但小蛛破卵囊而出時雌蛛已死去。蚓腹寄居姬蛛身體很長,絲疣器較靠近前端,野外很常看見。 蚓腹寄居姬蛛會護卵 : http://nc.kl.edu.tw/bbs/showthread.php?t=1368&page=2 蚓腹寄居姬蛛破卵囊而出 : http://blog.xuite.net/ymsbigdavid/love01/19311205 a. 不同蜘蛛的卵囊大小形狀都有差異:鳥糞蛛圓形卵囊像果子,寄居姬蛛卵囊像燈籠。 b. 貓蛛科的會護卵,雌蛛趴在卵囊上,還會繼續覓食。 c. 艾普蛛雌蛛也會護卵,薄薄的絲囊下,卵可以看得很清楚。 d. 蟹蛛科的蜘蛛卵囊像粽子般包覆,雌蛛會護卵。 e. 高腳蛛科的白額高腳蛛,用上顎與觸肢抱住卵囊。 f. 草地上很容易看見狼蛛科的蜘蛛,會把卵囊黏在腹部後面。小蜘蛛破卵囊而出後會爬到雌蛛腹部背上,把雌蛛當成交通工具,既安全又方便。 g. 法布爾的狼蛛卵囊實驗,不論材質顏色,皆視為卵囊,失去卵囊的狼蛛都會把它黏到腹部後面,證實狼蛛是本能的保護卵囊。法布爾對這令人吃驚的實驗結果稱為「本能的無知」。 h. 狼蛛卵囊實驗 : http://yizitong.com/china/baike.php?o=%E7%8B%BC%E8%9B%9B&l=3 i. 蜘蛛的卵囊 : http://nc.kl.edu.tw/bbs/showthread.php?p=131079 ※ 蜘蛛為何不會被自己的絲黏住? 法布爾剪去蛛腳末端,或以會溶解油脂的物質浸漬蛛腳末端,再讓牠與橫絲接觸,此時蛛腳就被橫絲黏住。因此法布爾認為,從腳端分泌的油脂物質就是不讓蛛腳被黏住的法寶。 j. 華麗金姬蛛護卵 : http://blog.xuite.net/mbbrgs/twblog1/137799392-%E8%8F%AF%E9%BA%97%E9%87%91%E5%A7%AC%E8%9B%9B~~%E8%AD%B7%E5%8D%B5 k. 黑色金姬蛛 : http://nc.kl.edu.tw/bbs/showthread.php?t=10348 裂腹蛛 : http://sowells.nidbox.com/diary/read/8222207 蜘蛛,打包獵物,蛻皮,卵囊 : 影片 http://youtu.be/V_odjNCSSHw ◎ 在產卵前,母蜘蛛先紡出一片薄絲(盤狀構造),之後把卵產在絲上,然後再紡絲把卵包裹成為卵囊。有些母蜘蛛對卵囊照顧得無微不至,有背著、叨著、掛著隨身攜帶,或卵囊附近看守。 ◎ 胎期:從受精卵到蜘蛛發育成前幼蛛為止。胚胎期的發育過程全部在卵殼裡面進行。 ◎ 幼蛛期:也是在卵囊中生活發育,前幼蛛經過1 ~2次蛻皮發育為幼蛛,幼蛛也要蛻皮1~2次才能發育為若蛛。所有幼蛛期的個體均停留在卵囊內。 ◎ 若蛛期:蜘蛛必須發育到這個時期才會破卵囊而出,聚集一陣子,大概三齡會用遊絲來進行空飄擴散範圍,獨立生活。 ◎ 蜘蛛靠蛻皮長大,蛻皮方式有兩種不同方式-前掀式、後掀式,頭蓋骨和大顎連在一起往前掀開;另一種頭蓋骨和大顎中間分開的往後掀開。哪種方式蛻皮與結網、不結網蛛無關。蛻皮對蜘蛛來說是最危險時期,頭胸部側邊裂開後,腹部像脫褲子般的蛻下,最後腳再慢慢從舊殼裡抽出 銀腹蛛蛻皮 : http://nc.kl.edu.tw/bbs/showthread.php?p=584838 泉字雲斑蜘蛛蛻皮 : http://210.240.1.25/~nc/bbs/showthread.php?t=10214&page=4 人面蜘蛛蛻皮 : http://nc.kl.edu.tw/bbs/showpost.php?p=513716&postcount=99 ◎ 成蛛期:若蛛再經過5~10次的蛻皮長大(因種類而不同),才發育為成體。具有性功能的生殖器官。雄蛛具有成熟的精巢和發育完善的觸肢器;雌蛛具有成熟的卵巢,發育完善的外雌器和內部的生殖輸管。能夠進行求偶、交配,以完成繁衍種族的目的。一般的蜘蛛進入成體期之後,即不再蛻皮。 主題五、蜘蛛的天敵:蜘蛛雖然都是捕食性的動物,由於其身體肥厚多汁,在自然界中也有許多的天敵。依類型可分: Ø 直接捕食蜘蛛的掠食性天敵: ◎ 鳥、蜥蜴、壁虎、蛙、蜈蚣、蠍子、椿象…等。 ◎ 同類蜘蛛相殘,蛛食性蜘蛛。孔蛛、擬態蛛、長尾寄居姬蛛,侵入其他蜘蛛網內,並將網主蜘蛛吃掉。 ◎ 螞蟻吃塵蛛、三突花蛛、枯葉尖鼻蛛卵囊、大姬蛛卵囊 ◎ 細腰蜂科的蜂(黃柄壁泥蜂、日本藍泥蜂)捕食蜘蛛給幼蟲吃。 日本藍泥蜂 : http://gaga.biodiv.tw/9708bx/271.htm 蛛蜂科捕蜘蛛為幼蟲儲備糧食,蛛蜂科特色觸角會捲起來。蛛蜂能輕而易舉的拖曳獵物,黃帶蛛蜂拖曳白額高腳蛛,各種障礙、都能輕易通過,垂直爬上或下降,都難不倒牠。有些蛛蜂會支解蜘蛛,切除蛛腳,讓搬運更方便。昆蟲身體上的毛是感覺器官,保持清潔非常重要,蛛蜂會用前腳梳理清洗身體上的毛和觸角。 Ø 寄生性的天敵:分外寄生性和內寄生性 ◎ 嗜蛛姬蜂,在蜘蛛身上產卵;卵孵出後行體外寄生,吸取蜘蛛的營養長大;等到要化蛹時,會讓蛛無法織平常的黏網,嗜蛛姬蜂幼蟲利用這個絲網結繭羽化。 嗜蛛姬蜂 : http://gaga.biodiv.tw/9501bx/874.htm 重寄生:嗜蛛姬蜂寄生蜘蛛身上,再被其他的寄生蜂寄生在嗜蛛姬蜂身上(如粗腿小蜂)。 ◎ 雙翅目的寄生蠅。 ◎ 線蟲寄生。 ◎ 脈翅目的螳蛉一次可產一千多個卵。螳蛉幼蟲會鑽進蜘蛛卵囊內取食蛛卵。 ◎ 螨寄主:附著在蜘蛛身上,甩也甩不掉,像個紅色的小珍珠,吸食蜘蛛的體液,行體外寄生。 ◎ 小頭虻有很長的口器,喜歡吸食花蜜。牠們的幼蟲找到寄主蜘蛛後,會由蜘蛛的書肺躦入,行體內寄生。 小頭虻 : http://gaga.biodiv.tw/9708bx/508.htm Ø 其他;病毒、細菌、真菌感染蜘蛛,造成生病或死亡。 ◎寄生真菌,白僵菌感染人面蜘蛛,會造成死亡。 柱形蟲草:連結高雄自然觀察學會 閉戶螲蟷的殺手--柱形蟲草發現記 陳仁杰P 42-48 六、蜘蛛的防禦策略: 蜘蛛的世界隨時都充滿著危機,因此和其他動物一樣,蜘蛛也發展出許多不同的禦敵機制,運用逃走、躲藏、裝死、警戒、毒液、毒毛、保護色、顫抖、擬態、偽裝、斷肢…來增加它們的存活機率。 Ø 警戒:鮮豔的體色可視為一種警戒色,以警告掠食者勿任意嘗試,而倖免於難。棘蛛屬有腹部邊緣有堅硬的棘,體被尖棘以免被捕食。 Ø 融入環境,三角鬼蛛體色融入環境,不易察覺。亞洲長疣蛛隱身於樹幹。塵蛛躲藏在網上的垃圾殘渣,身體的顏色類似殘留物,藉以隱藏。 Ø 吊葉蛛以枯葉築成一個隱蔽場所。 Ø 蟻蛛擬態成剽悍的螞蟻,可以瞞過天敵。 Ø 無鱗尖鼻蛛偽裝成樹瘤 Ø 躲藏:造網性的蜘蛛生活於較暴露的環境,當其受到干擾時,結圓網者會迅速離開網面,逃入網旁的隱蔽處(巢)靜止不動;結漏斗網者會迅速退回到管狀隱蔽處。 Ø 細齒方胸蛛常在兩片樹葉間築巢,躲藏於樹葉間。 Ø 裝死:姬蛛、金蛛和佳蛛會假死,帶著垂絲垂直掉落地面,迅速鑽入草叢或其他掩蔽物下。 Ø 逃走:當蜘蛛相遇或遇到天敵時,會迅速逃開,躲藏在落葉下或其他隱敝場所,以避免彼此的廝殺或被捕食。棲息於水邊的蜘蛛,如豹蛛、狼蛛、或水狼蛛遇險時會逃到水面上遠離岸邊。 Ø 毒液、毒毛:有些原疣類蜘蛛身上具有毒毛,用以攻擊天敵。 Ø 保護色:不易被發現,可減少昆蟲的戒心。嫩葉蛛:像葉的顏色;地衣鬼蛛:融合在地衣的環境中;茶色姬鬼蛛:隨棲息環境改變體色。 Ø 顫抖:幽靈蛛會擺動其身體,牽引蛛網上下振動,使天敵無法瞄準。 Ø 毒腺、毒牙除捕食時麻痺獵物,也是自衛的武器。 Ø 偽裝:吊鐘姬蛛以泥沙和食物殘渣等築成一個鐘形的巢,為蜘蛛隱藏和產卵之處所。 Ø 潛水閉氣:溪狡蛛則會迅速潛入水中,以逃避掠食者的追擊。 七、美玲老師提供的參考資料 1.書目雜誌 ² 台灣常見蜘蛛圖鑑 陳世煌 行政院農委會 ² http://subject.forest.gov.tw/species/twspider/index.htm ² 自然觀察圖鑑蜘蛛 李文貴 親親文化 ² 台灣蜘蛛觀察入門 陳仁杰 串門企業 ² 賞蛛趣味多 上 下 林瑞崑 沈彩芳 親親文化 ² 蜘蛛博物學 朱耀沂 大樹出版 2.網路 ² 嘎嘎昆蟲網 ² 喜蛛兒部落格 ² 高雄自然觀察學會 ² 自然攝影中心 ² 天溪園(大尾) 3.電視節目~動物星球頻道 ² 羅德愛玩蟲~花冠蜘蛛 黃金球蜘蛛 ² 蠻荒殺手(3)突擊殺機~ 三角蟹蛛 鬼面蛛 ² 危險生物---澳洲蜘蛛 ² 蜘蛛的愛情生活 ² 張牙舞爪--蜘蛛狂人 捕鳥蛛 ² 鬥蜘蛛 日本 鹿兒島縣 加治目町小鎮 ² 昆蟲生死鬥 ² 超級蜘蛛 ² 捕鳥蛛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