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620322021/12/22~23 太魯閣峽谷健行之旅 紀錄:尹惠平老師

2021/12/22~23 太魯閣峽谷健行之旅 紀錄:尹惠平老師

陽明山志工花蓮行-03- (10).jpg - 太魯閣峽谷健行之旅~~~相簿三

本(31)屆聯誼會主辦的年終大型健行活動「太魯閣峽谷健行之旅」於12/22 07:35由呂理賞會長(阿魯米,以下簡稱會長,以示尊敬喔!)率領43位夥伴共2700餘歲的千歲健行團自捷運劍潭站出發。 首先,幽默的會長(兼導遊)在車上以詼諧的方式向大家簡報本屆服務團隊策畫本案的點點滴滴:尤其是仁輝總幹事深夜上網搶時間申請參訪山月吊橋的辛苦(名額有限,很難申請);山月村的房間數僅有32間,我們能訂到房間也是經過一番努力過程才完成的;二天行程的安排及注意事項;介紹我們陽明山解說國寶~龍哥給13期夥伴認識,龍哥是我們台灣登山界響叮噹大哥級的前輩,被尊稱為尼泊爾王子/登山專家,曾帶隊前往尼泊爾登山健行至少20次以上(含很多我們陽明山夥伴都是他的跟隨隊員及粉絲)。 曾是登山高手的會長也是龍哥調教出來的後輩喲!

坐8望9的龍哥目前依然身手矯健還是ㄧ條資深活龍耶! 08:40專車過了雪隧之後,會長分享左側遠方的礁溪鄉塭底濕地賞鳥專區也是候鳥的天堂(註:會長多才多藝,集登山/攝影/賞鳥/幽默/搞笑….專家於一身,唯一的遺憾:不會喝酒!) 接著他又分享右前遠方1點鐘方向是雪山山脈與中央山脈的分界線,中央山脈最高峰為秀姑巒山3825M(台灣第3高峰)而非玉山3952M(玉山是玉山山脈的最高峰),至此方知會長真是博學多聞啊!

09:20進入著名的蘇花改(蘇花公路改善計畫),蘇花改自2011動工迄至2021完工,施工共10年,耗資新台幣551億元,是台灣近十年來重大的工程建設,改善了花東後山地區與西部濱海工商城市的連結,功不可沒。 10:15抵達「台泥DAKA園區」,按:DAKA乃太魯閣語《瞭望台》的意思,是台泥公司以生態循環設計,結合休憩與生態教育,期待與和平村ㄧ起瞭望美好未來。

2020/01/09開幕的「台泥DAKA園區」是全台首創「開放生態循環工廠」,有「港電廠」三合一的導覽行程。 園區採多樣化設計:太陽能發電藝術裝置「和平花」、「百鳳園」、「音樂噴水池」、水泥廠內玻璃屋的Starbucks、複合式7-11….,都是網美的打卡景點喔!

陽明山志工花蓮行-03- (38).jpg - 太魯閣峽谷健行之旅~~~相簿三

離開了人潮洶湧的DAKA園區,按原定的11:00許抵達新城火車站旁的太平洋食府餐廳用完午餐後,前往下午第1站「砂卡噹步道」,12:15到達後步道入口出發。 砂卡噹步道名字來自於太魯閣語的「大同部落」,其舊名便是 砂卡噹(Skadang),沿途的砂卡噹溪水清澈無比,乃是因為溪中的花岡片麻岩、矽質片岩、大理石等變質岩為主,含砂量少之故。

在步道健行時,夥伴們(尤其是13期生力軍)不時分享沿途所見的動植物生態:艷藍色的小卷尾棲在枝頭、鉛灰色的鉛色水鶇在溪澗跳躍並不時擺動其尾羽、驚鴻ㄧ瞥就消失無蹤的灰喉山椒/紅山椒、千年芋與姑婆芋各自挺立、長在樹上的鹽巴--山鹽青/羅氏鹽膚木(山月村迎賓晚會太魯閣族美麗少女敲、打的樂器-木琴也是山鹽青的樹幹製作的喲!)、大頭艾納香紛紛伸出頭來迎向陽光、雄壯威武的龜背芋/蓬萊蕉、喜歡在水一方的水麻及密花苧麻、石壁上的蕨類(伏石蕨、石葦、腎蕨、卷柏)….都展開雙臂迎接我們的來訪。

陽明山志工花蓮行-03- (99).jpg - 太魯閣峽谷健行之旅~~~相簿三

另外,一舉頭眼前ㄧ條龐大的輸水管從我們上空橫越而過,原來是立霧發電廠引入立霧溪水要用來發電之用,想想看在二戰時期,光是在崇山峻嶺環繞之下要鋪設這麼龐大的輸水管真是個鉅大的工程呀! 看看走走聊聊很輕鬆的就來到折返點「三間屋」,因這裡曾是太魯閣族聚落,有三間屋舍而稱「三間屋」,但太魯閣族人卻稱這裡為「柏拉耀」(brayaw),是「姑婆芋」的意思,想必以前這裡是姑婆芋的故鄉囉!

折返的路程就輕鬆多了,返回砂卡噹橋(72公尺長,但卻裝飾有96隻大理石雕成的小石獅子,還是仿自盧溝橋而來的喔!)後,續行短短的小錐麓步道,它有條迷你小吊橋還挺有趣味的,約14:40返回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停車場,14:55出發前往山月吊橋。

陽明山志工花蓮行-03- (19).jpg - 太魯閣峽谷健行之旅~~~相簿三

15:30我們大隊人馬準時魚貫入場,夥伴們各自選擇最佳角度拍攝這近一年來火紅的網美拍照景點,天氣很好,無論拍個人美美照或好友照或團體照都是很棒的。

這是第四代的單柱單跨吊橋,花了3次年建造,耗資新台幣1億3140萬元,2020年8月開始營運,每天開放6場次,共可接受1800人次參觀。

山月橋面共196公尺長,距立霧溪跨深最高153公尺,為台灣跨深最高的無障礙設計景觀吊橋,氣勢磅薄,雄偉壯大,尤其是向下眺望錐麓古吊橋,二者差異立現,今非昔比,現代科技真是日新月異啊!

在返回橋端入口處有二棵狀元紅(火刺木)分別結滿了紅色及橘色的果實,鮮豔亮麗,真是漂亮極了,它也是春節過年時的插花花材,代表了富貴吉祥的喜氣洋洋。

S__11976747.jpg - 太魯閣峽谷健行之旅~~~相簿三

16:30大家入住布洛灣山月村,17:30享用太魯閣族的自助式風味餐,以山月村的地理位置、經營規模及人力物力而言,提供這樣的菜餚仍在水準之上,應予鼓勵加油。

19:00開始的太魯閣族迎賓晚會才是我們這次2天1夜最感人的活動。 首先是由二位勇士燃放迎賓禮炮(沖天炮),接著由當天輪值BBQ烤豬肋排的男師傅擔任上半場節目主持人,原住民同胞天性樂觀,幽默風趣,大都具備唱歌跳舞天分,當然菸酒檳榔也是他們難予拒絕的好朋友,在主持人逐一介紹上場的國中/高中兼職歌舞團員後,靦腆的女生們唱起歌跳起舞來較中規中矩含蓄保守,但男生們就豪爽開放多了,氣氛也熱鬧起來。 這時忽然有位頭目相貌的阿伯衝進舞台,無論長相面貌膚色都不是原住民,原來他就是山月村的村長鄭明岡(以下簡稱村長)粉墨登場,下半場就由他接棒主持,其實過去18年來幾乎都是由他來主持每晚的迎賓晚會,但歲月不饒人且體力漸衰,故才安排村內中壯年的勇士們逐漸接棒主持。

S__11976754.jpg - 太魯閣峽谷健行之旅~~~相簿三

 註:台灣山區的原住民部落大部分都是弱勢團體,受教育程度不高,山區也無工作機會,故年輕人、中年人皆遠赴都市謀職,僅能勉強維生,小孩就留在山區給阿公阿嬤撫養,衍生隔代教養/單親/翹課逃學/中輟生/被不法集團引誘吸收當車手、加入幫派…。

村長本人出身外省第二代眷村子弟,乃放牛班學生國中畢業後北漂台北半工半讀學習冷凍空調技術,由於努力自學,刻苦奮鬥,最高職務做到花蓮美崙飯店副總經理,在因緣際會下標下山月村的ROT委外經營權20年(國家公園內限制事項繁多,要投資獲利不易,導致原18家飯店業者其中16家退出競標),這18年來,村長帶領40名在地太魯閣族員工篳路藍縷慘淡經營(只有32間房,無法接團客),好不容易闖出一片天,愈在地愈國際,致其國外散客占其客源1/3,去(2020)年還曾獲蔡總統頒發「優良觀光產業團體獎」,三星級的山月村與五星級的亞緻與老爺飯店並列,與有榮焉啊!

大家可上網google鄭明岡來看看台灣飯店旅遊業的傳奇人物,其中蘋果日報蘇惠昭的專訪寫得不錯,給大家參考喔。 村長會一一介紹表演的生澀小帥哥、美女暱稱/專長特色,並適時給予正向鼓勵,村長的鄭氏幽默風格+6位輪值主持人勇士自我解嘲的功力是整場迎賓晚會溫馨感人,掌聲不斷的關鍵。

S__11976753.jpg - 太魯閣峽谷健行之旅~~~相簿三

 結束之前來賓們紛紛上前樂捐小費給演出的小舞者加油鼓勵,這是我觀賞過最有特色的台灣原住民迎賓晚會,太棒了!

隔(12/23)天上午一早起來有夥伴們散步到布洛灣下臺地的環流丘公園/步道有觀賞到一群灰喉山椒在樹梢覓食,在觀景台可遠眺山月橋的秀麗。也有夥伴就近在山月村園區內欣賞布洛灣上臺地的自然風景,遠山含笑,綠草如茵,素人原木雕刻+素人彩色繪畫皆充滿了太魯閣族風格,展現了原住民獨有的本土特色,他們才是這片土地的主人啊!

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山月村,09:10我們在燕子口下車,展開了上午的健行行程,從燕子口~九曲洞~慈母橋~合流露營區, 戴上安全帽,大家分批沿著狹窄的立霧溪畔徒步欣賞世界級的太魯閣/立霧溪狹谷、壺穴、湧泉,並各自拍攝峽谷壯麗奇景留下美麗倩影。

11:00走到慈母橋並登上了蘭亭及岳王亭,岳王亭旁有一中型吊橋跨越立霧溪谷通往對岸的研海林道,有些夥伴好奇前往探索一番並在橋上留影紀念。 11:30來到終點-合流露營區,有一群大紅姬緣椿象在木製扶手上群聚取暖,好像在歡迎我們耶!

陽明山志工花蓮行-03- (66).jpg - 太魯閣峽谷健行之旅~~~相簿三

中午專車抵達天祥活動中心享用午餐後,於13:20我們踏上白楊步道,探索這次最後的一個行程,白楊步道是民國73年台電公司為了要開發立霧溪水力發電計畫而開鑿的7個隧道的工程道路,未料施工到一半時被社會各界質疑有破壞環保、生態、太魯閣峽谷景觀之虞,因而被迫停工計畫終止,因禍得福,才有今天的白楊步道美景,溪水碧綠,崩塌絕壁,瀑布自天傾瀉而下,它的壯麗景觀比起著名的美國的優勝美地瀑布毫不遜色啊!大家在白楊瀑布前的涼亭及吊橋紛紛取景拍照,美景天成,怎能不駐足留念呢!

陽明山志工花蓮行-03- (33).jpg - 太魯閣峽谷健行之旅~~~相簿三

步道終點的水濂洞是當年台電施工時不慎挖破地下水脈,造成地下泉水不斷湧出,淹到了隧道高度到達小腿約30公分,我們長安老師大概是本次活動唯一進入隧道且下水的生態體驗者,其他的夥伴們就都在水濂洞口觀賞到地下泉水源源不斷的自洞內湧出並從我們腳下快速流下溪谷,那種大自然的律動真的是會憾動我們的心靈啊!
S__11976794.jpg - 太魯閣峽谷健行之旅~~~相簿三
陽明山志工花蓮行-03- (6).jpg - 太魯閣峽谷健行之旅~~~相簿三

這條步道上無患子、山鹽青、羽葉天南星、東方狗脊蕨….一路陪伴著我們。 15:30夥伴們全部回到入口處,結束了令人難忘的白楊步道探索之旅。

專車隨即開往新城曾記麻糬店採購伴手禮後,開回蘇花改並於18:50到達羅東的金樽餐廳享用豐盛的海鮮大餐,會長還很阿煞力請大家喝啤酒喝到飽,真是豪氣萬千啊!

會長、會長有您真好!我們擁戴您,繼續連任到天荒地老! 哈!哈!

19:50餐敘結束,專車再度上路駛向歸途,並於21:00安全返抵捷運劍潭站,為此次的太魯閣峽谷健行之旅畫下一個完美的Ending。

謹再次感謝第31屆呂理賞會長暨團隊幹部費心安排此次健行活動,感恩!
感謝多位夥伴熱情分享美照,因容量空間限制,有遺珠之憾;敬請見諒!

相簿一:20211222-23志工聯誼活動--太魯閣

相簿二:志工聯誼活動---太魯閣二

相簿三:太魯閣峽谷健行之旅

回應

33屆聯誼會

會長 徐玉英

總幹事 黃華敦

研究組長 楊麗蓉

財務組長 黃素芬

編輯組長 高桂枝

資訊組長 蘇信憲

首席監委  蔡耀勤

監委   賴麗霞 呂理賞 謝和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