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020472019我們的愛聖線(三) 聖稜線

十二年前,我跟ㄚ亮一起從雪山到品田順走O型聖稜線,當時我只是剛開始爬山的菜鳥,抱著驚奇的心態四天走完聖稜線,現在回想起來記憶裡只覺得稜線風光真的很不錯,素密達斷崖並沒有很可怕,每天都走得好累好累。過了十二年後,步入中年的我,再度走在聖稜線上,卻是步步踏的穩固卻處處覺得心驚,是因為年紀越大越膽小,還是年紀越大越知道險處難行要小心呢?

我們的愛聖線行程第四天,從霸南山屋出發,爬上巴紗拉雲山的稜線,才真正感覺我們開始走聖稜了! 

1927年日本人台灣山嶽會總幹事沼井鐵太郎與在1927年(昭和2年)首次攀登大霸尖山,後來在1928年(昭和3年)發表一篇《關於攀登大霸尖山之考察與實行》文裡描述: “ ……這神聖的稜線啊! 誰能真正完成大霸尖山至雪山的縱走, 戴上勝利的榮冠, 敘說首次完成縱走的真與美?…… ,這就是聖稜線名稱的由來。泰雅族傳說聖稜線「四顧寰宇、薄霧朦朧、神靈徘徊」,日人鹿野忠雄形容聖稜線:「每當我凝神注視時,總是感到她排開大氣萬鈞壓力,奮然隆起的造山營力,幾乎逼得我喘不過氣的動感,以及那樣妖異的動人美感。

所以當ㄚ亮跟我說 "你終於要走完整的聖稜線了",我才真正搞清楚當年日本人稱的聖稜是從大霸尖山到雪山這一整段,之前我們走O聖只是部分,而我們現在正要走在上面了!


第四天行程: 霸南山屋→巴紗拉雲舊山屋遺址→巴紗拉雲山→布秀蘭山→素密達山→素密達斷崖→素密達山屋

霸南山屋在大霸尖山與巴紗拉雲山的鞍部,一早天亮我才真正開清楚它的樣貌,架高的的基座與山屋,廁所(單間)在旁。此山屋興建於2012年,2013年1月開放申請,是雪霸最新的山屋,裡面有上下兩層15個床位。

我們第四天一早6:45AM從海拔3100公尺的霸南山屋出發

一出發鑽進箭竹林中

然後開始爬升
 

偶爾在樹林間可以看見大霸(左)與"東霸第一峰"

有時看見大霸與小霸

走了快一個小時,7:40AM過9.9K後看見廢棄的巴紗拉雲山屋

這一面看起來山屋還蠻完整

繞道另外一面就看見整個屋頂塌陷了

巴紗拉雲山屋左下的路徑是橫越塔克金溪源頭到新達山屋的路,但是我們要往南走聖稜線

7:45AM繼續往巴紗拉雲山(往南)前進,我們走在稜線上看似要登頂巴紗拉雲山,但是等到爬上第一峰才知道巴紗拉雲山有好幾個峰

 

在其中一個峰上頭拍風景

 

清楚的看到左起: 小霸、大霸、東霸第一到第四峰

 

我與前一天才剛走完的東霸第四峰合照


繼續往巴紗拉雲山下一個峰前進


最後一段攻頂路需要鑽比人還高的箭竹林

登頂假山頭後還要繼續往最高山頭前進

路徑旁邊就是斷崖了,得要小心走


8:53AM 抵達巴紗拉雲山,高度3402公尺,有一不銹鋼基點,雖然不是百岳,但是從山頂看大小霸跟穆特勒布山真的很美

三角點真的沒有固定好,不是我"拔"起來的....我只是"輕輕地"拿起來而已

 山頂小休

山頂的風景真的很不錯,不過因為巴紗拉雲山高度沒有穆特勒布山高,所以看不見聖稜線



山頂大休,補充熱量後,我們要再往下一個山頭前進

9:01AM再度上路往布秀蘭山前進

9:04AM就在路上踢到一包大垃圾,看起來是前一隊伍掉的,ㄚ亮決定把它揹下山

繼續上路,我們得要下切到巴紗拉雲山與布秀蘭山的鞍部


猙獰的穆特勒布山就這樣一路在我們眼前

來到鞍部之後,是一個斜脊斷崖

岩面很粗糙,走在上面並不滑

最後要上布秀蘭山的路是大碎石坡,每個石頭都不穩固,大家都踩的哀哀叫

不過我卻大笑三聲覺得很熟悉,因為前一天我跟ㄚ亮去東霸尖山一路踩了好幾小時這種路,所以這時候走在這相同路況的大陡坡,一點困難度都沒



小拉繩區



10:42登頂布秀蘭山,我們又大休息了,因為接下來就要走素密達斷崖,一種緊張的氣氛正在蔓延
 

北方的雲海(台灣北部天氣並不是很好,但是11月初的雪山山脈天氣還真不錯!)

11:21AM繼續往速密達山與穆特勒布山前進


踩在稜線上的石頭,其實我很膽顫心驚,因為下面就是懸崖深淵,腳步沒有踩穩就掉下去了



很多大石頭要爬要下,這都還不是惡名昭彰的素密達斷崖

 
遇見拉繩下切區,就要等一下前方隊友慢慢下
 


穆特勒布山(3626M)之前其實有一小山峰 - 素密達山(3516M)



上素密達山之前又是一個碎石坡
 

最後登頂路之前有一段攀爬
 


12:33PM中間有一小平台休息一下

繼續往上走,在非常破碎的岩石地形間前進,其實我一路戴著頭盔,因為這裡這幾年發生過幾次落石意外事件。在上爬或是下切的過程中,隊友之間要有距離,一有落石也要大喊要隊友注意








 

聖稜線上好風光,品田與秀布蘭山是背景

右手邊西方是大小霸與東霸

走不完的假山頭

侯爸這表情感覺快掛了

1:15PM素密達山頂,高度3466公尺,不銹鋼三角點(非百岳山頭)

 
小休後。1:35PM再度上路,下面就是素密達斷崖了

ㄚ亮先下,忠誠隨後,然後松哥、侯爸,我排第五,何哥殿後,這斷崖搞了30分鐘我們才全員通過。

等很久,因為總共有三段,每一段一次只能有一個人拉繩,不能有第二人,否則互拉結果會影響對方,沒有踏穩就很危險

繩子綁得到處都是,有時候背包還會被繩子纏住,要小心通過



我下到第二段時回頭幫最後一個何哥拍照,這素密達斷崖最後面一段,下切約10公尺再橫切



橫切之後再往下(第三段)約6-7公尺高度



斷崖下方有一平坦地可以休息,2:07PM全員安全通過,繼續上路往素密達山屋

往素密達山屋的路上一路平緩好走

2:28PM抵達森林中的素密達山屋(右邊的紅屋頂是廁所)


因為早早到達,所以今晚的菜色很豐富。大家都不想要去走走穆特勒布山頂(來回近兩小時)

我們以為山屋整個我們包場,但是傍晚來了四個歐美登山客,他們有人穿著野跑鞋,揹著非登山背包,休息時還沒有羽絨衣。大家看到白人登山客以為他們很厲害,一到晚上看見他們拿出的睡袋,我們驚呼了,是薄薄的平地用的那種,我們有人說歪果仁真的不怕冷啊?!

過了一夜,早上五點大家都起床了,歪果仁也起來了,看看彼此,他們突然說出 "Cold~""It's so cold~"我們才發現原來歪果仁也很怕冷啊!

一早歪果仁往新達山屋方向前進,與我們反方向,我只能用英文提點他們前面斷崖的細節與注意事項,互道再見,我們繼續往雪山方向前進。

 

 

第五天行程: 素密達山屋→雪山北峰→雪北山屋→雪山主峰→雪山南峰下舊山屋遺址

6:30AM出發

才走10分鐘就開始拉繩了
 

6:50AM看到水源指示牌,這是當素密達山屋沒水的時候可以下切取水的地方

這段路都不是走在稜線上,因為上頭的穆特勒布山頂可是很猙獰,尖銳的岩石到處都是,所以山徑是沿著腰繞路走,過了穆特勒布之後再往上切到稜線。
 
爬上去後又馬上爬下去



這段斷崖非常的長,走了20分鐘才全員通過,高度至少有30-50公尺以上。

 

 

走完斷崖繼續邀繞橫切

7:52AM來到與雪北的鞍部,我突然認得這棵大樹,ㄚ亮也說,這就是上次(2007年)我們紮營的地方啊!

這棵大樹附近根本就不是營地,地上樹根盤根錯節,但是當時我們順走聖稜線,從翠池山屋走過來,到這邊已經天黑了,走不到素密達山屋,只能緊急紮營

在稜線上附近風景優美

無法停留太久


手機開始有訊號了

雪北就在前方

從素密達山屋之後到雪山主峰之間的路況明顯比較好走,比起昨天從布秀蘭山到素密達斷崖,稜線上滿滿石頭爬來爬去跳來跳去的狀況,這邊要擔心的就是樹叢太密,玉山小蘗可能會刺傷手
 

 

先上一個假山頭

 

再從假山頭與雪北之間的鞍部過去


路不算難走,但是旁邊就是斷崖深淵



9:27AM來到雪山北峰與雪山北峰山屋的叉路口,放下重裝,輕裝往北峰走,約幾百公尺距離6分鐘時間

雪北山頂現在已經沒有石堆了

2007年的雪山頂石堆


雪山北峰山頂的風景真的很好



雪山北峰標高3703公尺,三等三角點#6305,百岳排名#12

雪山北峰,泰雅族語Babo Tarakusya。日本人稱之北次高山

 

用全景功能拍約240度廣角的聖稜線全圖,從左邊的大霸尖山到右邊的雪山主峰

雪山北峰頂全員到齊合拍

10:03AM回到叉路口揹起重裝,我們繼續往雪北山屋前進

要下切到鞍部後進入森林中

10:18AM在巨大樹木的森林中,童話造型的雪北山屋出現了

我們在雪北山屋前吃早午餐,山屋中清出一些食物,有罐頭、小米、乾龍眼等等...山屋門口旁邊還有雨傘跟垃圾

食物中有番茄糊跟橄欖料理包,可能是昨天那隊歪果仁留下的,他們大概沒有認知到台灣山屋老鼠黃鼠狼多,最好不要留下任何食物在山屋中。
 

11:06AM我們要趕緊上路往雪山走,從雪北山屋到雪山主峰約4K路程,但是路程表上顯示4個小時,我們一直覺得不可能這麼久,但是...

往雪北的路,路況很好,但是氣溫卻是出奇的低,風開始變大

這張照片可以看出從雪北山屋(海拔3590公尺)出發後,上上下下幾個山頭,慢慢緩緩上到雪山主峰3886公尺高度。在佈滿圓柏、高山杜鵑與玉山小蘗的山頭上,一條很明顯的路徑綿延著



走在稜線的西邊風很大,氣溫非常低

一轉到山的東面,風停了,11月的太陽很大,又覺得熱

可以看見遠處的三六九山莊,以及山下的武陵農場

這時候電話網路訊號特別好

 



山頭一個接一個,我們努力抗拒著右邊來的風

1:12PM 凱蘭特崑山北峰(聖稜線路徑上叉路往上走約10公尺),是被騙上來的。

走了兩個小時才走2K到這裡,這短短的路為何走這麼久(因為一路上手機訊號很好,我們也休息好幾次)

山頂已經可以清楚看見雪山一號圈谷

往黑森林水管路的叉路口在1.9K處,但是我們的目的是走一條正宗標準的I聖路線,所以我們要繼續往雪山主峰走。



1:39PM凱蘭特崑山(3731公尺)山頂

前方就是北稜角了

這段往北稜角的路,是我這一路上最辛苦的時刻,從西邊過來突然吹起如同颱風般約八級強風,一陣又一陣,我步伐踉蹌快被風吹下山,只能走走停停不時停下來等風小一點才能繼續前進。雖然太陽很大,但是氣溫降到只有三度,我只穿一件外套,不斷的打顫,男生們不怕冷走比較快的到北稜角山頂等我,我只能深呼吸後一步一步緩緩的慢慢走上去,用意志力,燃燒小宇宙,因為我知道沒有放棄這件事情,也沒有人會來幫你背背包這件事情,當你踏上了聖稜線,就要有決心去完成這條路線。當體能還剩下一些些,那就榨乾它前進吧!

2:56PM艱辛的走上北稜角後的照片,同伴已經等我十分鐘了

 

北稜角遙看中央山脈北一段


3:00PM繼續往雪山主峰頂前進


走先就要先很陡峭的拉繩下切到鞍部




往翠池叉路口

最後一哩路好辛苦,每每超過3800公尺後的爬升,總感覺空氣中的氧永遠不夠,所以只能走50步喘30秒再繼續上路。

3:40PM終於走到雪山主峰,聖稜線的南端。


走到雪山主峰,我們從大霸尖山走到雪山的I聖全程終於完成


這逆走聖稜線(由北而南),後來跑高度圖才發現是一條不斷緩上的稜線,這也難怪這趟走起來比我當年順走聖稜線(由南而北)辛苦。


3:55PM,背起重裝,我們趕緊上路,要趁天黑之前趕到今晚的營地-雪山舊山屋遺址。(待續)

回應
2021金選獎

6年級前段班的水瓶座。喜歡旅行、爬山、做菜、衝浪…。

    沒有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