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216412018奇萊北壁下屏風
奇萊北壁下屏風這條路線多年來都是一條冷門又缺水的路線,久聞此路線之陡峭驚險,若非想試膽的山友,一般還是都選擇奇萊主北來回或是屏風山來回撿百岳的路線。某山友的爬山紀錄中寫著這條路線是考驗友誼,重裝操到令人失去理智、人性脆弱經不起山的考驗(說的有點太嚴重),不過該山友又說有人爬山爬到成為莫逆之交,卻有人爬山爬到老死不相往來(這話倒是也確實)。我這臨時起意的奇萊北壁下屏風活動,多年的爬山好友兼嚮導ㄚ亮撥空參加,忠城及侯爸能說走就走,可愛的小藍臨時的加入,讓這個行程充滿了笑聲與歡樂,雖然中間第二天的行程又長又硬令人厭世(讓感冒的忠城差點崩潰),卻也是讓大家克服困難互相扶持友誼更加堅強,成為又一篇自己和好友間美好的山林回憶!
這條路線是條缺水路線,不管是順走或是逆走都得要背水。之前有人逆走從屏風叉路口上奇萊北峰,好處是第一天如紮營在合歡金礦營地有水,但是屏風舊路崩塌點多又危險,現今大家多改走新路,從松風營地過溪後就無水源,逆走背水陡上屏風主峰、屏風南峰及奇萊北峰相當辛苦。
我們這次走紀錄比較多的奇萊北壁下屏風,而且是安排三天比較寬鬆,水則需要從成功山屋一路背兩天的水上奇萊北峰下屏風南峰跟主峰,要到第二天晚上紮營點 - 路口營地(新舊叉路口營地)才有水。
預計行程:
第一天 奇萊登山口 - 黑水塘 - 成功山屋(取水) - 奇萊主北稜線 - 奇萊北峰頂紮營
第二天 奇萊北峰 - 大門牙 - 神奇洞 - 屏風南峰 - 叉路口 - 屏風主峰 - (新路) - 路口營地
第三天 路口營地 - 鐵線吊橋營地 - 登山口
實際行程:
第一天 奇萊登山口 - 黑水塘 - 成功山屋(取水) - 奇萊主北稜線紮營
第二天 奇萊主北稜線 - 奇萊北峰 - 大門牙 - 神奇洞 - 屏風南峰 - 叉路口 - 屏風主峰 - (新路) - 路口營地
第三天 路口營地 - 鐵線吊橋營地 - 登山口
第O天 A休旅車Yaping開車載ㄚ亮、侯爸、小藍下午一點半上路,下午六點抵達松雪樓check-in滑雪山莊通鋪,B車忠城趕到,一起晚餐。晚餐後滑雪山莊洗澡後,出發去停車。AB車一起到大禹嶺,A休旅車停在大禹嶺(第三天出屏風山登山口後,可五人及背包上車),B車再開車載所有人回到滑雪山莊就寢。
滑雪山莊就在奇萊登山口旁,通鋪算人頭,一人1200元(不分平日假日,含晚餐早餐),費用蠻高的。但是考量隔天要重裝上山,還是讓大家先高度適應,吃飽飽睡好好很重要。而且通鋪還是每床都有電熱毯,睡到一半還會太熱呢!
第一天 7:05AM滑雪山莊出發,起霧偶霧雨,原來預報的週五好天氣似乎延誤了,延續前一晚雨勢,一早還是霧霧的,所以我們穿上雨褲
一早沒有陽光沒有大景,幸好這趟我們的目的是第二天的北壁下屏風,第一天能涼爽的爬山也是舒服!
只有西邊的南投方向是好天氣
前幾天瑪麗亞颱風帶來的雨量,合歡山區降下約30mm的雨量,沿途好幾個黑水塘
8:45AM 黑水塘山屋,10:05AM奇萊山屋(裝兩天要用的水繼續上路)
10:41 離開溪谷拉繩陡上,10:47 奇萊山屋與奇萊主峰叉路口取左
西方的天氣豁然開朗,但是東邊還是一直有雲飄來,忽晴忽雨
11:16來到主北叉路口,左邊往北峰,右邊往奇萊山屋,決定先休息吃午餐,天氣逐漸變好,太陽出來,順便曬乾衣服。
1:00PM來到主北稜線叉路口,原定行程是繼續往北峰挺進,但是大夥被忠城說服,糜爛的留在叉路口附近營地開始耍廢露營。有灘乾淨的水塘,應該是瑪麗亞颱風留下來的,剛好可當我們下午茶的飲水。
第一天就這樣糜爛的從下午一點開始下午茶聊天打屁。沒挺進原目標的北峰紮營,因此造成第二天走到累得要死走到厭世的結果真的無法怪別人(怪感冒的忠城?!) 不過還是建議山友如果真的要走此行程,最好還是挺進北峰峰頂附近的營地紮營,第二天早早出發比較好。
因為第一天行程變得多水又糜爛,所以決定把原定第二天的三菜一湯吃飯晚餐挪到第一天。
入夜後起風,沒想到稜線上起霧又吹起超大強風(很難想像如果紮營在北峰頂的感覺),BA帳篷還是穩穩地挺過這如颱風般的強風,深夜之後風逐漸停了霧也散了,仲夏夜的奇萊稜線也是異常的冷(只有六七度左右),侯爸跟忠城還是應觀眾要求在帳棚外吹風拍了銀河美景。
4點起床開始收東西,5點多天微亮收帳(濕漉漉),5:36拔營出發
這條上北峰頂的攀岩路線已經是第四次走,即使是新手小藍也是第二次,所以大家駕輕就熟很快地上的北峰頂。
山頂很冷,我把我包包衣服都穿上了! 手機一直冷到當機,所以趕緊拍個照片,就準備出發要下北壁了!
山頂先往東稜方向前進,草坡前進數百公尺在往對面山頭半路上須往北切(叉路口不明顯)
下圖是網路山友雨林老爬的解說圖
屏風山屬中央山脈支稜,非中央山脈主稜,落差500公尺的絕壁斷崖連接了屏風山的稜脊與奇萊北峰。民國52年5月21日邢天正雇用一名原住民鍾古昌,一起登上光復還未有人登臨的屏風山,並擬由此循稜縱走奇萊北峰,但是鑒於此處是個斷稜,無法直接上達奇萊主山北峰,只好一直迂繞,改從東下拖博闊溪,再伺機翻上稜線,不料東下的路也是峭壁懸崖,經過兩天歷險苦撐,才告登上奇萊北峰的絕頂。
邢老在觀察攀行路線時曾云: 我再詳細觀察北峰連接屏風山稜脊上的斷稜,都是塊狀崩解的危岩,並且有三段垂直的岩稜,無草無木,石骨崚蹭,有隨時山崩的可能...細看那條危稜,巉巖突兀,石刃蹉峨,越發顯得猙獰兇惡....。
(出自戶外生活出版之台灣百岳全集及上河文化出版之太魯閣山列)
2015年上河的地圖中仍未把奇萊北壁下屏風視為正式登山路徑,僅以淡淡紅虛線簡單標出路徑。
不過山友從2009年開始網路上開始分享相關路徑。新竹健行登山協會開闢的主稜西線後來成為現在最多人走的路線。左邊的溪溝路線已經少有人嘗試。
照片(奇萊北峰頂拍攝)就是今天精彩的奇萊北壁下屏風(從標高3600公尺要下切到3250公尺的屏風山)
網友宗明分享的解說圖
沿途都有拉繩,雖然照片看起來很驚險,但是小心走都還算安全,踏點都很穩固,天氣好走起來都還算容易。
這段路的影片(侯爸拍攝): https://youtu.be/Jlx28Wv0k-M
往這壯觀的雙塔之前,我們要先穿越樹林
終於來到這壯觀的岩石之前,但是因為太巨大,我們的廣角鏡頭居然無法把雙塔(左邊為北塔)跟門牙(右邊有牙縫)合拍在一張照片內
我們從東邊過來,雙塔成南北向,左邊是南塔,右邊是北塔。近看才發現兩塔距離很遠,我們從東側過來,直接從南塔東側下到北塔腰繞去大門牙。
從南塔東側拉繩垂降下去
經過北塔腰繞到大門牙
來到大門牙之前,我們太興奮了! 在嚮導ㄚ亮忙著找路時,我們先放下背包爬上門牙拍照
超好膽的小藍趕跨過門牙拍照,我跟侯爸很小膽不敢這麼做
好吧! 爬上去才知道路不是往上走,但是也不是躦過門牙縫,門牙下方縫隙看起來太窄無法鑽過
在往門牙的攀爬中,有一洞穴(我們跨過它去門牙),後來ㄚ亮躦下去看,確定這就是我們要走的路(難怪這個要被稱為"神奇洞")
洞實在太窄,只能人包分離下去
到下方就豁然開朗,可見前方出口陽光
來到出口我們把背包再上肩
8:35AM走完有趣的雙塔、門牙跟神奇洞之後,並不表示驚險的北壁下屏風斷崖已經結束,而是更破碎的地形以及漫漫長路。一路的陡下,遠方的屏風南峰、中峰、主峰一直在我們眼前,讓我們有錯覺以為可以很快到屏風山,但是事實卻不是如此,接下來卻是漫漫長路。
走在陡下的稜線上,前方景色是超級絕美,走起來卻要特別小心注意腳步,幸好天氣好石頭都穩穩地,一步一步慢慢來,還是很安全
走完北峰斷稜的岩石區,來到森林
鐵杉、箭竹形成的原始林
往屏風南峰(左上綠色山頭)之前,我們會先經過3101峰及3110峰
3101是一段腰繞的崩壁區,跟著疊石我們循著路跡前進(路條很少)
(橫渡完往東看應該可以看到犀牛角,但是因為大家太忙碌應付地形,沒有注意到。橫渡完要抬起頭才會看到犀牛角)
下圖是網友宗明的照片,不是我拍的
往東望去,左方立霧主山很清楚在眼前,旁邊圓圓小山頭是佐久間山。更遠的右邊是三角錐山、清水大山
9:40看起來前方的路越來越漫長
在前往屏風南峰前,還有一個3110峰,途中也是有各種地形,樹叢很多,有刺的植物也很多
在充滿箭竹的森林中行走,雖然已經接近中午,但是還是覺得涼爽
半路上不時見到阿里山水晶蘭
終於來到屏風南峰下,開始往上
南峰平坦的樹林,可紮幾頂小帳棚(ㄚ亮三年前曾經與友人紮營於此再逆走上奇萊北峰),
離開南峰我們以為到主峰的路程應該是短又快速,但是因為我們又餓又累,然後路程又出乎我們意料的陡峭驚險,走到叉路口(舊路上稜線與奇萊南峰往主峰的路線會合處)居然讓我們覺得像是鬼打牆一般的遙遠。
下屏風南峰往叉路口,首先是一連串箭竹林的陡下
來到稜線凹處(南峰與中峰鞍部),我錯認以為此處是叉路口(其實還離好遠好遠),但是已經是中午12點,所以決定先休息一下吃午餐後再上路
12:40PM吃飽再度上路,一路得往上爬上屏風中峰
來到出乎意料的裸岩區,之前功課沒做好,不知道這裡也有峭壁要爬(總共有兩段)
有些地方路條並不明顯,大家同心協力找路條找路在哪邊,GPS只能告訴我們路線正確往前,在岩石斷崖區無確實告訴我們左邊或是右邊哪顆岩石才是正確上攀的路。
有點起霧,拉繩上
1:11PM這個斷崖後段非常破碎的地形,我們走碎石斜切小心翼翼上峰頂,
看到帆布,獵寮到了,有一平坦地可紮營。在這邊我們遇見一個跟我們反方向要逆走的山友,看起來像是學生,拿著一隻木頭當登山杖,說是要去奇萊北峰(應該中間會紮營),他告訴我們再十幾二十分鐘就會抵達叉路口,離開獵寮營地後,我們開始鑽箭竹
1:48PM終於來到叉路口,從屏風南峰我們居然花了90分鐘才抵達叉路口(不含中間休息吃飯30分鐘),左方是我們從南峰來的路,圖中間路條是從合歡金礦營地上來的舊路,左邊是往屏風主峰的路
小藍的眼睛被比人還高的箭竹刺到,隱形眼鏡不見了,所以表情有點差(只能趕緊戴上備用的隱形眼鏡)
雖然還是有上上下下(很緩),但是比起剛剛走過的路,實在已經算是天堂路了!
半路上有營地跟黑水塘,但是我們急著攻頂之後趕緊要下去溪邊營地
2:30PM終於來到屏風山,真是漫漫長路的奇萊北壁下屏風,從5點半出發到現在,已經過了9個小時。
這是小藍第二次上屏風山,前兩周她才走新路上來過,這次從奇萊北峰走過來真的走得很厭世
侯爸第一次上屏風山,這是他第83顆百岳。我跟ㄚ亮跟忠城則是2011年的11月有從舊路來拜訪過屏風山,我還差點因為全身被箭竹雨水弄濕衣服而失溫。
左邊是這次攻頂照,右邊是2011年的照片
我們在三角點休息25分鐘後,2:55PM繼續上路,希望能趕在天黑之前到新舊路口營地。
同伴忠城因為感冒有些疲憊,開玩笑的跟我說可不可以就地紮營,但是考量明天回家的路程,要趕在中午之前離開合歡山區才不會塞車,被我斷然拒絕了! 從屏風山下到營地大概要花三小時的時候,從營地再出登山口也要三個半小時的時間。雖然已經很疲憊,但是我們身上剩下的水不多,只能趕緊下切到有溪水的新舊叉路口營地,況且這個路口營地約在2100公尺高度,睡起來會更舒服。
這兩年屏風這條新路被國家公園整理過,路況非常好,而且最近多了這個紅黃相間的指示牌,小藍跟我們講解,牌子有分去程跟回程,現在我們下山就要看往大禹嶺方向的牌子,從1開始,我們的新舊叉路口營地大約是號碼60,到大禹嶺登山口則會是100號。
這是去程的牌子,寫著往屏風山95號
牌子並不是一直有,距離也不一定,從1到20號,大概3-400公尺才會有一個號碼,路上路條反而才是指引方向的重要標誌
18是一個展望很好的點(小藍解釋),但是下午已經起霧,什麼也看不見
35到48,是路排號碼快速出現的一段路,大概每50公尺就會出現牌子
牌子出現58,看見帆布,就終於下到河邊(我們走了兩個半小時),5:30PM來到河邊
非常清澈的小溪,我們先渡河(穿登山鞋可以找石頭踏點過河),到河的對岸之後,上切約20公尺高度就會來到路口營地。
路口營地是在號碼60
5:43PM抵達營地,從屏風山山頂到這邊,重裝下坡約2小時45分。
抵達營地的時候,忠城跟侯爸太累了吃不下飯,小藍胃痛。結果晚餐只能快速煮個日本拉麵讓大家果腹。沒多久就天黑了! 因為海拔比較低,夏天的溫度有十幾度,雖然整個路口營地滿滿帳篷(大概20幾頂),入夜後倒是安靜。直到清晨天未亮,才聽到大嬸們出發前在大聲嚷嚷,把我們吵醒。
5:00AM起床,7:00AM才打包好所有東西(大家依舊是很愛拖),幸好今天不趕路。7:05AM出發回家
往鐵線吊橋方向前進,穿過樹林。我腦海2011年的印象是這邊只是一片松林,相當平坦(往舊路方向10幾分鐘才會抵達有清澈水溝溪流的松林營地)。因為新路的開闢,這片平坦的松林變成了熱鬧的營地。
沒多久開始下切,7:23AM抵達鐵線吊橋營地。旁邊溪水轟隆隆巨響,十分吵雜,還是昨晚的路口營地比較安靜!
過了鐵線吊橋(塔次基里溪支流)就開始上坡往上(緩上)
這一段到溪溝之前的路段,跟我腦海2011年的康莊大道印象差很多,經過瘦稜之後,現在這邊有兩段崩壁,須拉繩,不下雨走起來還算安全(不滑)。
往塔次基里溪支流這段拉繩,以往還有木頭踏點,現在都不見了,只能小心找石頭踏點
網路山友蝌蚪的解說: 塔次基里溪為立霧溪之上游,由日文 Tatsukiri 直接音譯過來。發源於屏風山、奇萊主山北峰與合歡山之間,溪水經過千萬年時間雕琢切割出壯觀的太魯閣峽谷之後於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出海注入太平洋,由於立霧溪出海口曾經被人發現產金礦, 後人便推進至上游開採金砂, 於屏風山腳下建立了合歡金礦工寮. 工寮目前已不復見只剩幾片木板遺跡. 合歡金礦工寮是登屏風山的重要基地之一, 塔次基里溪水為登屏風山的重要水源. 蝌蚪曾經向住在日本精通日語的 Chen ChuChi 小姐求證過日文中 tatsu 意為「立」, kiri 為「霧」. 不知為何塔次基里溪和立霧溪明明就是同一條溪流為何上游名稱採用日文音譯, 下游名稱又採用日文意譯? 又, 工寮位址就在屏風山為何不叫屏風金礦卻要叫做合歡金礦呢?
2018年的塔次基里溪支流(因為颱風帶來的山上的土石沖刷,樣貌改了很多)
2011年11月的塔次基里溪支流,楓葉很多很美
我們在溪邊休息十幾分鐘,看著已經變樣的溪谷,不禁感概大自然的力量驚人,不知道這個河谷是否還有一天可以恢復原貌
溪谷中還有一棵阿里山薊,這是這三天一直折磨我們的植物,第一天在奇萊稜線搭帳,整個營地長滿了阿里山薊,我們被刺了好幾下,只能拿出剪刀來剪除帳篷附近的薊以免刺破我們的帳棚跟睡墊。第二天在北壁下屏風的時候,有時候也會不小心被阿里山薊或是刺柏、玉山小蘗給刺傷。
10:27AM看到馬路跟大禹嶺牌子
10:30AM回到大禹嶺停車場取車。附近有一公廁非常乾淨可以梳洗一下換乾淨衣服
在合歡公路上往東邊望去,是我們這三天爬過的奇萊屏風稜線。這次北壁下屏風行程除了第一天早上霧雨之外,其他時間都晴空萬里好天氣。而且幸運的是七月中爬山,居然一點都不熱,三天都很涼爽。能跟好友一起在好天氣下走這條風景很好的路線,雖然第二天辛苦一些,回想起來這一切還是非常美好!
11:00AM我們開車到滑雪山莊取回B車之後,兩車一路塞車開往埔里吃慶功宴。暑假期間整個台14塞滿車子,我們在1:40PM抵達埔里午餐。
"雪"越南河粉是跑友推薦的餐廳,味道很道地又大碗! 推薦給下山山友可以在此簡單慶功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