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522102017年底馬博橫斷(一) - 前往馬博拉斯山
站在台灣屋脊中央山脈最高的稜線上,從秀姑巒山到馬博拉斯山這段路上,玉山山脈就在不遠處雲海中探出頭,我們這隊永遠是氣喘喘地落後別隊,努力揹著重裝一步一步緩緩爬上山頭。雖然沒有很強的體力與耐力,但是登山山頂的那一刻,看著隊友們流露最真誠最興奮的笑容,是啊! 親愛的隊友,我們是同心協力一起踏上這偉大的航道,並且完成它!
「馬博拉斯橫斷真不簡單」當我不斷地攀爬著峭壁岩石、小心踩踏著沒比身體寬多少的瘦稜、在佈滿松針的下坡路段忍著腳痛慢慢下切心裡總是碎念著,雖然並沒有很恐懼,但一路上我是一直用很戒慎的態度小心地走在這個岳界號稱四大障礙之一的路徑上。我訝異著這條路線充滿著各式各樣的困難地形,但是已經爬過八十幾座百岳,困難地形我大都見識過也已經不太難得倒我,一路上我還是小心聽從嚮導ㄚ亮的指示,小心攀爬過岩石峭壁,因為我們還要平安的回家。
出發之前沒把體能調整到最佳狀況是事後檢討最令我愧疚的事,第一第二天還能免強走在隊伍前面,第三天開始就顯現體能的不足,後面幾天更是落後在隊伍最後。馬博橫斷比起其他縱走路線,我只能這樣告訴其他未來過的山友,這真的不是一條簡單路線(在我心中比干卓萬、北二段、北一段、雪西、東稜都還要辛苦困難)。因為一開始計畫走10天含兩天露營嘆息灣,所以公裝公糧出奇的重(我的背包一直在17.5-19.5公斤之間),後來半路決定改為九天純馬博橫斷放棄嘆息灣,九天下來仍是走得相當辛苦,如果還有機會再來一次訪嘆息灣,體能的訓練與再加強絕對是必須做的功課!
時間: 2017/12/23-2017/12/31九天
路線: 馬博拉斯橫斷,南投東埔進花蓮中平林道出
人員: 亂帶王兼嚮導ㄚ亮、主糾兼廚娘YAP、器材長兼露營高手忠城、攝影兼不吃郎侯爸、藍天攻擊手松哥、搞笑小幫手欣怡
第一天到第三天的路程從東埔溫泉到馬博拉斯山屋,嚴格來說不算是馬博橫斷路線,只能說我們用三天的時間爬到馬博橫斷的開頭。縱走馬博拉斯橫段的行程,一般都是從東埔循八通關古道入山,再經白洋金礦、秀姑巒山,然後下到鞍部爬上馬博拉斯山接上馬博拉斯橫貫主脊,經過烏拉孟斷崖、馬利亞文路山、馬利加南山、塔比拉斷崖、馬布谷、馬西山、喀西帕南山、太平谷再由花蓮中平林道下山,全程需8天的時間。(自從八通關古道從觀高坪到八通關草原間在2009年八八風災嚴重坍方之後,此段路程需高繞,因此無法第一天就可從登山口到中央金礦山屋,馬博橫斷路程也從七天路程增加為八天以上。)
12/22 第0天,搭乘接駁車從台北到東埔溫泉,入住東光飯店六人房,先分配公裝公糧,早早睡覺養精蓄銳。
12/23 第1天,一早6:55出發,大家背包出乎意料的重(快壓垮了!) 嚮導ㄚ亮居然背了40公斤,我的19.5公斤已經是我個人最高紀錄。只是平緩地從東埔溫泉走到觀高,但是身體仍在適應階段,所以反而是這一趟大家走的最差的一天!
一早經過愛玉亭還沒開,先在廟裡跟神明祈求一路好天氣,再上個廁所再出發,繼續往登山口前進。
走沒多久就進入八通關古道路段,這一路到觀高之前都很好走(有幾段高繞路段,都很安全)
12月底,路上仍有楓紅迎接我們
路上一直休息,因為背包實在太重了!
9:55AM樂樂山屋,11:45AM 10.5K水源午餐,15:45觀高坪,16:00抵達觀高山屋
第一天晚上,大家都累壞了!(還在適應背包重量中)所以晚餐四菜一湯吃飽一點,明天天亮就要上路。
12/24 第2天,出發之事詢問過其他山友八通關古道舊路坍塌路段狀況,確認已有架繩路基也比較穩固天氣好應可以通行,因此決定放棄高繞路段改走這個坍塌路線,可省下1.5小時。
5:50AM觀高山屋出發,6:15來到叉路口
6:30AM見到地上一攤白骨,看骨頭大小,應該是水鹿
部分路段看起來是這幾年一直坍方,冬天非雨季,土石還算穩固,但是夏天一場豪雨,這種路段肯定又開始土石流坍方,通過第二個嚴重坍塌點
有些舊的拉繩鐵鍊已經鬆脫,不可以亂拉
這處坍方的砂石已經很穩固,小心走過去
終於來到這個最大的坍方處,兩年前ㄚ亮來到這邊,那時候砂石整個都很不穩固,一直崩落,他花了1個小時才通過這處坍方,現在這邊砂石很穩固,扶著山壁慢慢往前走,可以下切之後再往上爬(有拉繩)
7:39AM來道叉路口看到警告牌,總共花了1小時25分走完此段,如果走西峰高繞,大概要3-3.5小時。總共經過三個大崩塌點以及無數個小崩塌,算是為我們後面馬博橫斷的烏拉孟斷崖跟塔比拉斷崖練習暖身!
八通關大草原入口處,雖然是四叉路口 - 新路、舊路、往大水窟(中央金礦)及往玉山主峰,但是目前往玉山主峰路線是不可申請的。
早上的八通關草原還沒有陽光(兩年前的下午我來到這裡,陽光灑在八通關草原,像是畫一般美麗!)
八通關草原的清晨,陽光還沒照進來,空氣非常冷冽,一切植物還在結霜中!
兩年前的12月底的下午我在八通關拍的照片
友隊走的快,已經在八通關遺址玩耍(需下切十幾公尺)
9:08來到八通關山登山口,大休
9:48巴奈伊克山屋
ㄚ亮說是全有福(很資深的山難救難隊員)告訴他這個山屋是原住民傳統躲避風雨的絕佳之處,所以這山屋幾十年來雖然沒有重建,但也沒有因風雨而毀壞。巴奈伊克這名字在布農族語就是類似"絕佳之處好地方"的意思。
10:25-11:25在中央金礦山屋大休吃午餐。旁邊就有溪流(荖濃溪上游支流),直接取水煮泡麵。冬天中午溫暖的太陽晒起來很舒服
11:25再度上路,要從海拔2850公尺的中央金礦山屋爬升到3450公尺的白洋金礦山屋,要走三個小時
一定的高度之後,玉山連峰就一直陪伴著我們
2:28見到早期的石板工寮地基跟已經沒有供奉神明的神案
2:30PM感覺有點傾斜的白洋金礦山屋跟快要掉下山谷的廁所終於出現在眼前
山屋今天只有我們這隊六人跟友隊七人
因為時間很早,陽光很大,氣溫不冷,所以大家還輪流洗了澡
順便把衣服曬乾
隊友欣怡還去白洋金礦的山洞探險,裡面當然沒有金礦了!
網路資料: 白洋金礦山屋,為日據時期中央山脈荖濃溪上游的採金場,掏金熱是日據時期臺灣礦業的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重要自然資源,尤以九份為最。但深處臺灣中央山脈的秀姑巒山下的中央金礦和白洋金礦,曾是臺灣金業史上的一小篇章。因含金量少,加上路程遙遠,光復後已停止開採。民國88年玉管處在白洋金礦興建了一棟全新的太陽能山屋供山友始用,後來又在中央金礦興建另一座山屋,成為通往秀姑巒山的重要前進據點。
採礦工人在閒聊附會與想像力的發揮下野編織了幾則秀姑巒山的故事與神話傳說: 相傳鄭成功的妹妹喜歡攀高越嶺,有一天帶著婢女和部屬,從林杞埔(今南投竹山)經茅埔(今東埔溫泉)入山,一方面綏靖山胞、一方面尋找傳說中的黃金。爬到今天秀姑坪一帶,碰到寒流,因禦寒衣物和糧食帶得不夠,部屬紛紛逃離。隨行一位名叫「林秀鸞」的婢女,忠心的將自己的衣服解下,給了鄭成功的妹妹,可是自己卻凍死了。由於她是還未出嫁的閨女,取其秀字稱為秀姑,後人為紀念她的義行,尊稱她「秀姑娘娘」,秀姑坪後面那座高山就稱為秀姑巒山,蜿蜒而下的那溪流就稱為秀姑巒溪。
山屋旁邊有石桌讓我們做晚餐,這一天早早吃飯早早上床睡覺,因為第三天是漫長的上坡路。
12/25 第3天,看起來路程是最短的一天,但是我們要從白洋金礦山屋重裝爬上秀姑巒山,再下切到最低鞍部之後,上切馬博拉斯山,然後才到馬博拉斯山屋。
6:30AM天亮出發,一開始就是陡上
因為隊友侯爸經過兩天的適應,今天已經恢復體力,開始狂拍美圖,以下就是他一路拍到秀姑巒山的照片
中央山脈最高峰秀姑巒山西南山腳海拔3550公尺的秀姑坪曾經是全台灣最壯碩的千年玉山圓柏喬木森林,但是在200-300年之前,卻集體遭到火神肆虐,現在只剩下一片枯木白樹林。現在秀姑坪上已有不少圓柏後代緩慢進行植物生長的次生演替,但也僅止於矮灌木體型。或許還要千百年之後,經過大自然巧妙的演化,才有可能再變成一片喬木玉山圓柏森林了!
秀姑坪往秀姑巒山的路並不好走,10年前我曾經輕裝從白洋金礦走到秀姑巒山,對這片岩的地形印象深刻,現在揹著重裝再來拜訪,每一步閥都要小心翼翼地踩踏。
8:25來到叉路口,雖然有腰繞路,但是隊上四名隊友都沒去過秀姑巒山,所以決定重裝往三角點前進(會比輕裝攻頂再重裝腰繞節省時間,腰繞路從南口走到北口一樣要爬升到約3760公尺高度)
8:45AM開始重裝往上爬
9:30AM越過峰頂三座矩形之小地壘後終於登頂
秀姑巒山標高3825公尺,中央山脈最高峰,五獄之一。山頂有二等三角點1691號。
註: 上河地圖第16馬博拉斯橫斷地圖中多處將秀姑巒山標為3805公尺,在很多網站資料也是把秀姑巒山標為3805公尺。在1980年代的全省三角點大調查中,秀姑巒山是其中一個沒有被重新測量的山頭,舊資料標示秀姑巒山為3805公尺(日治時代測3860公尺)。在現在GPS以及衛星定位發達的年代,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似乎在這10年間靜悄悄地把山頭的高度資料做了一番修正,秀姑巒山長高了20公尺!
在布農族中,秀姑巒山的原本名字是稱作「馬霍拉斯山」(馬博拉斯山原名)。「馬霍拉斯」在布農語意指「白髮蒼蒼的老人」,形容馬霍拉斯山在冬季時分的積雪山頂有如白髮老人。日治時期,因測繪地圖誤植為秀姑巒山,此名便沿用至今。
也就是說,現在的秀姑巒山,其實原來的舊名是馬博拉斯山,現在的馬博拉斯山原來的舊名是烏拉孟山。至於秀姑巒山山名怎麼來的?! 根據四大天王邢天正的考究,秀姑巒山可能是吳光亮總兵在開鑿八通關古道時,以東部阿美族的地名用作某一山名,後來被日本地圖誤植,再輾轉演繹成為中央山脈第一高峰名稱。
在山頂玩耍許久,10:00AM出發往馬博拉斯山
10:30很快來到秀馬山屋舊址也就是腰繞路的北口,這邊休息吃行動糧
10:50再出發,開始撥開樹海游泳前進的路線,路徑上樹叢密集,總是被樹枝擋路,要用雙手奮力撥開才有辦法前進,背包套還不時被勾到
隨時隨地可以休息
往東北邊一看,馬博稜線上出現一段光禿禿的岩壁,似乎就是惡名昭彰的烏拉孟斷崖
還沒到最低鞍部之前,還有一個拉繩區,總共有三段拉繩下切
最低鞍之前還會經過一寬闊的草原區,玉山圓柏都長得壯碩茂密旺盛
侯爸攝影手超級愛拍路上的枯木
最低鞍再大休一次趕緊補充血糖
過最低鞍後,就是遙遙無期的上坡路段,要爬升300公尺到標高3700公尺的馬博前叉路
馬博前叉路口輕裝來回馬博拉斯山只要十分鐘,所以今天就去撿我的百岳吧!
馬博拉斯山又名烏拉孟山,山字型森林三角點,台灣十峻之一。屬殘丘狀山峰,中央山脈在此作直角轉向,分出玉里山支稜、駒盆山支稜及黃當擴山支稜。在當地的布農族中,馬博拉斯山的原本布農語名字是稱作「烏拉孟山」(Ulamong),意指"後門"。日治時期,因測繪地圖誤植為馬博拉斯山,此名便沿用至今。
註: 馬博拉斯山舊資料標高3765M,最新玉山國家公園公告資料為3785公尺,為中央山脈第二高山。
馬博拉斯山是我的第85顆百岳,明天我們往盆駒山的路上會再來拜訪它
山頂腹地不大,僅供數人站立
2:50回到叉路口之後,背起重裝,我們要先前往馬博拉斯山屋,這段路至少要走30分鐘
山屋裡面只有我們跟友隊共兩隊13人,傍晚快天黑時,岳界網紅GiGi以及她的友人突然分別現身,原來她一人逆走在這山屋跟朋友會合,有她的告知得知這一路就馬博山屋無水,其他山屋水桶都還有水,讓我們放心多了!
馬博山屋的晚上,在缺水(SAWYER濾水器濾水太慢、三支Befree濾水器很快就被馬前池的髒水阻塞)又擔心瓦斯不夠的雙重憂心下度過。隔天要輕裝單攻盆駒山,所以大家又早早晚上七點就開始睡覺,打算在馬博拉斯山頂看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