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02050想見你 (電影) (Someday or One Day)
請以此連結看原文
https://blog.xuite.net/ww41700/hkblog/590717745
時光荏苒,匆匆的三年過去了,猶記得筆者是在2020疫情初起的時候看這部台劇「想見你」,那時大家對未來皆感到迷惑困擾,恍如劇中三位男女主角之狀態,故對其遭遇也產生感同身受之感覺。
匆匆兩年多的時間過去了,疫情也漸趨平息,對劇中大量複雜的細節,也幾乎忘記得乾乾淨淨,僅記得包含了大量時空穿越、多元宇宙、莫比烏斯環等元素,纏繞糾結,要再回憶詳情當然吃力。
個人對劇集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片尾曲「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覺得悅耳無比,遂購下下載在手機裏時常收聽,故此今天當坐在戲院裏,周遭播出這首歌之時,忍不住又琅琅上口跟着一起哼唱。
由於入場前沒有對電影,做過任何的資料蒐集,直覺地假設本片是將十三集的劇情拍成濃縮版本,但看過之後,卻發覺導演及編劇並非遵循舊路線,首先補充了劇集中,男女主角如何邂逅的經過,跟着再創造一個新的平衡空間,使某些角色的悲劇結局,化成happy ending。
筆者並非本劇的狂熱粉絲,故對此舉頗感奇怪,不知道導演的目標觀眾群,究竟是屬於看過劇集的觀眾?還是從未接觸過該劇的觀眾?但看了之後,竟發覺不大容易找到箇中答案。
若是對原裝劇集內容缺乏絲毫認識,對於片中某些複雜的過去歷史,例如1998年女學生遇襲死亡的始末,與及黃雨萱分別在2014年及2017年的感情瓜葛,絕對會看得一頭霧水,不停被戲中男女主角,分別擁有兩三重不同身份或名字,穿梭於不同的時空裏,互相交集,產生「燒腦效應」,弄得混亂非常。( 或許是劇組不願破壞主角們的完美形象,所以他們在戲中不同的化身,僅以轉換髮型、眼鏡框、服飾去區分)
就算是曾看過劇集一次的觀眾(例如筆者),由於對角色間的互動關係缺乏透徹掌握,同樣也會患上「記憶錯亂」症,覺得電影劇情跟記憶中的電視劇情節「驢唇不對馬嘴」。
直至花了極大的精神力氣去適應調整,方才搞清導演原來刻意將女學生慘遭毒手橫死的歷史抹去,讓三位主角重新出發,得以創造出另一個較為乾淨純潔的平行宇宙來。
故此筆者僅能夠說,本片的目標觀眾群,應該集中於三位主角的死忠粉絲,他們或是對劇情熟悉無比,又或者對新情節無限包容,無論三位偶像演什麼也能照單全收,如斯方能興致勃勃地入場觀看,但除此以外,其他的捧場客卻不多,就以筆者在首個公映日的晚上7:30一場為例,戲院中僅坐着十多位「反應冷靜」的觀眾,似乎這股「想見你」熱情也在消退中。
親愛的讀者, 請按此連結, 隨意窩方會為本欄計算您的瀏覽, 謝謝!
請按此連結 :
https://blog.xuite.net/ww41700/hkblog/590717745
電影評分: 6分(最高位10分)
想見你(Someday or One Day)
https://blog.xuite.net/ww41700/hkblog/589278203
親愛的讀者們,我原有的面書戶口,出現了一些問題,故再重新建立了一個新的粉絲專頁 “Lam movie blog”,歡迎大家按讚繼續支持,以此得到本欄最新的影評資訊!謝謝!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Lam-movie-blog/158230729205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