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因為夜間肚子餓而睡不著,認為應該要吃宵夜才會比較好睡,其實是有誤解的!
(繼續閱讀)
睡眠是一種習慣,沒睡好往往也與長期的習慣有關,可能是作息的習慣、飲食的習慣、思考的習慣等有關。
原來以前喝水補充身體水份的單純目的,隨著食物多樣化,飲料不單是為了解渴,為了好喝的目的可能成為最主要的。
煙品中的尼古丁對人體來說,是一種興奮劑,當然會影響需要鎮靜的睡眠。在臨床上發現抽煙的人,有多數是平日就想藉由抽煙來緩和情緒焦躁的人,以為會因此讓自己放鬆,其實不然,如果仔細觀察周邊抽煙的朋友,會發現邊吸煙,手一邊顫抖的人不少,因焦慮而見到吸煙動作頻繁,抽煙的手剛放下便又馬上到嘴邊猛吸的狀態。
喝酒所帶來的微醺感,讓許多人以為酒精的作用可以幫助入睡,其實不然!
有些人習慣在午餐後,小睡片刻;有些人則完全不睡午覺,哪一種比較好?就我對失眠者的臨床觀察,沒有一定會影響的狀況,就看午睡的時間長度。
現代人雖然不像老祖先「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地順應大自然的規律,多半也以日間工作者居多,日夜顛倒作息相反的人,容易遇上以下的狀況,因此容易失眠!
「昨晚沒睡好,早上就睡到自然醒吧!」上班族或學生因此而請假的應大有人在,
有人睡覺時需關掉所有的光源;有人卻無論如何要留一盞燈。這純粹個人習慣,只要能睡得著,其實都沒關係。
預防失眠的基本生活原則就是規律,例如「早睡早起」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但對於已有失眠困擾的人,如果仍然要堅持這樣的鐵律,等於是自找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