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060148宮崎駿動畫電影在台灣票房最高的影片

 

《神隱少女》(原名:千と千尋の神隠し),是一部由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日本動畫電影,劇本和導演為宮崎駿。《神隱少女》於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首映,同年12月在香港、台灣上映,翌年9月20日在美國上映。該片履獲日本、香港及德國柏林影展等大獎

《神隱少女》在日本國內創下破天荒的304億日圓票房,成為日本史上票房最高電影。

《神隱少女》在台灣上映時,和日本的上映日期相差了5個月之久,卻還是創下了全台共計7千4百萬的票房,儘管票房不及《哈利波特》的四分之一,但也已經成為了宮崎駿動畫電影在台灣票房最高的影片。


◎ 概述

《神隱少女》是宮崎駿在《魔法公主》宣布息影之後的出山力作,被譽為宮崎駿的「愛麗絲夢遊仙境」。故事講述一個小女孩在神靈異世界裡發生的故事。《神隱少女》為吉卜力首部日韓工作室聯合製作的電影,此劇亦為宮崎本人帶來另一個事業輝煌的成就,宮崎駿憑這部電影獲得2002年第52屆柏林影展金熊獎等十多個日本國內外獎項;除了打破日本票房和入座率(2350萬人次)的電影外,還是首部風行全世界的吉卜力動畫電影,先後在二十個國家或地區上映並出版16個語系配音的影音產品。


◎ 故事簡介

年僅10歲的荻野千尋是一個看起來非常普通的四年級小學生,她隨父母搬家來到一個陌生的城鎮準備開始一個全新的生活。然而,因為途中迷路,她和父母誤闖入了一個人類不應該進入的靈異小鎮。小鎮的主管是當地一家叫「油屋」的澡堂的巫婆:湯婆婆;而「油屋」則是為服侍日本八百萬天神洗澡的地方。鎮上有一條規定,在鎮上凡是沒有工作的人,都要被變成豬被吃掉。

千尋的父母由於貪吃,未經過店員容許就隨便觸碰食物,而遭到懲罰變成了豬。千尋為了拯救父母,在湯婆婆的助手「白龍」的幫助下,進入澡堂,並成功的獲得了一份工作。作為代價,她的名字被湯婆婆拿掉了筆劃太多的名字,成了「小千」。在澡堂工作的過程中,小千從一個嬌生慣養,什麼活都不會做的小女孩,逐漸成長,變得越來越堅強能幹;同時,她善良的品格也開始得到了澡堂中其他的尊重,而她和白龍之間也萌生出一段純真的感情。

而為了拯救父母和對自己重要的人,面對各種困難和危險,千尋也一次次做出了自己的選擇。而影片也隨著她的心理變化歷程而展開。


◎ 主要人物

荻野千尋/小千──10歲的小學四年級生。這個角色跟宮崎駿以往動畫中的女主角相比,顯得相貌平平,是被刻意塑造成鄰家女孩的形象。宮崎駿本人承認,這個角色是根據他朋友的女兒的形象所設計,真實的表現出一個現代日本普通小女孩的形象。

賑早見琥珀主/白龍──澡堂的實際管理人員,湯婆婆的得力助手,可以化身為龍的神秘少年。最終幫小千和她父母離開了小鎮。

湯婆婆──澡堂「油屋」的主管,同時也是鎮上的管理人,是個人人畏懼,法力強大的獨裁者。她性格殘忍,貪財,命令凡是不工作的人都要變成豬被吃掉。儘管是一個十足的恐怖反面角色,宮崎駿卻淡化了對這方面的描寫。

錢婆婆──湯婆婆的雙胞胎姐妹,儘管在人物造型上和湯婆婆雷同,性格上卻有著極大的反差,是一個性格溫和而慈祥的人。她給了小千很多很有意義的啟示。

鍋爐爺爺──澡堂的鍋爐房主管,多次幫助了小千的工作。

小玲──小千在澡堂最好的朋友,給了小千很多鼓勵和幫助。有人認為她其實最初也是人類,所以才會同情小千。

小少爺/寶寶──湯婆婆的獨子。後來被錢婆變成一隻小老鼠跟隨小千旅行,有了很大成長。

無臉男──神秘的鬼怪,全身黑色,頭帶一個白色面具,最初也只有小千能看得到他。這個角色被認為有強烈的象徵主義,更有人認為他變化的過程是人性被社會陰暗面污染的寫照。

河神──澡堂的客人之一,被人類所製造的垃圾所污染。這個角色被認為具有象徵意義,表達了宮崎駿對當今環境污染的憂慮。

荻野明夫──千尋的父親。宮崎駿表示片中他駕車迷路和大吃店裏食物的特點是根據他朋友,即小千借鏡的女孩的真實父親塑造的。

荻野悠子──千尋的母親。宮崎駿表示她的一些動作神態的細節,是根據工作室中的一位女職員設計的。


◎ 九份取景

近年來,九份一直被認為是日本動畫名片神隱少女的取景地方,有許多相似片中的地點,夜晚的九份老街充斥著紅色燈籠,也因為日本開墾過此地,所以也有著日本建築的風味;鄰近九份旁有個小隧道,像極片頭通往另一世界的隧道;九份的一間民宿也被認為是千尋父母偷吃東西變成豬的地方,而該民宿門口的兩個面具被認為是片中的無臉人與湯婆婆的取材。

 


◎ 背景設定

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個人類不能進入的「神隱之地」,通過日落後升起的一條河來隔絕誤入的人與外界的聯繫。整個小鎮是一個貌似主題公園的日本古代建築群,其主體是巨大的多層複合建築澡堂「油屋」,充滿日本文化風味的設計隨處可見,卻也結合了許多西洋的潮流,如咖啡屋,霓虹燈等,值得一提的是,此處有一部份是參考台灣的九份而來的。澡堂是接待日本八百萬眾神洗澡的地方,一面對著小鎮,一面臨海。而海裡還有一條火車線路,會有火車每天從海面上通過。順著火車線路前進,和人類世界一樣,也有很多其他的陸地,然而作品裡沒有完全的描述這個世界的大小,世界觀的設定是很模糊而神秘的。

影片中出現了很多日本神明的形象,外型上有別於一般宗教中擁有人類外表的傳統神明,而比較接近妖怪以及擬人化的動植物和物品,還有一些是宮崎駿自己想像出來的。


◎ 國際獎項

2003年3月23日,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長編動畫部金像獎
2002年2月17日,第52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
2002年,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

アニー賞(國際アニメ映畫協會主催) 4部門を制覇(長編アニメ映畫、監督、腳本、音楽)
ゴールデンサテライト賞・最優秀アニメ映畫賞
放送映畫批評家協會・最優秀アニメ映畫賞
オンライン映畫批評家協會・最優秀アニメ映畫賞
ニューヨーク映畫批評家協會・最優秀アニメ賞
ボストン映畫批評家協會・特別賞
ロサンゼルス映畫批評家協會・最優秀アニメ賞
サンフランシスコ映畫祭・ベスト物語部門・観客賞
ナショナル・ボード・オブ・レビュー・アニメ部門賞
第29回サターン賞ベストアニメ映畫賞

 


 

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
回應
    沒有新回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