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看到國外許多高手都漸漸切換到TBS CROSSFIRE及Frsky R9M系統 確實900Mhz波長比2.4Ghz有更好的穿透及繞射性
更別說在直線長距離下 低頻比高頻有更好的效率 所以不論是近距離FREESTYLE飛建築穿樹林 還是遠距離空拍取景
900Mhz都比2.4Ghz有更好的優勢 對於FPV這個圈子來說 切換系統似乎也是遲早的事
剛好最近開始有飛遠一點多取一些畫面的想法 儘管DX9的DSMX系統在近距離還沒讓我失望過 但要拼遠程信心還是不太足夠
前段時間看到SPEKTRUM放出了DX9對應TBS CROSSFIRE的軟體 好像在隱隱約約中看到了TBS在對我招手
所以觀望了一段時間後LP一捏 決定來試試900Mhz的效果
兜了好幾個圈子找了幾個進口的門路 但採購過程一直都不太順利 沒想到最後反而是請離我家不遠的一間模型店幫我從香港進貨
CROSSFIRE TX有兩種規格 一個是標準版 另一個是可以安插在模組槽中的Micro版
標準版是一個外掛的小機盒 TX必須掛在遙控器外面 但它有OLED螢幕也有較大的功率 可以不經遙控器獨立設定功能
而Micro版外觀就是一個JR發射機模組盒 可以完全潛藏在遙控器背面 另外Micro版沒有OLED的設計就是要由遙控器去做所有的設定
所以就必須要用TBS自己的遙控器或是像Frsky這類開源的遙控器才能跟TX溝通及設定
如果你是TBS Tango或是Frsky這類的遙控器 Micro版或是標準版都可以選擇 在標準版中也有一個JR模組轉換盒可以進行轉換
因為標準版最高可以有2W發射功率 Micro版功率最高只到250mW 當你有遠程需求時可以直接選擇標準版
若你沒打算拼10幾公里那種遠距離 250mW的Micro版就措措有餘了 就算用原廠附的偶極天線 直線距離也都是公里級起跳
但你的遙控器若是沒有JR模組插槽 也不能由遙控器操作設定TX 就只能跟我一樣乖乖的選擇價格貴上不少的標準版了
標準版又切分為LITE及藍芽版 兩者差異就是LITE少了藍芽功能 因為藍芽版又更貴 目前買的人看起來不多
標準版底部的插座 由左至右是XT30電源孔 頭追PPM插座 RC PPM插座跟數位的CRSF插座
XT30電源孔支援3.5V~12.6V電壓 如果要跑1W以上的功率 就一定要由XT30電源孔供電
頭追支援PPM訊號 如果你的圖傳眼鏡有裝頭追模組 就可以將頭追輸出訊號接到這個PPM插座
RC PPM是讓只有PPM輸出的遙控器使用 如果你的遙控器不支援輸出CRSF訊號 那至少還可以將PPM訊號接到這邊
最右邊就是雙向數位的CRSF訊號 DX9在2.01版軟體後開始支援CRSF 但很可惜DX9的訊號只有單向 沒辦法將飛機上的訊號回傳到遙控器中
標準版包裝中有附了三條PPM用的線材 但就是沒有CRSF那條6PIN線 為了讓DX9可以用CRSF連結TX只好殺機取線 直接拆轉換盒的線材來用
原本我以為轉換盒只是一個跳線的盒子而已 沒想到裡面竟然藏了一片WIFI模組
問了孤狗大神後才知道這是預留的功能 目前還沒開放 猜測可能會用來連接手機 做一些操作或是看回傳資訊的功能
原本想將TBS TX的電源直接接到DX9的開關 只要DX9開機TBS TX就跟著開機 但我還是常常會飛DSMX系統的飛機
若TBS TX跟著開機也只是白白浪費電而已 所以TX另外再接一個開關是比較合理的方法
剛好DX9背面有兩個遙桿調整孔可以利用 一邊安排放開關 另一邊安排走線
線材進到遙控器內部再另外連接插座 方便以後拆除時還可以讓TX轉換盒完美還原 進到DX9內部其實也只需要轉換三條線而已
就GND CRFS跟VCC 接線方始可以參考下列的網頁
https://www.getfpv.com/learn/fpv-diy-repairs-and-mods/tbs-crossfire-dx9-radio-installation/
DX9的CRFS訊號的輸出接點在J16位置 下列也有SPEKTRUM原廠的改機SOP可以參考
https://www.horizonhobby.com/pdf/SPMR9910_Crossfire_Instruction.pdf
跟原廠建議不一樣的就是我有額外接開關 其實就是由DX9電池盒的電源端拉出來接開關 然後再由開關接到TBS TX的電源腳位而已
背板只露出一個小開關 手指很好切換 位置也不會誤觸 但因為開關是獨立的 遙控器關機後也要一並關閉這個開關
CRSF訊號插到EXP PORT 如果功率不開到1W以上 電源也可以由HT或RC INTPUT的VCC腳輸入
目前我都只開100mW 所以只由RC的VCC腳輸入電源 讓背面的線材看起來比較一致
硬體安裝好 最後就剩軟體了 將DX9升級到2.01板後 就會多一個Serial Port Setup選單 將裡面的通訊協定改為CRSF V1或CRSF V2
並將Spektrum RF設定為關閉 DX9就會關掉內部的DSMX發射模組 只送出CRSF訊號給TBS TX
最後將CROSSFIRE TX開機 在OLED螢幕中看到RC Input有出現CRSF協定就是訊號連接成功了
接下來另一個重點就是接收機 TBS有出許多不同應用的接收機 用在不是飛遠程的多軸機上 NANO RX應該目前最好的選擇
NANO RX的天線有兩種版本 一種是強度較高的IMMORTAL T V2 這是標準的偶極天線 天線材質是鋼線 可以承受較大的衝擊
另一種版本是輕量化天線 一樣是偶極天線 只是材質改為細導線 重量跟IMMORTAL T比起來輕很多 價格也比較便宜 適合用在小型機上
900Mhz跟2.4G天線不一樣的是2.4G雖然有些天線也很長 但其實只有天線末端3公分露出絕緣層的地方才是有效的發射振子
但TBS 900Mhz這類的天線卻整跟都是天線 所以原廠有交代只有訊號饋線可以藏在機身中 天線的T型部位必須整個外露在機身外
NANO RX也是目前TBS最小的接收機 單接收機不到0.5克 它甚至比去了殼的LEMON分集接收還小
這樣就能看到實際體積有多小了 雖然接收小小一顆 但卻包含了許多功能
它能依飛控的需求 溝通格式可以選擇CRSF/PPM或SBUS 若想用在一般應用它也可以輸出4通道的標準PWM訊號
它甚至還有預留I2C腳位 可以並接其他TBS的周邊使用 只要接收機的線路接好 其餘的操作全部都由TBS TX上去調整
接收小位置就很好安排 接收隨便找個空間塞就搞定
原廠有交代 天線兩端最好都不要靠近機身 尤其是多軸機碳纖維的機架 如果天線不特別架高 裝在機臂上似乎是最好的選擇
原廠也有交代 天線振子兩端拉直為180度是最好的配置 如果情況不允許 兩振子角度折成90度也是一種選擇 其餘的方式就不建議了
剛好3吋的ALINE空間有限 之前用LEMON分集天線就設定為兩天線角度差90度 這架改接收剛好天線位置可以沿用
稍微講一下TBS CROSSFIRE的一些基本功能 標準版有10mW/25mW/100mW/500mW/1W/2W的功率可以選擇
也可使用動態功率 動態功率開啟後 在近距離訊好良好的狀態下 TX會盡量降到低功率輸出 當訊號變差時再逐漸加到你設定的最高功率
訊號強度資訊有RSSI/LQ及SNR可以參考 因為是雙向系統 在TX的OLED螢幕中可以直接看到上傳及下載的各種訊號強度
另外BF在4.1版之前的OSD只能秀出一個RSSI或LQ資訊 若是BF升級到4.1版 TBS TX軟體也升及到3.23版
BF OSD中就可以一次顯示RSSI/LQ/SNR三種訊號強度資訊 整個爽度及信心又更高
另外OLED中也可以顯示Noise及Error Rate圖表 這對遠距離飛行很有用
如果接收機上有接GPS天線 當飛機飛不見時 還能用FIND MODE去顯示飛機掉落的GPS位置資訊
就算沒GPS 在FIND MODE中也有一個訊號強度表 可以利用天線指向的強度變化來縮小尋找範圍
在接收機的設定 接收機上每個焊點的功能都可以自由定義 通道也可以自由的混控或交叉通道 這些都直接在TX上就能對接收機做設定
對於我們這種喜歡DIY的人來說 真的是非常方便的一個系統
TBS系統另一個我很喜歡的特點是接收機軟體升級非常的簡單 只要TX先接上電腦升級完
接下來接收機通電跟TX連線後就會自動對接收機升級 過程直接透過無線鏈路更新 完全不需要將接收機拆下來接線
最後就是大部分人最在意的距離了 我在兩架主力機上測試 TBS TX都只開100mW 找了空曠的海邊測試
QL5 五吋機上的圖傳有600mW 直線拉1.6公里圖傳及TX都還沒到極限 最後因為電池電壓太低不敢再往前
另一架ALINE 三吋機圖傳只有200mW 搭配DIY的螺旋圖傳天線也飛了1.4公里 最後因為圖傳畫面慢慢出現雪花才折回
這樣的距離對我取景來說已經是措措有餘 在近距離穿樹林或飛到海河面上信心也會大增
下面是今年一些練飛時的片段記錄 後面一些在海面瀑布上飛的畫面是在改了TBS系統後才敢放心去嚐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