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在飛的兩架練習機都操的比較兇一點 一直在練一些翻滾動作所以又碰又摔的被我摧殘到傷痕累累
前不久FROGGY150又重摔了一次 除了機身斷成好幾節 又導致電裝受損 這次終於心一橫 找了碳纖機架來替換
其實之前開始用力操之後就想要換成碳纖機架 免得機身斷裂時連帶傷到電裝 雖然市面上碳纖機架非常多 但找了很久一直找不到滿意的機型
換碳纖機架首要重點除了要強壯更是要輕 另一個要求是機身空間要足夠 最後是前機臂不要太凸出 才能避免鏡頭拍到前面的螺旋槳
可是看了一段間 總是沒辦法找到全部都符合的機型 最後在對面看到這架Aline135勉強可以符合需求
就直接一口氣滔了四種碳纖機身回來準備把常在操的幾架全都換成碳纖機身
這裡我就要抱怨一下台灣的賣家 明明機架大部分都是對面進來的 但價格卻比對面高了快一倍
我自己在對面滔了四架不同大小樣式的碳纖機架加上運費的費用 在台灣我大概只能買到兩架 說實在的生意沒有很難做 只有會不會做
先來看看FROGGY150這段時間的戰損 第一組機架摔機 看起來比較不嚴重 前面斷了一支機臂 電裝無損
第二組機架就摔的比較慘了 在樹梢後滾翻回正時沒對準空隙直接巴中樹幹 前半部粉碎性骨折 caddx turtle v2電裝有受損
turtle v2鏡頭的線材被槳砍斷了幾條 後來要接線修復時才發現這線材竟然每一條細線都是同軸線 難怪可以抗干擾
雖然線材有修好也可以使用 但還趁這次滔材料時順便再滔了一條新線來替換 修過的線留下來當備品
第三組摔在沙灘上 這次筋脈全斷 還差一點點就整架泡到海水 這次電裝也有受損
機子掉到沙灘退潮時產生的一條小水道旁 雖然機身沒碰到水 但電池的分壓線剛好插進海水裡 拿起來時還看到分壓端子正在冒泡進行電解反應
很好運的是電池芯沒受損 後來電池拆開整個分壓線全部換新
另一個損傷是馬達線拉斷一條 也還好斷的位置在連接處 重新焊回去就搞定了
機架拆空 電裝測試完成後準備整個移植到新機架 這次會斷這多節的原因是幹地球時的速度比以往快很多
新機架到手馬上進行移植 空機重量約35克 而之前FROGGY在刻意調整打印厚度偷輕後 也差不多是35上下 但兩者的強度卻是差了N倍
軸距縮小為135mm 看起來好像只縮小了一點點 底板跟機臂為一體的 若選底板機臂分離式的通常重量會比較高
機架為X型結構 底板厚度3mm 頂板厚度1.5mm 頂板跟底板之間高度是23mm
原本的電裝較多所以中間機身找了較長的型式 唯一可惜的是前機臂比較往前 所以跟FROGGY比起來 鏡頭會拍到更多螺旋槳
當然這次除了換機架 另一個目標是要將重量壓到250克以下 所以另外又買了EWRF E7092TM 200mw圖傳
跟機架一樣 符合需求的圖傳也是找了很久 除了要輕 最重要的要有麥克風輸入 當然能內建麥克風更好
但市面上有麥克風輸入的小型圖傳不多 要內建麥克風更是屈指可數
這顆圖傳也因為用了UFL端子所以重量非常輕 含鞭型天線也只有3.3克 而原來的TS5823圖傳加上PAGODA天線重量就要15克多
不過UFL端子看起來很脆弱 我很懷疑當天線被撞擊拉扯時 這顆端子座是否會乖乖的留在PCB上
中間螺絲孔位可以用16mm及20mm間距的飛控 圖傳移到後方位置 但機架廠商並沒有在後方空間開螺絲孔 所以要自己鑽孔固定
EWRF E7092TM這片圖傳可以支援SMART AUDIO 原本沒打算使用這個功能
因為我的習慣都是圖傳固定好設定就不再去改變 後來想想加焊一條線就可以用OSD調整圖傳設定 不去玩玩好像也很可惜
可是這片飛控最大的問題就是明明F3有好幾個UART 卻只留出了一組給接收用 PCB上空間都還有餘裕 但設計者連在CHIP旁留個焊點都懶
最後去翻翻STM32F3的DATASHEET後選了最好焊的UART2 TX 直接從CHIP腳另外拉線給圖傳RX
一端接到圖傳RX就搞定了 最後只要在GUI裡將UART2的SMART AUDIO開啟就能用OSD設定圖傳了 在外面臨時要改個功率頻率也是蠻方便的
LEMON接收去殼貼在頂板 因為天線的出線位置剛好會被槳打中 為了更改天線位置只好去殼調整方向 順便偷輕
23mm的空間可以不費力的塞好塞滿三層電裝 要塞四層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每一層的間距都要控制的很剛好
頂板的鏡頭開孔可以讓鏡頭上翹到接近70度 但是鏡頭位置不夠凸出 用視角大的鏡頭很容易就照頂板的角落
鞭型天線是臨時對策 第一次外出測試完後就改用了LOLLIPOP天線
最後全機不含電池約141克 比起之前FROGGY150版本輕了不少
加上4S電池也只有244克 低空掠過250克登記重量 就算後來改上LOLLIPOP 天線也還有餘裕
測試時沒什麼大狀況 很快就調好機帶出去試飛 但FROGGY150在之前加掛 caddx turtle v2時就一直有個小問題
caddx turtle v2吃4S電壓時會有水波紋 所以必須改用飛控提供的5V電源才能解決 但這片飛控5V電源只能提供1A電流
而turtle v2在5V電源下就要吃掉600多mA電流 加上飛控本身使用的電流 電源模組估計會在接近1A滿載下工作
最後只要飛個幾分鐘下來 整片飛控PCB就會熱騰騰 雖然還不致於燙手 但飛控溫度竟然比電變還高這就有點好笑
之前因為天氣冷降溫快勉強還能撐一下 在FROGGY上飛這麼久也都沒出現狀況 但現在氣溫漸漸變高PCB聚熱又更明顯
為了保險起見 在第一次外出測試完後 回來馬上又滔了一片可以提供2A以上電流的F4飛控來更換 替換下來的F3準備再組另一台新機
過了一個星期 F4飛控漂洋過海而來 MCU包裝是較少見的QFN-48 而陀螺儀是最常見的MPU-6000
OSD及電源模組都安排在背面 電源用的是MP1854 最大輸入電壓到28V 持續輸出電流可到3A 足夠餵飽貪婪的caddx turtle v2了
圖傳附的鞭型天線在距離遠又有遮蔽時表現不佳 所以加碼LOLLIPOP天線 為了配合圖傳及偷輕 當然用最輕量的UFL端子
整根天線約3克 除了最簡單的鞭型天線外 第二輕的應該就是LOLLIPOP了
拆下來的F3要器捐給另一台新機了 新的F4除了電流足 甚至還有氣壓計跟黑盒子 UART也有多預留端子出來 而且價格也比一般F4低了不少
會便宜的原因是這片F4用的是F411 而不是常見的F405 F405運算頻率到168MHz 而F411運算頻率只到100MHz
兩者最大的差異是GYRO/PID LOOP F405開到8K/8K時CPU負載不到20% F411開到8K/8K時CPU就會到30幾%
這片F4飛控另外還有COSTDOWN版本 少了氣壓計及黑盒子 可以再少個80大洋左右
最後更換F4飛控後的體重微微增加3克 來到了144克 其實就是多了天線的重量
加電池一樣可以維持在250克內 以135mm的等級的大小 其實用4S 650mAh就綽綽有餘了 重量還可以減輕個20~30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