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82141舊花田家+北海道名字的淵源故事
北海道名字的淵源故事
在舊花田番屋這有松浦武四郎的銅像
三重縣出身的探險家•松浦武四郎(1818年生、1888年歿)以北海道的命名者為人所知。因此結緣的北海道政府與三重縣政府已於25日宣布,將開始聯手招攬遊客。
今年適逢北海道命名第150年,同時也是武四郎誕辰200年。北海道與三重縣在產業面已有合作,本次將擴大至觀光領域。與北海道和三重縣簽署合作協定的全日空控股公司(ANA HD)本次也加入,除了規劃從北海道與三重縣出發的旅行團之外,機內雜誌也會宣傳兩地魅力以促進觀光。
武四郎在江戶時代末期至明治時代前往被稱為「蝦夷」的北海道探險,1869年向明治政府提議命名為「北加伊道(HOKKAIDO)」等。外界研判,帶有愛奴語中「KAI」的意義,意指在此出生的人。
可能很多人沒聽過「松浦武四郎」這個名字,其實此人就是於江戶時代打下北海道開拓基礎的探險家,同時也是『北海道』這個地名的命名之父。傳說最早發現此詩碑所立之處,也就是阿寒湖畔原始又神秘的魅力,並將此魅力公諸於世的也是「松浦武四郎」。
日本的北方大地自古被稱作「蝦夷地」,在1869年的太政官布告中被命名為「北海道」命名者是探險家松浦武四郎。今天是他的誕辰200周年。
松浦前後6次調查蝦夷地,並留下了詳細的記錄。調查的開展離不開原住民的大力協助。松浦與阿伊努人同寢共食,交流頗深,他全面地介紹了阿伊努人的文化和生活。
松浦作為明治政府的官員,提議給蝦夷地更換一個新名字。其中一個是「北加伊道(Hokkaido)」。他告訴阿依努族的長老,「加伊(kai)」的意思是「出生在這個地方」。有一個方案提到,用「海」字來替代「加伊」,最終得到採用。
或許是因為受到阿伊努族陌生人熱情接待的經驗難以忘懷,松浦強烈反對明治政府對阿伊努人的鎮壓。阿伊努人也盡力尋求人權保護,爭取能夠平安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