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隻第一次在台灣被紀錄的國際級保育鳥類,除了吸引大批愛好鳥類攝影者,也有一些愛鳥者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關愛,希望這隻天使白鶴可以平安地在這裡過冬,待明年春天羽翼漸豐厚,可以順利北返。
丁宗蘇老師甚至收集國內外相關資料,提供關心自然生態的朋友以及政府保育單位參考。這隻西伯利亞白鶴在IUCN紅皮書中列為最危急的等級,全世界約僅剩下3500隻到4000隻,主要棲息在在西伯利亞,有東西兩個族群,根據資料查詢,西部族群近二十年快速滅絕,僅剩人工飼養野放個體,東部族群則面臨繁殖地與渡冬遷徙路線過度狹窄的壓力。
飛到金山清水溼地的這隻根據判斷應該是今年剛出生的幼鳥,因為不明原因迷途飛到台灣來,
聯合報記者打電話給我,問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為何這隻白鶴幼鳥會看上清水溼地在這裡停留?其實清水濕地是候鳥從北部地區南來北往的唯二溼地之一,另一個是靠近東北角的田寮洋溼地,2003年的阿丹就先落腳田寮洋溼地,2007年則有四隻丹頂鶴蒞臨金山清水濕地(當年的守護過程可以參閱我的部落格相關文章,當年我在縣府任職,參予了整個過程http://blog.xuite.net/treetoad/blog?w=%E4%B8%B9%E9%A0%82%E9%B6%B4&re=list&st=s&image.x=0&image.y=0)。
在大家關心小白鶴食物夠不夠?安不安全?如何面對未來北返的挑戰?…等問題時,我更關心這兩塊濕地能否維持優質無毒環境,讓這些遠來的嬌客可以安心歇腳?
這兩塊濕地一直面臨開發壓力,2007年丹頂鶴來考驗著政府保育的決心,當時周錫瑋縣長曾為此下了一個很了不起的決定,就是把地方爭取二十年的聯外道路停工廢止,後來因為種種因素,最後還是破功了,現在道路已經蓋好,直接切過清水濕地核心區域,而利用這條路的車輛也寥寥可數,道路蓋好後,我就很少到那兒,去了鳥況也變的很差,真是讓人嘆息呀!
這隻小白鶴來了,我並沒有特別撥空過去看,而是聯繫民間保育團體友人,以及新北市政府相關保育權責單位,盡速採取必要的保育行動。
謝謝林務局保育組、新北市政府農業局、台北市野鳥學會、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所有前去觀賞的朋友和在地鄉民的用心和體諒,目前牠的狀況看起來無虞。
尤其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在成功復育八煙梯田後,這兩年(早在小白鶴來之前)已經在清水濕地展開了友善農耕的計畫,我完全認同該基金會「不只看到生態,更清楚知道,友善土地的產業,才是生態保護的根本。」這樣的思維。
2007年我參予丹頂鶴保育行動時,就曾提出把清水濕地發展成無毒安全的有機耕作區,由政府和民間團體共同來輔導當地農民發展相關的精緻農業。可惜當年後續發展,讓這個方案胎死腹中,沒有能執行。最主要是當時的縣政府保育單位過於保守,過度強調保育管制,卻忽視對農民權益的保障,以致引起在地鄉民的反彈。
這一隻天使小白鶴的來臨,再一次考驗著我們的慈悲與智慧。
其實,我們是有機會的,學校的午餐每週至少有一餐是有機疏食的政策新北市政府已經實施一段時間,但因為新北市貨源供給不足,所以許多都要從中南部購買。林務局、新北市農業局這幾年也撥了一些經費進行水梯田復育(農委會還因此計畫獲得今年國家永續獎的肯定)。但整體而言,投入資源過少,面積過小,產量產銷都還有待突破。
所以如果友善農耕可以列為新北市政府的重點政策,擬定個五年計畫,金山、貢寮、三芝、淡水和雙溪都有很好的條件,逐步去發展友善農耕政策,而新北市的有機疏食菜園就由新北市農耕區供應,可以減少碳足跡,也可以帶動高品質農業,更為各種生物提供良好的棲地環境。
政府責無旁貸,民眾也要負起責任,也就是我們要不要改變思維,願不願意用比較高的價錢去購買友善農耕的農作物?我們可以從產量的要求改為質的要求,否則肉類有瘦肉精、抗生素,蔬果有農藥,還有黑心油、不肖添加不可以食用的化學物質,讓台灣人有十顆腰只也洗不夠,這是我們要的嗎?
祈願,透過小白鶴天使為台灣帶來新希望,讓我們的農田不再有毒害,讓所有的牲靈都有一個無毒安全的生育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