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開春第1篇,就先來說個故事!
(繼續閱讀)
墾丁氣象雷達站位於臺灣最南端的鵝鑾鼻燈塔左近,成立於2000年1月16日,是龍頭擔任雷達科科長任內所興建的第1個氣象雷達站。
看過前篇「第1個被民眾抗爭的氣象雷達站」後,相信有人會更好奇:到底有多少個氣象雷達站因為民眾的陳情抗議而遷移原規劃地點?
龍頭從2010年奉派負責建置「岸基波流雷達觀測網」以來,完成的大大小小海象雷達共有8座。
若問起〜〜臺灣氣象雷達被民眾抗爭的故事,幾乎都會認為以鬧了10多年的「七股鹽埕區居民抗議雷達電磁波」為代表。
在衛星通訊還未普及的年代,火腿族(HAM)最熱衷的活動就是【蒐集QSL卡】!
為確認陣列式岸基測波儀的遙測功能是否符合規格,中央氣象局在完成陣列式岸基測波儀的系統功能驗收後,另要求承攬廠商必須進行漂流浮標的佈放,透過在開闊海域測量波浪與表面流的海上現場觀測技術來與陣列式岸基測波儀的遙測資料進行比對。
今(2021)年2月,龍頭寫了一篇「彭佳嶼陣列式岸基測波儀 導讀」(請點選超連結),介紹中央氣象局最先進的基礎建設:陣列式岸基測波儀!
設置目的:
去(2019)年元月,龍頭寫了一系列共6篇的「北部氣象雷達站建站秘辛」,介紹自1985年起從七星山到五分山的建站決策過程。
2009年八八風災後,行政院同意經濟部執行「水災災害防救策進計畫(100~104年)」,預計以5年期程達成五大目標,以策進水災防救工作。
工程進行中,多少會遭遇設計與現況不符,必須適度變更設計;五分山道路工程綿延4.56公里,自然也不例外。
喜歡隨性單純的旅遊 讓自己遠離喧鬧的城市 享受一下孤獨並與心靈深入溝通總以為.... 旅遊...也是一種"動態的靈修"~~~
最佳解析度:1280 x 1024
姓名:Tornado H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