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80001尋根之旅,羅什福爾(Rochefort)-食宿篇
沒有一個人會預設到,那一年的行程竟會有如此大的變化。
2019年的夏天,我們受邀到朋友的位於昂代(Hendaye,見此篇)度假小屋度假。
目的地很早就確定了,交通方式卻讓我們傷透腦筋。
從馬賽到昂代光是搭火車就要10個小時,搭飛機又過於昂貴。所以我們決定在卡爾卡松(Carcasonne,見此篇)和波爾多(Bordeaux,見此篇)分別停留。
回程本來要從波爾多搭飛機回馬賽,孰不知票價在出發前翻了好幾倍。
於是我們陷入了天人交戰。
--
討論過好多方案,最後,我們決定不回馬賽,直接從昂代搭6個小時的火車沿著法國大西洋沿岸回到巴黎,在巴黎住上一週,最後搭飛機回臺灣。
結果巴黎的朋友說他的房子借給其他朋友住了,無法接待我們。
JY對著地圖若有所思,既然都要花錢住宿了呀……
我問他是不是想在中途停留?他說對。
結果竟然不是火車會經過的普瓦捷(Poitiers)、都爾(Tours)或奧爾良(Orléans),而是濱海夏朗德省(Charente-Maritime)的魯瓦揚(Royan)!
「為什麼?」我十分不解。
「這是法國最有名的濱海度假勝地。」JY給我一個更令我一頭霧水的回答。他一向不愛人太多的地方。
「還有另一個原因。」JY看我一臉疑惑,他決定把我可以接受的理由告訴我,「我想回爺爺的大宅看看。」
這麼一說,我才猛然記起JY的父輩先祖們來自濱海夏朗德省的一個小村莊瓦賽(Voissay),JY的童年有許多時光是在那裡度過的。
上Airbnb一查,昂瓦揚果然是度假勝地,發現住宿選擇雖多,但也都要價不斐。
於是,我們把範圍拉大,發現附近的羅什福爾(Rochefort),住宿費便宜上許多。
一整層的公寓,雙陽臺、廚房、衛浴、曬衣間、客廳,附有洗衣機、瓦斯爐(在法國很常用電爐,我們偏愛可以即時控溫的瓦斯爐)等設備,每晚不到50歐元!
就這樣,我們從馬賽出發,順時針一路玩到羅什福爾時,已經是半個月後了。
這一篇,我來談談羅什福爾的住宿、食物和一些瑣事。
--
住
非常喜歡。
公寓位於一樓(臺灣的二樓),可以容納得下雙人床的主臥室、餐具超齊全的廚房、附有洗衣機、浴缸且乾濕分離的浴室(雖然不在公寓內)、可以曬衣服的更衣室、還有客廳兼飯廳的起居室,子台就睡在客廳的沙發床。
圖說:法國很流行這種下面是烤箱、上面是瓦斯爐的烹飪器材。廚房後面還有一個小小的陽光,採光、通風都很好。
圖說:有著雙人床的主臥室,有扇對外窗,十分通風。
圖說:房子的一樓有兩間公寓,我們占據其中一間,另一間入住時也有另一組四人家庭入住。比較尷尬的是浴室不在我們的公寓裡,而是在外面,但不會與人共用。浴室裡有廁所(而且還有門),洗衣機就在這裡。浴室也有一扇對外窗,與廚房的陽臺一樣,都可見中庭。
圖說:一進門的玄關,直走是臥室,左邊是客廳,右邊是廚房。
圖說:每天晚上都在這裡吃飯的起居室,客廳加飯廳。後面的小房間是儲物間和更衣室,我們曬衣服的地方,這兩間房間都有對外窗,一門窗就是馬路。
房東非常親切。
訂好房後,房東主動詢問我們是否需要接送。
從福什福爾火車站走到住宿的地方大概需要20分鐘,的確有段距離。我們三個人拖著四個行李箱,我和JY還有後背包各一個,真是多虧了房東先生的熱情,讓我們不用拖著一個月份量的行李走上這麼一段路。
房間非常的安靜,房東就住在樓下,有事的話馬上就找得到人。
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們要離開的那一天,要搭有點早的班次(好像是早上七點多吧),房東一樣送我們到火車站,還幫我們把行李拖到月台上,那時候真的害羞得不得了!
最後,他和JY握了手,親親我和子台的臉頰,祝我們一路順風,平安回到臺灣。
我望著他真誠的眼睛,頻頻道謝。
房東大約是六十歲的老人家,感覺把家裡的空房出租只是為了打發時間而已。
兩夫妻非常和善,讓人一見就喜歡。
(Alain的另一個公寓:https://www.airbnb.com.tw/rooms/31894970)
--
吃
我們抵達的第一天,放妥行李,把髒衣服通通丟進洗衣機後,便出現在超市裡採買了。
我們打算午餐在外解決,早餐和晚餐自己準備!
要在法國旅行一個月,如果餐餐外食,荷包必定大傷!
於是我們買了一些麵包、果醬、優格、水果、蔬菜、肉、米和義大利麵,算好份量,要在接下來的五天把它們通通吃光。
估份量這事我很會,做菜我也很行。
第二天晚餐:馬鈴薯燉肉;第三天晚餐:肉丸子燉菜;第四天晚餐:先前兩天吃剩的燉肉通通煮在一起,再加入其他的東西。
JY看著鍋裡的食物,看著對食物一向要求甚高的我,露出驚訝不已的表情。
「玩了一整天了,真的太累了,要我再煮晚餐,別太為難我,煮什麼就吃什麼吧!」我攤攤手,向他示意,「有煮熟,能吃就好!」
最後一天晚餐,我煮了白酒淡菜麵,JY特地跑到超市買了一瓶粉紅酒搭配。
「吃麵真好!」連吃了三天飯的子台,看到義大利麵,眼睛都亮了!
圖說:第五天晚上,也就是最後一晚,我總算願意花點心思在煮飯上了。
我們抵達羅什福爾的第一晚,因為實在是太累了,煮婦決定罷工!
那天剛好是星期日,許多商店、餐廳選擇在這天休息,和臺灣的民情很不同。
很幸運的,我們在晚上九點多的時候,還找得到餐廳!
其實我們在街上晃了一會兒,發現最熱鬧的廣場,一間店都沒開!
無意間在路上看到一間有營業的店,是間印度餐廳……
(果然是勤勞的亞洲人啊……)
不確定老闆是不是印度人,不過菜色倒都是(法國常見的)印度菜。
JY以前還住法國的時候,最、最、最喜歡吃印度菜了!
我第一次去法國找他的時候,第一個晚上他就帶我去吃印度菜!
我到現在還記得牢牢的!
你想想看,一個從沒去過法國的臺灣女孩,飛了十幾個小時總算抵達巴黎,為了見她朝思暮想的法國情人。
然後,她那朝思暮想的法國情人,在她飛了十幾個小時、總算來到巴黎後,帶她去吃印、度、菜!
邊吃還邊告訴她,「我超級喜歡印度料理和音樂的!」
往後,那個臺灣女孩發現她的法國情人不喝啤酒和咖啡愛喝茶,牛奶和豆漿比較喜歡豆漿。
她的法國情人,有著亞洲靈魂。
所以當我們在世界各地旅行時,JY吵著要吃印度菜的時候,我總會想起十年前的那一夜,我們在巴黎的印度餐廳的情景。
當然,我也把這事告訴子台。
他一邊悠哉的喝著鳳梨拉西,一邊聽我口沫橫飛的說著故事。
彷彿這事是不相干的人發生的芝麻蒜皮小事。
圖說:這杯我記得不便宜,好幾歐元吧!在法國,飲料就是貴。
圖說:看到JY的笑容了吧!他最愛的印度菜!
印度餐廳獨特的氣味和印度傳統音樂總是成功的擄獲JY的心,他的心情很好,真的是那種很開心的好。
每道菜上桌時,他總能向我們解釋這是什麼樣的食物,叫什麼名字,怎麼吃。
羅什福爾最讓我難忘不是那些景點。
而是那些喚醒記憶的,食物的味道。
(餐廳的名字叫「摩訶羅闍(Le Maharaja,梵文意譯為「偉大的君王」)」,地址為14 Rue Audry de Puyravault,Google地圖的評價不低。)
尋根之旅:
- 羅什福爾(Rochefort)-食宿篇
- 羅什福爾(Rochefort)-景點篇
- 拉羅歇爾(La Rochelle)散步地圖(一)
- 拉羅歇爾(La Rochelle)散步地圖(二)
- 拉羅歇爾(La Rochelle)散步地圖(三)
- 騎驢不找馬,在雷島(Île de Ré)
法國全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