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首頁 / 文章分類 /古道及步道探索(共121篇) - 顯示所有文章
202303121439小百岳的最高峰---阿里山大塔山
202303061443輕鬆登頂的小百岳076----屏東笠頂山
202303010902遊地磨兒藝術公園爬三地山
地磨兒藝術公園位於三地門鄉公所上方約200
公尺處。「地磨兒」是排灣族語「timur」,既代表三地村,也意旨排灣族為太陽子民之意涵。園區以具指標性的生命舞臺、祖靈柱和灶來迎接各方遊客。生命舞臺狀似太陽,用來舉辦各祭典活動;百步蛇在排灣族神話中是祖先的化身,因此舞臺前的石板座椅,便仿百步蛇圖騰排列;祖靈柱是男性的象徵,代表祈福生命之延續;相對於前者,灶則是女性的象徵,代表著生命的延續,並有祈求每日食物充足之意涵。
三地山海拔1,053M,位於屏東縣三地鄉,山頂有顆編號7123號的三等三角點,可從地摩兒藝術園區起登,順便欣賞園區的排彎族文化景觀;從平地遠望有如金字塔山形的三地山,在群巒中異常突出,雖然路程不長,但落差近800M,反而突顯其陡峭,單峰往返約4-5小時。
2012.02.27我與太太六點半從臺南出發,08:00抵達地磨兒藝術公園,這裏有很大的停車場又有很乾淨的廁所,非常的方便舒適,在公園內拍照欣賞公共藝術花了一段時間,08:20出發爬三地山,走在水泥路上順著指標,08:23通過地磨兒藝術公園,08:31通過石板涼亭,08:36進入山徑開始上坡,08:47第一涼亭,藍、白相間的帆布和藍色塑膠椅,略為陡坡向上,08:53第二涼亭,外綠內黃的帆布搭成,08:56進入相思樹林,林木高大,樹蔭濃密,陡坡向上,09:00第三涼亭,藍色帆布,十分陡峭的山徑接二連三,走到氣喘吁吁,09:14第四涼亭,外綠內黃的帆布搭成,還設有簡易廁所,接著更陡的上坡路迎接你,09:23三地山南峰:海拔758M,又稱地摩兒,有很多頂帆布涼亭,大部份的人都停留在這裏休息,我拍照後繼續往三地山前進,先下坡再上坡,09:29巨石區,各種形狀的石頭陣列在眼前,09:39進入細竹林區,09:55經過林道,不斷上坡,經過好幾次的廢林道,10:21綠色小工寮,10:25自動雨量站,10:29微波
202302251258高士佛山縱走牡丹大茄苳
高士佛山位於屏東縣牡丹鄉,標高海拔514公尺,與老佛山,因同位於恆春半島上,且山名皆有「佛」字,故岳界稱為「恆春二佛」,高士佛山登山口位於屏199線道22.5k及22k等二處,步道長約2.5公里,全程坡緩無危險地形,沿途山林原始自然,生態豐富,滿天蝴蝶飛舞,是條賞蝶秘境,適合親子同遊。山頂有一顆三角點顆編號857及兩層木造觀景涼亭,昔日可遠眺太平洋海景,近觀恆春半島翠綠山脈,現已被大頭茶純林環繞遮住視野。
牡丹茄苳神木,位在芭拉溪上游溪底,其生長在一斜坡上,拔地千仞、巨傲壯觀,樹蔭濃密、樹根盤繞,令人驚嘆不已!此茄苳巨木實測樹幹直徑約2.3公尺,換算樹圍約7.2公尺左右,最初傳出樹齡約1600年,但較有經驗的山友則推估約400年左右,不管1600年或是400年,這棵茄苳是我在深山裡見過最大的一棵;此棵大茄苳生長在一大落差的溪溝岸邊,樹頭西北邊是紮實的山坡地,東南邊則是大落差的懸壁,所以大茄苳東南邊的樹根就像大章魚的爪子般裸露在外,卻又緊緊的抓住地面,深入地底,這棵大茄苳就因老樹盤根,縱有強風暴雨,仍屹立在山間,歷久彌堅。
2023.02.19墾丁旅行第三天,早上08:00由悠活渡假村出發,到車城後轉往屏199線,中途的景點有四重溪溫泉、石門古戰場和牡丹水庫,光拍路旁原住民的圖騰就花了不少時間,09:30抵達屏199線道22.5高士佛山的登山口,09:40起登,每100公尺就有一個里程牌,09:56通過
0.5K處,前500公尺坡度較陡需耗費較多體力,過後漸緩可專心欣賞沿途豐富的動植物資源,10:47登頂高士佛山,腹地廣闊,基石在大鐵牌附近,在拍照時聽到山友說繼行約40分鐘就可以到牡丹大茄苳樹,印象中2010年曾經造訪過這棵大樹,很想再去看看,於是10:57往大茄苳出發,走一段緩坡後不斷下坡,有繩索輔助,11:19下到溪谷,有豆腐岩、有大的茄苳樹,沿溪底就一小段就上坡,
202302230901被取消小百岳的----萬里得山
202302210648小百岳之79號--女仍山
女仍山因山形貌似女人的乳房,故當地老一輩的人都叫它女奶山,後來又將奶字的女字旁去掉稱之「女乃山」,只是後人覺得此名聽起來不雅,故又在乃字邊多加個人字,於是就成了現在的「女仍山」。
女仍山,位於屏東縣獅子鄉雙流風景區旁,小百岳排行第79號,山頂有顆編號#4243的三等三角點基石,單程3.5公里的路程要上升約670公尺,因此沿途有不少拉繩攀爬處;有寬大易行的產業道路,
有狹窄的原始山徑(右側即是懸崖),有三段在遍佈巨石沿著溪谷而行的溪底,
(還好冬季溪床乾旱可行,若是溪水豐沛期就難行了),後段則是泥濘的爛泥巴,路徑兩旁的生態豐富,由於濕度夠,樹幹上長滿了附生植物,其中以山蘇最多,松羅也隨風飄動,底層植被則以冷清草、馬藍、蕨類等為主。
山頂四周盡是高過人的植物, 視野尚可,可俯瞰下方的 溪谷一直到楓港出海口及台灣海峽。
112.02.17早上六點我開車載著太太從台南出登,08:20抵達南迴公路台9線463.5K處的女仍山咖啡屋(女仍山咖啡屋地點丹路二巷80號,103年起開業,除販售有自種、自烘的女仍山咖啡外,也有簡餐、茶點,坐在咖啡屋內品嚐有緣才喝得到的女仍山咖啡,很是享受),登山口附近有兩處停車處,通過伊屯橋即是登山口,08:25順著指標開始起登,寬大的路徑、高大的林相,走起來很舒服,08;31陡坡開始攀登,巨大的繩索拉起來很有安全感,08:59下切到溪底,踩著石頭很快通過溪床,09:06巨大白榕,樹根很像瀑布,09:11又進入楓港溪,溪床乾枯,除了幾處水窪外,亂石雜陳、枯木橫阻,景緻荒蕪。沿著溪谷向上爬,偶見疊石為記,指引方向前進,09:22離開溪底進入山徑,陡坡連連,讓人氣喘噓噓,還有都有繩索輔助,九芎木到處可見,九芎是落葉喬木,它的樹幹是最容易辨認的部分,樹皮褐色夾雜著白色的塊斑,十分光亮平滑,好像上過一層蠟,連善於
202302141614南橫溪頭山
南橫溪頭山不在溪頭而是在南橫啞口,海拔高達3272公尺,它是拉庫音溪水域的源頭之一,故名溪頭山,它雖然不是百岳但卻有百岳山頭的壯容,在攀爬途中可俯瞰蜿蜒的南橫公路,可眺望向陽崩壁,也可欣賞新呂武溪谷的雲海,登頂後四周遠山景觀盡入眼簾;行走在青青鬱鬱的鐵杉林之中,寧靜優美;山頂的巨石磊磊,十分壯觀,絕對值得一行。
112.02.12我參加「加成登山旅遊團」南橫溪頭山之旅,早上04:30由台南出發,07:00通過梅山口管制站,08:30抵達溪頭山的登山口(位在南橫公路路標38.6K附近),一開始的起登就陡陡的,走進比人高的濃密芒草隧道裡,但不用擔心,這只有一小段且並不難走,08:38看到斑駁的"溪頭山"木頭指標,可見在南橫封閉之前,應該有不少人造訪過溪頭山,09:17巨大倒木,倒木是森林的溫床,因倒木是微生物和昆蟲的棲息地,小樹苗成長過程中,所需的大量的營養成分,就是靠這些微生物分解提供的,倒木因而又是森林的奶娘,無私地把一棵棵小樹苗拉拔長大,09:20進入巨大鐵杉的石瀑區,上方是高大的鐵杉林,腳下踩的是大大的岩石,在陡坡上前進並不容易,但空氣清新、氣溫涼爽,心情特別愉快,走累了就躺在大石頭上休息,10:33進入沒有樹林的的亂石段,其中怪石嶙峋,斗大巨石成噸,成噸的灑滿一地,叫人嘖嘖稱奇,在大太陽下攀爬巨石向上,沒有固定路徑,只要腳步踏得穩的就往上走,到三角點距離大約100多公尺,卻走了快半小時,11:55到達三角點,是顆台南市登山會於民國68年所立的三角點,山頂是360度的大視野,向陽大崩壁、關山嶺山及四周遠山景觀都盡入眼簾內,11:10慢慢下山,在巨石陣中上山不容易,下山更要留意,不要踩落碎石,否則正要上山的人就麻煩了。11:32進入鐵杉林中,在樹林下吃飯休息,真的是超級舒服的,休息夠了慢慢下山,13:28回到南橫公路的登山口。
202302091007白雲山(台灣小百岳第69號)和兔和山(兔年必爬的山)
白雲山原名廓亭山,位於高雄市甲仙區和六龜區交界處,海拔1044公尺,有一顆一等三角點基石、還有一等衛星控制點,更是台灣小百岳第69號,所以爬此山的人非常多,它緊鄰南橫公路(台20線),東隔荖濃溪與中央山脈相望,西臨楠梓仙溪與阿里山山脈對峙 一般人都由台20線64.5K處的登山口,開車或步行進入迂迴而上的水泥產業道路,經土地公廟叉路口和崩塌路段後,沿著電線桿續行即可抵達白雲山登山口,由此開始攀爬陡上的原始山徑,途中數度穿越廢棄的產業道路,皆循路條而上,有些路段需手腳並用、翻越倒木,大約半小時即可登頂,四周雖有草木遮蔽視線,仍有機會俯瞰荖濃溪和六龜聚落,遠眺南橫諸峰,天氣好時還能遙見北大武山。
202301301000小百岳之049號-----日月潭貓囒山
打開音樂
日月潭四兄妹,大多數爬山的人都知道,就是日月潭四周的四座山。,至於這四兄妹,誰是誰呢?水社大山與大尖山是兄,貓囒山與後尖山則是妹。其中以水社大山是日月潭的最高峰,海拔2059公尺,曾是台灣小百岳之一,後因山高路遠而除名,此山由於落差大,不是一般人敢輕易挑戰的,而「日月潭四兄妹」的姐姐─貓囒山海拔1020公尺,是條輕鬆的健行路線,步道由台21線的明潭國中或竹石園旁蜿蜒而上,距離不長、陡度不大,卻擁有茶園景觀、日式宿舍、老茶廠、和全台第三高的氣象站、途中有可俯瞰日月潭全景和觀賞日出雲海的絕佳位置,2006年還被選為新版的台灣小百岳,,高度落差只有250公尺,上、下山約兩個小時,是一條大眾化的路線。
112.01.28我與太太參加「加成登山隊」的日月潭貓囒山之旅,清晨05:50由永康交流道北上,08:15抵達向山遊客中心,向山遊客中心這棟絕美的清水模建築,處處都是拍照的好地點,若是從天空鳥瞰建築物,猶如雙手環抱整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