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60953瓦拉米步道一日來回

 有人說台灣人一生必做的三件事是爬玉山、橫渡日月潭和騎單車環島,如果這樣都做不到,又走不了錐麓古道,那怎麼辦呢?只好來瓦拉米步道試試吧! 瓦拉米步道是八通關越嶺道東段的一部分,「瓦拉米」一詞,在當時日本的語譯為「蕨類」之意,而以布農族人的語譯而言,則是「跟著來!」的意思。全長約14公里,坡度緩、視野佳,步道沿著拉庫拉庫溪谷而上,具有亞熱帶至寒帶特色的完整生態體系,蘊育著豐富多樣的動植物資源,可分成前段「步道口─山風瀑布」約1.7K、中段「山風瀑布─佳心」約3.2公里及後段「佳心─瓦拉米山屋」9.1公里,全程約14公里;遊客和親子家庭可步行至前段或中段,為一般健行步道;後段需辦理入山(園)證、較適合有中級山或負重露營經驗的山友,屬於中級登山步道,一般是規劃為二日遊的行程。

    沿途會經過五座吊橋和四處日據時代駐在所遺址,其中山風二號橋的橋頭石墩仍保留日據時期的水泥建物,駐在所遺址之一的「佳心」駐在所設有氣象站、浴廁、洗手台、涼亭、露營平台等設施,展望極佳,可遠眺玉里山、卓溪山及拉庫拉庫溪谷景緻。步道終點的「瓦拉米」也是駐在所遺址,建有一座太陽能山屋,提供鋁製通舖床位,供水便利,可自行烹煮。
   111.12.11日「國君健行隊」的團員欲利用一日的時間從登山口走到瓦拉米山屋再折回,距離來回約28公里再加上拍照、賞景和休息的時間給了9個小時(上午七點半到下午四點半),確實要健腳者才能完成,全團只有8個人完成目標,其他的人走到那裏都沒有關係,自已算時間不想走就折回,只要高興就好、最重要的是安全的返回登山口。
      我本來打算走完全程,因前半小時陪太太慢慢走又拍了很多美照,途中看見美麗的山景和特殊的花草都忍不住停下來拍照,結果走到黃麻一號橋時間已是11:18,距離瓦拉米還有4.1公里,來回要2小時以上,時間上太趕了,於是走完黃麻橋就往回走了,回到登山口是15:30,距離收隊時間還有一個小時,雖然沒有走到終點,但是沿途拍攝的517張照片和15段影片,足夠我慢慢的回味和懷念很久、很久。
111.12.11早上07:11到南安遊客中心。
043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047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南安遊客中心位於花蓮縣卓溪鄉卓清村,中心設有視聽室及展示室,除提供室內導覽解說服務外,亦提供戶外隨隊解說服務。

遊客中心外有一片30餘公頃稻米種植區,俗稱玉山下的第一畝田,稻穗於收成時呈顯金黃稻浪,美不勝收。
055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遊客中心至瓦拉米步道登山口距離約6公里。07:38到達東段登山口。
065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瓦拉米步道是八通關越嶺道東段的一部分,全長約14公里,坡度緩、視野佳。「步道口─山風瀑布」約1.7K、中段「山風瀑布─佳心」約3.2公里,一般遊客可到達,不用申請入山、入園證。
066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領隊溫小姐帶領大家一起走,女中豪傑,什麼都不怕。
069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步道沿著拉庫拉庫溪谷而上,具有亞熱帶至寒帶特色的完整生態體系,蘊育著豐富多樣的動植物資源。
070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07:55走到0.5K處,步道上每0.5K有一木製指示牌。
072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074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07:59山風駐在所。可見一鋪設大理石的小平台,該地是大正9年(1920)6月29日設置的山風駐在所之遺跡。該地之所以被命名為「山風」,乃因其西北側有寬廣的支流溪谷,經常有強勁的山谷風吹來而得名。
076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08:03山風吊橋。
078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080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082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山風一號吊橋最新最堅固、壯觀,長約100公尺,橋下峽谷岩壁很壯觀。
084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在橋上所看到的山景很壯觀。
085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山風一號吊橋。
088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山風一號橋旁有一網紅拍照景點,我一人獨行,找不到人拍。
094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過吊橋後見到步道一邊是岩壁,一邊是斷崖。
096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當初要開鑿這條古道一定十分艱辛。
097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步道途中跨過山澗的鐵網棧橋。
101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115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到處可見到菇婆芋。
106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離開主步道往觀瀑平台下行,由此陡下的步道約 100 公尺,有150個階梯。
107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在峽谷的觀瀑平台觀看山風瀑布,仰望瀑布的上方就是山風二號吊橋,瀑布落差約70公尺。
112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114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回到瓦拉米步道主線,續往山風二號吊橋行,步道開始進入峭壁的地形路段。
117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08:29抵達山風橋。
118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121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山風二號吊橋;外觀較為陳舊,長約四十公尺。
123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山風二號吊橋的上方亦有瀑布,所以山風瀑布是有分上下二段,在峽谷觀瀑平台才能完整看到下段瀑布,站在吊橋上只能看到上段,下段瀑布完全看不到。
125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眼前的山風橋是1930年改建的鋼筋水泥造橋門,高約2.2公尺,寬約1.8公尺,橫樑上用漢字書寫橋名"山風橋",山風橋不但還保留日本時代的風貎,就連當時的鐵索仍完好如初,也因此橋為八通關越嶺道東段現存唯一的一座鋼筋水泥造的舊鐵線橋,極具歷史與工程上的意義。
128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通過山風二號吊橋跨越瀑布,步道旁設置有坐椅,坐椅前方的視野十分開闊,是觀看山巒疊嶂的好地方。
133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路旁到處可看到巨石。
134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又見跨過山澗的鐵網棧橋。
136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144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這種轉彎處拍起來最美。(自拍的)
145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146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通信部BMNO:36基石一座,見證日人開路的歷史吧。
147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150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路旁的倒木是蘚苔類和蕨類生長的最佳場所。
153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路段不免有上坡及下坡,但坡度都不太大。
163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165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這段因距離斷崖太近所以加上護欄。
167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岩壁上不斷滲水下來,所以路面很潮濕。
169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又見美麗的山景。
170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很多人不知什麼是「魚藤」,我小時侯親自看看大人用過,所以印象很深刻。
174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板岩上的小瀑布。
179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岩壁上的普拉特草

普拉特草結的果實。普拉特草別名叫銅錘玉帶草,還有一個更特殊的名字叫老鼠拉稱錘。
185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09:19通過4K處。
190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九芎木是落葉大喬木,高度可達 20公尺,樹幹通直,樹皮褐色夾雜著白色的塊斑,十分光亮平滑,茶褐色,好像上過一層蠟;常會呈片狀剝落。
189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九芎木是優良薪炭材,木質堅硬,耐燒是,臺灣優良之薪炭材之一。又是水土保持良好偽植栽,可栽植於河岸及邊坡供水土保持。
194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群山下的拉庫拉庫溪(布農族語:樂樂溪)是秀姑巒溪第一大的支流,本身源流為米亞桑溪,發源於中央山脈最高峰秀姑巒山東側。
199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玉山國家公園瓦拉米步道沿線森林環境保護完整,蘊藏著豐富的動植物,山林裡野生動物出沒頻繁,遊客進出步道常可發現台灣獼猴、畫眉鳥、山羌及百步蛇、虎頭蜂等野生動物蹤跡,台灣黑熊、山羊、藍腹鷴等則偶有驚喜出沒。巡山員曾在海拔約450公尺的登山口附近多次目睹發現台灣黑熊,表示台灣黑熊的蹤跡不只頻繁出現在大分地區的中海拔,也有往低海拔的瓦拉米登山口附近活動的跡象。
201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09:27到達佳心駐在所。
動物.jpg - 瓦拉米步道
佳心駐在所可能看到的動物。
203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205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210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212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211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從這裏開始沒有申請入山入園證的人就不要進入了,以免受罰。
218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220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09:36通過5K處。
222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223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路徑旁的大樹。
245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道路崩塌處小心行走。
246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248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小心螞蝗。螞蝗能感覺空氣的脈動和光影的流動,一旦偵測到那雙被濕泥浸潤的腳掠過,軟蟲張口便咬,順勢再把尾端的吸盤也吸上,緊緊不放,直到吸滿血後才鬆口。
254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倒木構成山門。
258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樹幹上的鳥巢蕨。
263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267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橋邊的倒木已被鋸開。
270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10:16通過7K處。
275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高聳的山壁、窄小的步道。
278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10:24通過7.5K處。
282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台灣桫羅為桫欏科桫欏屬耐蔭性喬木,莖幹長可高達 10 餘公尺,長相與筆筒樹相近,葉片老化枯萎後並不脫落,僅下垂於樹冠之下,使得整棵樹好像穿著裙子一樣,形成「樹裙」景觀。
283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樹幹上長滿鳥巢蕨。
286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287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10:31黃麻駐在所。
288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289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位在8K的黃麻駐在所,如今已沒有日警進駐。黃麻(Koma)是布農語guma的音譯,是「耕地」的意思。1944年駐在所撤離,今日黃麻已成蕨類、山羌、野鼠等野生動物的樂園了。
291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該駐在所屋頂為「切妻」(臺語稱為「雙倒水」)造,屋簷下設有「裳階」(即兩重屋簷),大門則屬於典型的「切破風」;此外,該照片中的駐在所後方,有一較小的第二平台,上面建有一茅屋,有可能是廁所。
294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這個方形水槽是當年所造,或者是後來建造的,不得而知。
299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301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10:38通過8K處。
302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蕨類特別多
304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305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瓦拉米」一詞,在當時日本的語譯為「蕨類」之意,而以布農族人的語譯而言,則是「跟著來!」的意思。 由山風至瓦拉米一帶氣候溫和濕潤而林相豐富;呈現闊葉林至針闊葉混合林的垂直分布。
306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310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鐵橋都很堅固,可安心通過。
313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315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318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喀西帕南事件殉職者之碑立於步道的左上方。約步道8.7K處。
319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立於昭和五年(1931年),紀念大正四年(1905年)發生的喀西帕南駐在所被布農族襲擊事件,當時有日警備員10人死亡。
322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設有木椅,好好休息後續行。
326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枯木上長出鳥巢蕨。
327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11:08通過9K處。
330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334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340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11:18黃麻一號橋。
341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345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黃麻一號吊橋橋差長不多約30 -40公尺,架在黃麻溪谷上。
346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黃麻溪溪谷很深,溪水也很清澈。
黃麻1號橋下的黃麻溪,溪水明澈如鏡,清晰見底,配上潔白如玉的變質石灰岩石,更令溪谷風光迷人極致,置身其中恍若仙境。
342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350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黃麻一號、二號吊橋橋墩都漆成朱紅色。
351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我走到9.5K已經是11.24了,怕時間不夠,就走回頭了。
352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353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356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11:31通過黃麻一號橋。
360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樹幹上大大的蕨類。
371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377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12:07回到黃麻駐在所。
384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387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一路上欣賞大樹和蕨類,走路就不累。
388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389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393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402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微笑鯊魚頭,頭上長滿菇婆芋。
404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自拍搞笑鏡頭。
406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407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自拍搞笑鏡頭。
412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418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13:18佳心駐在所。
20201021005145_91.jpg - 瓦拉米步道
這條路往上走
20201021005230_36.jpg - 瓦拉米步道
廁所。
20201021005358_76.jpg - 瓦拉米步道
霧營地。
往下走可找到石板屋。
PXL_20221014_033608136-scaled.jpg - 瓦拉米步道
石板屋
426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13:57通過3.5K處。
429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秋、冬天很多植物的葉子開始變紅了。
431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432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14:01回到板岩瀑布。
436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443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446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447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452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456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遇到原住民青年背著很重的建材要上山,真是辛苦他們了。
460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14:19在3K處看山景。
462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岩壁上的樹根。
466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14:30通過2.5K處。
480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482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14:53回到山風橋。
483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山風橋上所見的瀑布
493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15:09通過1K處。
495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496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500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505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15:10山風一號橋。
507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508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15:20山風駐在所。
510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511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512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15:30回到登山口。
514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太太足足在登山口附近等了8個小時,辛苦她了。
516 20221214.jpg - 瓦拉米步道
來回總共花了8個小時,與團員一起給自已加油。
黃麻二號吊橋:約一號吊橋的一半,橋墩也較矮小。(我沒走到)
瓦拉米吊橋。長度和黃麻一號吊橋差不多約30 -40公尺,橋下溪谷和黃麻一號吊橋也類似。(我也沒走到)
瓦拉米1.jpg - 瓦拉米步道
我們的團員有人走到有拉米山屋再折回,回到登山口是16:30可見他們的速度有多快。
以下照片是太太自由行拍的照片
318498068_2681186305351187_3004231508611514060_n.jpg - 瓦拉米步道
登山口附近的涼亭。
318776679_2681185912017893_1138608393210529353_n.jpg - 瓦拉米步道
山風駐在所。
318573904_2681185985351219_7124329697489089956_n.jpg - 瓦拉米步道
319343155_2681186178684533_7292714580516682135_n.jpg - 瓦拉米步道
山風吊橋。
回應

退休人士,喜歡到處亂走,回來後把資料訊息記在部落格中供日後回憶。

    沒有新回應!
關鍵字
2020金選獎
https://mail.google.com/mail/u/0?ui=2&ik=25653fee14&attid=0.1&permmsgid=msg-f:1711140581054882820&th=17bf314ade882404&view=att&disp=safe
萬年曆
https://www.ifreesite.com/calend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