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11010赤牛嶺縱走大山母山
墾丁的赤牛嶺和大山母山我以前都曾經分別登頂過,這兩座山海拔不高,難度也不大,但是這次我們不走傳統的路線,改由赤牛嶺鎮南宮起登,經出水再登大山母山,中午在大山母山看景、吃飯,午休後走到南灣,再坐遊覽車回台南,此條縱走路線經過前人的努力,目前路徑還算清楚,但指標不多,若無人帶領還是容易迷路,最好結伴同行, 山友們將可體驗不一樣的恆春山海風情,沿途林相生態相當豐富,風景也相當優美,可以眺望縱谷平原、海灣、田園和草原、還有日據時代遺留下來的防空洞和國軍已撒走的觀測站和訓練教室,豐富且美麗的環境讓這條步道成為具有多樣性價值的特色步道。
赤牛嶺是恆春東門外的一塊台地,是隆起的珊瑚礁石灰岩所形成,高283公尺,由於居高臨下,在此地可以鳥瞰恆春縱谷平原,北至車城,南至鵝鑾鼻,視野絕佳。
大山母山位於恆春半島南灣沙灘的北邊,標高海拔325公尺,其山頂有台灣最南端的一等三角點。這裡有360度,三面環海五星級的景觀,眺望整個恆春半島。北方可見另一等三角點的里龍山,和三台山、門馬羅山等山脈。往南則可見、大、小尖石山、從墾丁大街、青蛙石、大圓山、到鵝鑾鼻燈塔等景色一覽無遺,大片牧草風光的墾丁牧場就在腳下。西面龍鑾潭在恆春緃谷平原中,水天一色,台電的核三廠也盡入眼簾。

我參加「國君健行部」111.11.19早上五點半從永康交流道出發,八點半抵達鎮南宮的停車場。

團員們充滿信心和鬥志準備出發。


赤牛嶺山腰下的一座百年古寺鎮南宮,也因為赤牛嶺的聞名因此也順勢地成為每每到訪的遊客們參訪的地方。鎮南宮建於西元1878年,裡頭主要奉祀關聖帝君俗稱關公。




聽說關公曾經在赤牛嶺上顯靈,化成一團紅火,飛走於林間,因此當地居民才會於此搭建廟宇供奉之。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廟不在大,有神就靈。」由於關帝神君的靈驗神蹟,因此將鎮南宮遠播聞名。


廟後有登山口往赤牛嶺。




充滿落葉的山徑。




08:44通過千年榕樹。


千年榕樹只是一個名詞,不可能有千年,此種榕樹叫白榕。



白榕所以有如此特殊的景觀,係因白榕為吸收空氣中水氣會生成大量氣生根,當氣生根接觸地面後,即發育成為具備吸收土壤養分及支撐功能的支柱根,經由氣生根與支柱根的延伸,大白榕樹體的面積也會逐漸擴張。


往出水的方向走就對了。


沿著主要路跡走,會經過一個紅色小橋(鐵架)。




上個小坡往左邊走就會到達三角點。


09:07抵達赤牛嶺三等三角點666號(很幸運的號碼,六六六大大順)。


赤牛嶺是恆春東門外的一塊台地,是隆起的珊瑚礁石灰岩所形成,高283公尺,由於居高臨下,在此地可以鳥瞰恆春縱谷平原,北至車城,南至鵝鑾鼻,視野絕佳。


繼續前進有一大片的平地,據說是二次大戰日本兵的營區。


找不到任何建物的痕跡,也可能是利用營帳露營。


看到這個指標一定要去看看。


防空洞的洞口不大,一般人路過而已,我要進去看看。


洞不大也不深大約10幾公尺。


洞內是珊瑚礁岩,所以很堅固。


又見千年榕樹(名稱越誇張越引人注意)。


好像平坦的地方都是日本兵營區,可見恆春地區在二次大戰的戰略性有多重要。


赤牛嶺是因為山坡上是牧場的牧牛區,而牛隻多為赤牛,才贏得了這個名字,這種牧草牛一定很喜歡吃。


很多人認為這條路線一定樹蔭很少、太陽很大,其實還好,大部份時間都走在林蔭下。


09:33到了「出水」,今天沒見到出水,卻見到大景,大山母山和大尖山都在正前方,左上方還有觀測站。


一大片牧草。


疑是軍方建物,走近看看。

有兩間,一大一小。

大的一間,內部空無一物,會不會是軍方的上課教室。

小的一間內部也是空無一物,會不會是器材室。


這座應該不是碉堡,比較像是瞭望台。


內部相當大可容納10幾人同時瞭望遠方。

視野相當遠,有可能演習時,長官在此處觀察部隊的一舉一動(我猜測的)。


視野相當遠,有可能演習時,長官在此處觀察部隊的一舉一動(我猜測的)。

此種草坡令人忍不住坐下休息。


墾丁半島的很多山脈都呈現在眼前。


風吹草動,人行其中不免心動。


途中大都在樹林中行走。


林投樹生長在海岸林的最前線,常成叢聚生,構成海岸灌叢的一部份,是優良的防風定砂植物。


有路標但不多。






牧草區看起來真的很舒服,走起來更舒服,不像芒草會割人。

又見白榕林。


10:17土地公廟。

神像是天然石,遇廟則合十。


長穗木上的大白斑蝶(大笨蝶),大白斑蝶為台灣斑蝶科中體型最大的蝶種,棲息地 台灣南部、東南部及北部沿海地區、蘭嶼及綠島。


大山母山的雄姿出現了。






此地可見山又看海。


目標就在正前方。


進入樹林中開始爬坡。




緩坡向上。


巨大茄苳樹。


通過巨岩區。




11:02抵達大山母山,赤牛嶺走到大山母山大約走了兩個半小時,是一條輕鬆的路線。




大山母山位於恆春半島南灣沙灘的北邊,標高海拔325公尺,其山頂有台灣最南端的一等三角點。這裡有360度的視野。
旁邊還有圖根點,不要忘記拍喔


山上的展望特別好,西面龍鑾潭在恆春緃谷平原中,水天一色,盡入眼簾。



核三廠和南灣看得一清二楚。
一

中午就在樹林中午餐休息,山風徐徐,幾乎令人忘了下山。


下山不忘賞巨木(茄苳樹)。


慢慢下山,時間很夠。


回到大山母山的登山口。


在這裡憶起了多年往事,大約20幾年,因資訊不足,接近黃昏了帶了老婆停車在這裏,以為大山母山20幾分鐘可以登頂,我一人獨自上山,老婆在這裏等我,走到天黑也看不到三角點,就摸黑下山,老婆又急又怕,怕壞人也怕鬼,最後我們以互相喊叫,我才回到原地,真是難忘的大山母山啊,我老婆什麼山都忘了,就是忘不了大山母山。


從山上走到南灣也要2公里左右。








美麗的南灣景色,難忘的大山母山,再見啦!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