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311520台灣新興的明星植物----印加果

 

   在大灣三爺溪畔散步,看見農田旁的圍籬上,有一種多年生藤本植物,結了很多綠色星形的果實,直徑大約5~6公分,十分好奇,查了一下資料,才知道它是目前台灣各地都有在栽培的明星植物---印加果。
      印加果又名南美油藤、星果藤、星油藤,印加堅果、印加花生、美藤果,山花生,它是大戟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原生地在南美洲安地斯山脈的熱帶雨林中,據稱被當地原住民食用歷史已有三千多年,最初是由印加民族馴化種植,印加語稱 Sacha Inchi。植株高度可達 2 公尺,葉互生,心形,長 10~12 公分,寬 8~10 公分,葉柄長 2~6 公分,鋸齒緣。
        源於祕魯的印加果,外型像是顆飽滿的綠色星星,所以也被稱為「星星果」,在秘魯有「長壽果王」的美譽。印加果油近年更是備受討論,無論是社群媒體還是廣告中都可看到印加果油,一般而言飽和脂肪酸,主要來自動物油,像豬油﹑牛油,穩定度雖高,但攝取過多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不飽和脂肪酸,具健康價值,對身體有益;其中多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6(亞麻油酸)與Omega3(次亞麻油酸)是人體必需脂肪酸,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必須透過食物中取得。印加果油最大的特色在於,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其中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很高,有「樹上的魚油」之稱,尤其油品中富含高量的Omega-3更是可貴,在種植方面,牠具有耐乾旱、耐貧脊,絕少病蟲害的特色,因此特別受到消費者與栽培者的青睞與關注。
印加果(星果藤)係大戟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原生地在南美洲安地斯山脈的熱帶雨林,據稱被當地原住民食用歷史已有三千多年,其最初由印加民族馴化種植。
葉互生,心形,長 10~12 公分,寬 8~10 公分,葉柄長 2~6 公分,鋸齒緣。
印加果原產於南美大部分熱帶地區(蘇利南,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和巴西西北部),以及加勒比海的某些迎風群島。在東南亞,特別是在泰國,有商業性的種植。
祕魯的印加果,外型像是顆飽滿的綠色星星,所以也被稱為「星星果」,在秘魯有「長壽果王」的美譽。
近幾年來台灣各地零星栽培成為明星植物。
果實: 果為蒴果,星形,徑約 3~5 公分,具 4~7 條稜狀突起,成熟時由綠色轉成褐色。
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小,總狀花序,腋生或與葉對生;雌花著生於雄花序基部,萼片及花瓣缺如。

生的果仁含有大量的生物鹼,皂角苷和凝集素,如果在烹飪前食用,可能有毒,但會因烘烤而降解。
星形的果實很討喜。
將果實剖開,可看到五顆種子。烤過的種子可以當作堅果食用,也可以將烤過的葉子咀嚼或製成茶。

種子橢圓形,黑褐色,直徑 1.5~2 公分,質量為 45~100 公克。種仁胚乳白色,有類似於杏仁的子葉,包覆著白色的薄膜。



市面上印加果油都以膠囊形態販售,據說有減肥和促進代謝的功能。

 

回應

退休人士,喜歡到處亂走,回來後把資料訊息記在部落格中供日後回憶。

2020金選獎
https://mail.google.com/mail/u/0?ui=2&ik=25653fee14&attid=0.1&permmsgid=msg-f:1711140581054882820&th=17bf314ade882404&view=att&disp=safe
萬年曆
https://www.ifreesite.com/calend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