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00913草屯的七股神木
樟科植物是台灣中低海拔主要的樹種之一,台灣曾經擁有全世界最大的樟樹林,但因樟樹可提煉樟腦(現在大多是用化學合成品),是台灣清朝至民初重要的出口貨品,日據時代也大量砍伐樟樹,又因木質芳香,耐水防蟲,常用來雕刻或製傢俱,也因此台灣原生的樟樹幾乎被砍伐殆盡,被保留下來的巨大樟樹,大部份都是依賴神明傳說,才得以倖免於難。在臺灣的樟樹上大小排名上第一名是南投縣信義鄉的萬年神木樟樹公、第二名是台中市后里區的澤民樹,而第三名就是七股神木。
七股神木又名坪頂神木,位於南投縣草屯鎮坪頂里七股社區內,日治時期因「神明護木傳說」才不至於被砍伐製油,此樹高約32公尺,胸圍8.0公尺,枝葉繁茂,樹齡傳說是1600年,但據林務局推測約400餘年,其中有一枝樹幹彎下著地生根,又長出新的枝幹,尤為特別。樹旁還有類似日本庭園的石燈,跟周圍環境的整體造型很搭配,有一種復古風雅的感覺,樹旁還留有一口水井,井欄用石頭堆砌而成的,井內還有水,歷史已久,遙想當年有在樹下的水井旁熱鬧的狀況,有人取水,有人洗衣,有人洗菜,甚至有人洗澡,而今己成廢井,一切事情好像沒有發生過。
神木週遭環境規劃整理得舒適宜人,坐在樹蔭下,悠閒的聊天、泡茶,輕風襲來,身心舒暢,此地海拔約340公尺,適合半日登山輕鬆遊!
神木與巨木有何不同,巨木(giant tree)為歐美人土所慣用對大樹的形容,也是最淺顯而易種的用法,神木則為台灣與日本民間所常用的名詞,所謂「樹大有神」,因為台灣與日本民間普遍認為老樹都有神靈依附,所以稱為神木,二者之間只是主觀認定與習慣用法不同而已,本質上並無差異。
若以樹的胸圍樹齡來區分,6~10公尺者為「巨木」,10公尺以上的則稱為「神木」;另一評定神木的標準為推估樹齡在一千年以上的才有資格稱為「神木」。因此不論是巨木、老樹或神木,一般都以樹幹大小做為評斷的依據,三者所指其實同屬一體。(以上資訊來自網路文章)
另依農委會林務局自然資源與生態資料庫所說,將樹齡、胸圍來區分巨木(500年以內)、神木(1000~2000)、超級神木(2000以上)但阿里山的巨木群都超過500年,全稱為巨木呢!

七股神木又名坪頂神木,位於南投縣草屯鎮坪頂里七股社區內。

日治時期因「神明護木傳說」此樹才不至於被砍伐製成樟腦油。



樹旁有類似日本庭園的石燈,跟周圍環境的整體造型很搭配,有一種復古風雅的感覺。

樹高約32公尺,大約有10層樓的高度。


樹高約32公尺,大約有10層樓的高度。

胸圍8.0公尺,枝葉繁茂,樹齡傳說是1600年,但據林務局推測約400餘年。


村民除平時聚集在此樹蔭下乘涼、聊天外,每逢初一、十五時有人會備果品前往參拜。


草屯股坑巷居民會飲用附近的流泉,並歸功於此神木能增強水土保持,居民才能有水喝。


日本政府曾計畫把此樹砍來蒸製樟腦,後由甲長發起護樹連署行動,才得以留保存。




此地的海拔高度是340公尺。


坪頂社區組成鄉親志工服務隊,在此遍植櫻花、增設涼亭,並由義工早晚打掃。


井旁的水井,井欄用鵝卵石保護,井旁還有水泥製的跤桶。


井很深,井中仍有井水。


當年井旁一定很熱鬧。


樹幹的分叉中有一枝樹幹彎下著地生根,並長出新的枝幹,很是特別。


南投縣生態保護協會在樹旁興建了一座避雷針保護,以免被雷擊中。


造型很特殊的水銀燈。


樟樹公巨木碑誌內記載樹齡1600年,但林務局推測此樹約400餘年。


草屯自行車道有44.7公里。

樹下有木製涼亭供民眾休息。


樹下有木製涼亭供民眾休息。

樹下有神桌供參拜。


附近有汗漫書院可順遊。書院名「汗漫」,源自《准南子》「吾與汗漫期于九垓之外」 「汗漫」是充塞宇宙的浩然大氣,蘊涵回歸渾沌本初之意 再者,河洛語諧音則為「憨慢」,笨拙憨鈍之意 兩者均勉人以回歸本初、謙卑自持之理想 。


汗漫書院」創辦人是省府退休的謝嘉梁組長 」。




他將畢生心血投注於此展示藏書萬餘冊,廣邀有志者參與讀書會、專題演講及各類講座課程關懷臺灣歷史文化、社會正義等議題。


這棵樹被雷擊中已死亡,但枝幹十分搶眼。

此地海拔300公尺左右,視野很廣。


此地海拔300公尺左右,視野很廣。

坪頂神木和汗漫書院(先打電話預約)的相關位置。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