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91642自閉症光譜症候群的共享式注意力
雙螺旋兒童發展暨健康促進研究中心 陳秋坪博士
一提到自閉症的注意力受限,腦海裡最先跳出的字眼大概就是共享式或連結性注意力(joint attention),廣泛的共享式注意力被定義為:在社交情境中可以協調人和物品之間注意力的能力,包含了一些技巧,像是注視、指出、展示、對他人做出反應…,基本上,能夠看向他人所指的物品、留意到他人在看的物品、主動將自己有興趣的物品指出或用眼神示意…,都是在共享式注意力的範疇內。
形成共享式注意力的先決條件是(Bakeman, & Adamson, 1984; ):
1.分享式注意力(sharing attention):指的是可以觀察到他人,並在人與物品間轉移視線,也有人將其稱為協調性共享式注意力(Coordinated JA),正常來說,這個能力會在一歲前發展出來。
2. 分享式情感(sharing affect):指的是可以對他人表達自己的情感狀態。例如:孩童向照顧者露出高興的表情,透過這樣的經驗,孩童也慢慢藉由他人的回應學習理解他人的情感狀態。
3. 分享式意圖(sharing intentions):指的是可以向他人傳達訊息或採用直接的行為,來達到特定的目的,例如:使用手勢或聲音,表達想去上廁所的意圖。
當三者結合起來,便會逐漸形成較完整的共享式注意力,孩童開始慢慢明白,不只是自己,別人同樣擁有獨特的想法與意圖。更重要的是能夠利用手勢、眼神、表情、言語進行溝通,分享自己的意識與達成特定的意圖,例如當身旁的人看向桌上遠處的調味料,之後看向你,伸出手,你可以了解到他正在示意你幫他拿調味料,但今天換做是共享式注意力能力不好的人,他可能只看到你向他伸出手,而誤解成你要和他握手,他們也會無法得知某些隱喻或暗喻,將語氣、表情、說話的內容、先前發生的事情相互串連在一起。
共享式注意力分為兩種,一是反應性共享式注意力(responding to joint attention)(圖1),能追隨他人視線並轉頭或用手指向他人視線注意的事物上;一是主動性共享式注意力(initiating joint attention) (圖2)(Emery, 2000; Mundy, & Gomes, 1998),即能夠以手勢或眼神接觸引導他人注意自己有興趣或想要分享的事物,藉此尋求協助或拿到想要的物品(Mundy & Newell, 2007),這些社交溝通的基本技巧在自閉兒身上似乎難以施展,除了無法轉移視線察覺他人視覺觀點以及意圖,也欠缺辨識意圖的能力,也就是無法從一些非明示的行為正確認知到真正的涵義(Bedford, Elsabbagh, Gliga, Pickles, & Senju, et al., 2012; Falck-Ytter, Fernell, Hedvall, von Hofsten, & Gillberg, 2012; Falck-Ytter, Thorup, & Bölte, 2015)。當然,除了辨識他人會遇見困難,自己也無法做出同樣的表達(Happé, 1993; Zhao, Uono, Yoshimura, Kubota, & Toichi, 2013)。
圖 1 : 反應性共享式注意力 圖 2 : 主動性共享式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