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一個自己敬重的人物?
(繼續閱讀)
餘光 童偉格
在有限文字裡評論一本小說,到底該從哪裡切入?到底包括哪些面向?一個慧眼獨具的評論者,又該在這有先文字載器裡,鑿深哪一個重點?
喪子之痛是怎樣的痛呢?根據自然界的生命規律,生物總有個先來後到,因此大部分的人並不能親身體驗喪子之痛。可黃春明,就這麼被挑檢出來,做了示範,他的兒子黃國峻在32歲自殺身亡。不是因病、不是意外,是自己選擇結束自己.....一種最令父母不解和難堪的結束方式。黃春明帶著所有讀者一起經驗這樣的震驚、惶惑和悲傷,但是,他說話的對象不是讀者,而是國峻,他對國峻說話。
西西寫過「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講一個為死者化妝的女子的愛情故事。李欣倫寫「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確是寫一個或無數個深受「尿道炎」所苦的女子的故事。死者化妝師是一個無須張揚,容易引起驚嚇的的職業;尿道炎是一個痛苦萬分但卻需噤聲隱忍的疾病。
廖鴻基的「鬼頭刀」,說的是自己和鬼頭刀魚兩次纏鬥交手的故事。
在「陳靜反手彈」裡,劉大任為我們介紹一位桌球界的高手,陳靜。文章的最後,劉大任說:「我要給台灣有幸看球的觀眾這樣的觀念。請帶上五歲的眼睛和五十歲的智慧,則你將看到人體運動的極美靜界_陳靜反手彈。」為甚麼?甚麼是五歲的眼睛和五十歲的智慧?為何要帶上這個才能看到陳靜打球所展示的極美境界?
楊佳嫻這篇文章非常有意思,寫一個作為研究生的青年的生活樣貌。
我不是個活在過去的人,但是過去的事活在我心田
黃春明真是一個會說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