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參加內人同事的土耳其之旅,感覺品質氣氛不錯,今年8月29日至9月5日,又有山西八日深度旅遊,就欣然參加。山西省東與河北為鄰,西與陝西相望,南與河南接壤,北與內蒙古毗連,因在太行山以西,故曰山西;省會為太原市;又春秋時為晉國之地,故簡稱晉。晉商與潮商、徽商也併稱是中國歷史「三大商幫」。 此次行程幾乎走遍山西全部,我們以太原為中心先南向參觀蒙山大佛、又見平遙秀、平遙古城、王家大院、壺口瀑布、八泉峽景區。然後;又回到太原,往北參觀五台山、懸空寺、雲岡石窟、萬年冰洞、懸空村,最後再回到太原,完成最後一天行程,東湖醋文化園。呵〜舉凡人文史蹟、峽谷風景、宗教遺跡,無一不是一時之選。
第一天行程,從太原機場直驅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寺底村的【蒙山大佛】,蒙山大佛開鑿於北齊天保年間,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毀;1980年被重新發現,發現時佛頭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風化嚴重;蒙山大佛原本的高度大約為46公尺,2007年起進行了保護和開發,加固了佛身,並參考太原出土的北齊佛頭新修了高12公尺的佛頭。
大佛前先來合照一張。
遠拍大佛。
蒙山景區也不賴。
往上走約五至十分鐘就可登頂,整個大佛看得更清楚。
晚上觀賞【又見平遙】秀,這是中國第一齣「大型室內實景情境體驗劇」,告別了原來的舞台劇,讓觀眾融入到整場演出當中,觀眾也是演員,而且穿過個個不同的場景,市井街巷店舖林立,或青樓或布匹店或喜宴…..等等,且演員均著古裝服飾;我們邊走邊看,完全步行沒有座位,彷彿置身古代中。劇情描述平遙人的仁義德行,從清朝末年講起:趙易碩是平遙城票號的東家,為了保住其分號王掌櫃兒子的性命,他散盡家產,與同興公鏢局232名鏢師共赴沙俄贖人;7年後,趙東家連同232名鏢師全數死於途中,最後王家唯一的血脈才得以延續。
送鏢師,洗浴。
走動式的觀眾融於個個情境中。
還魂安息,鏢師的魂出現在村口的牆上。
最後,一段段麵舞,雪白的麵粉高高揚起;山西一向以麵食文化著稱,吃到了麵,也就算回家了。
又見平遙劇場旁的印象新街,內有商店、酒店群。
第二天行程【平遙古城】,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縣城格局的城市,也是清朝晚期中國的金融中心,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無論深宅灰墻、市樓落日、街道店鋪以及淳樸的民風等都保有古風貌。
平遙古城牆及我們搭的電瓶車進城。
平遙古城城牆城樓。
平遙古城南大街。
平遙市樓、街景。
平遙古城的鏢局。
日昇昌票號,中國第一家專營異地匯兌業務的新型私人金融機構,她是中國現代銀行的始祖。
平遙縣署。
聽雨樓,我們就在旁邊用午餐。
平遙巷弄的純樸生活。
【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靜升鎮,是中國最大的民居建築之一,也是山西最大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建築群,在2006年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王家大院建築以精美的磚雕、石雕和木雕聞名,每個都有含意且都是吉祥話。
第三天行程從臨汾往【壺口瀑布】,壺口瀑布是黃河中游流經晉陝大峽谷時形成的一個天然瀑布; 東臨山西省吉縣,西瀕陝西省宜川縣,與中越邊界的德天瀑布、貴州的黃果樹瀑布並列中國三大瀑布。滾滾黃河水流至壺口段,500餘米寬的河岸被減為50公尺的河床,河水如同滾水般,陡然墜入數十米深的石槽中,聲勢如同在巨大無比的壺中傾出,故名「壺口瀑布」。看完瀑布後拉車夜宿長治。
入口處先拍一張。
當天黃泥水滾滾而流,四處充滿黃泥水氣,而且圍籬擴大,根本無法靠近,冒煙之處就是瀑布墬水之處,只能草草拍照了事。
這就是觀瀑洞,也就是龍洞,本來安排進龍洞仰觀壺口瀑布的雄姿,唉!也只好作罷。
哈哈〜不敢靠近也要遠拍留念,代表來此一遊。
發現壺口瀑布旁山頭有一人猿頭像,算是額外收穫。
入口處只要有八泉峽三個字,不管是團體照、美姿照一定不能錯過的。
遊船後步入景區,處處可見懸崖絕壁、潺潺水流、奇石拱橋、群峰競秀等峽谷奇景。
哈哈〜又看到八泉峽三個子,當然要拍張留念。
第五天行程為【五臺山景區】,五臺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並非一座山,而是五座山峰環抱組成,峰頂平坦似台,故而得名。五臺山也是我國唯一兼有漢地佛教和喇嘛教的佛國聖地,歷來為避暑勝地,有“清涼勝境”之稱,當天夜宿五臺山。
從菩薩頂往下望,亞洲最大的女子佛學院,五台山普壽寺尼眾佛學院。
【菩薩頂】 它是五臺山五大禪處之一,寺廟整體金碧輝煌,為清室皇帝朝山所居之行宮,五臺山黃廟領袖寺,建築之華麗居山中諸寺之冠。上菩薩頂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是從顯通寺之後登台階「靈峰勝境」直上,二是乘車到後門進,我們是從後門進的。
【顯通寺】 它是中國最早的寺廟之一,與洛陽的白馬寺齊名。初創於東漢,是五臺山歷史最久遠、占地最大、影響最廣的寺廟。其中無量殿整個建築以白色為主調,與眾不同;無量殿為磚砌結構,供奉銅鑄毗盧佛。另有一銅殿是一座青銅建築物,殿內有萬尊小佛,是罕見銅製文物,為明神宗感謝母恩而建。
【塔院寺】 寺內釋迦牟尼舍利塔高聳雲霄,塔剎、露盤、寶瓶皆為銅鑄,因通體呈白色,故俗稱大白塔,是佛國五臺山的象徵。
【龍泉寺】龍泉寺相傳昔有九龍作惡,文殊菩薩將其壓在山下,寺因此而得名。現存有牌樓、影壁、臺階和三座院落,牌樓座落於殿宇最前端,是一座純漢白玉雕刻建築。石牌樓下接一百零八級臺階,階下為青磚影壁,影壁八字形,周邊沿以雕刻圖案為裝飾,正中嵌整塊漢白玉鏤制的雕幅,為五臺山主要寺廟寫意圖。影壁中間鑲嵌有一石雕刻,文殊騎獅居中,人物花卉滿布四周,構圖嚴謹,神情逼真。
第六天行程,由五臺山往北參觀【懸空寺】與【雲岡石窟】,這可算是此行重頭戲。懸空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是一座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寺廟。該寺始建於北魏年間,現存建築均為明清時期重建。整座寺廟建於翠峰山的半山腰上,依靠27根木樑支撐全部寺廟主要建築,遠看形如懸在半空,故名懸空寺。
我們車子沿著恆山旁高速公路走,導遊說越過雁門通關隧道就是出塞了,換言之;哈哈〜我們已經在塞外,離內蒙古不遠了。這次本有安排雁門關行程,因雁門關維修不能去,所以看到雁門二字也算解解渴吧。
懸空寺為北嶽恒山第一奇觀,以奇"風景"、巧"樓閣"、險"棧道"著稱。由於棧道狹小,人又多,大家都搶機會拍照,哈哈〜。
據說唐朝大詩人李白造訪懸空寺後,在石碑上提了〝壯觀〞兩字,但不知該如何形容懸空寺之美,只好多加上一點,就是「比壯觀再多一點」哈哈!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主要建於北魏時期,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石窟內雕像吸收中外藝術精華,以氣勢雄偉、內容豐富、雕塑震撼而聞名世界,可惜不能拍攝。
禮佛大道。兩側以六牙白象馱佛塔柱裝飾,六牙白象是釋迦摩尼的坐騎,六根象牙代表的是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
靈巖寺,我們從旁邊角樓進入,靈巖寺中間有一仿北魏風格的浮屠塔。
穿過湖泊一座橋,往後拍湖心中靈巖寺。
通過「入佛知見」正式進入石窟景區。
大多數石窟暴露在外,由於石質不是很硬,風化嚴重。
早期開鑿時留下的馬車車輪痕跡,不過馬車是後來加上的。
這有門檻的石窟,我們沒進去。
這些木製的樓閣,是清朝重建的,也具保護石窟、防止風化之用。
這是第 20 窟,是雲岡最著名的露天大佛,為雲岡雜誌、明信片最常出現的一景,大夥兒當然要拍照留念。
第七天行程,由大同拉車南下寧武參觀【萬年冰洞】與【懸空村】,懸空村原本不在規劃行程內,因為雁門關整修無法去而改的景點;參觀後再拉車夜宿太原。
【萬年冰洞】在山西忻州市寧武縣,海拔2300米。經中科院地質研究所洞穴專家現場考察認定,此洞形成於新生代第四紀冰川期,距今約三百萬年,故名萬年冰洞。
【懸空村】位於山西寧武縣王化溝村,這個村座落在海拔2300餘米的懸崖峭壁上,房屋都建在懸崖絕壁上,街道是立木支撑、圓木鋪架的棧道,面臨深淵,有如空中樓閣,人們稱之為「懸空村」,獲評「中國傳統古村落」,被列為蘆芽山民俗景點;和著名的渾源縣「懸空寺」有異曲同工之妙。在這裡的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留在村裡的大都是老人。
第八天也是最後一天的行程,可說是最輕鬆,就在太原市參觀【東湖醋文化園】,然後就驅車往太原機場回台灣,結束這精彩八天的行程。
東湖醋文化園,分別收集了我國西漢以來各種釀醋器具、農耕器具和700餘個醋療藥方,充分展示了山西老陳醋的歷史文化底蘊。進入古色古香的美和居醋坊,猶如來到了500年前的老陳醋作坊,老醋芳香、撲鼻沁心,醋味十足難以忘懷,不過有人認為太嗆鼻了,導遊還說,要大口吸才可以防感冒呢!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