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0317052010年12月的台東市新興戲院

201012的台東市新興戲院。
因為受託尋找倉庫,赫然發現日據時期歷史古蹟新興戲院租售,遂前去了解情況。
網路上先做了功課,了解其歷史為台東市第一家戲院,在戲院文化最盛的時期有十來家戲院,但後來在電視、錄影帶的興起下,逐漸沒落。
現在的屋主是台東市有名的陳義山工作室的陳老闆所有。

這是電影放映機的位置。
屋子大約八十年歷史,地上物為陳先生所有,但是地權為台東縣政府,雖有兩百坪,網路上價格為兩百萬(地上物),但是妾身未明之下,大概也很少人敢碰這個房子。如果它塌了,就會被收歸縣府。

戲院的台子仍在,但是年代久遠,需要大修。外觀已經加上很多鐵皮,顯然漏水嚴重。

在新興戲院的後期,戲院老闆為了拯救戲院,也走上了播電影一半後,有清涼秀的節目,但是不敵警察的圍剿,這些還留在戲院十幾年的海報,就成為僅存的文化遺跡。

戲院的售票台仍在。
由於地權問題,所以只能看看,在沒有解決法令問題之前,不敢動作。

2011年的第二天,到了宜蘭縣的新設館舍「宜蘭設治紀念館」為主的三個館舍,門口清楚標示了縣府登錄歷史建築的牌子。想想台東,好像只會拆老房子,然後以經濟之名活化,變成了表象式的活化,把歷史的根給斬斷了,然後外地文化在此生根,本地的歷史文化被徹底抹除。

館舍的一隅,介紹了建築的歷史、照片與整修的方式對照。

拆下的磚瓦,也是大有來頭。

陳設的內容,不是很沈重,但是都有點到一些歷史片段。

地板。讓我想到以前在台北潮州街的台大宿舍裡,穿著襪子在當作滑雪,被任職台大中文系的教授舅公唸。還有就是紙做的窗楞,被我用手指戳穿為樂,也是被舅公罵,因為民國六十多年,台北的做日式窗楞的師父很少,而且很貴!
在這裡帶孩子看看以前的文化,講述以前人的生活,是舊建築活化的功用。台東市內因為建設慢,所以還有很多舊房舍,但是似乎都是被待價而沽,以便在都市更新後能有賺一筆,而不是以文化、歷史、藝術、環境保育、文學等等為底的永續發展,蠻可惜的!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