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2623372009-03-25法式氣嘴內胎換胎補胎教學示範
換胎:
星期天騎去橋頭糖廠的自行車道,結果很少會破胎的前輪就這樣被植物給刺破了...。
今天示範的是法式氣嘴。一開始氣嘴是鎖緊的(對焦對到廣告紙上...)。
將氣嘴鬆開。
鬆開前輪快拆,將前輪卸下。並將內胎洩氣,可以看到被刺破後過沒多久就沒氣了。
用手指壓住外胎,將挖胎棒放入(有方向性),位置在輻條上方,已利稍後挖胎棒可以勾住輻條。
利用桿槓原理將挖胎棒下壓,勾住輻條。如果是大輪徑的車,利用一支挖胎棒就可以挖胎了。
第二支挖胎棒上場,與第一支挖胎棒距離不要太遠或太近,示範是一個輻條的距離。
一樣勾住輻條。
鬆開其中一支挖胎棒,開始挖。
挖到一半,拍個照。
在座墊袋內準備好的內胎。
外胎已經全部挖開了。
將內胎從氣嘴的對角線開始拿出,如照片所示。
拿出內胎時別忘了法式氣嘴還有螺絲要取下。
取下後別弄丟了,等下還得鎖回去。
接下來要排除殘留在外胎上造成內胎被刺破的異物。開始打氣!
因為是被植物刺破洞很小,所以就找水盆來找出破掉的地方,不然就要用手或是臉來感覺哪裡漏氣了。
破洞處!劃圈圈作記號。
從內胎破洞的位置,找出外胎相對的位置。兇手就是照片中的不明物體。
擠壓一下外胎,就是這樣刺進去的。
將異物拿出來。若不做這個動作,換上新內胎後,還是會有被同樣東西刺破的機會。有的兇手會遺留在外胎內,或是刺完就繼續留在馬路上,等待下一位幸運者。
被刺破的外胎。
新內胎看起來扁扁的。先打一點氣會比較好塞入外胎內。也不會捲在一起或是被外胎與輪圈夾到。
先從氣嘴部份開始塞入,塞入前順便檢查襯帶是否有跑掉,也就是洞要對洞。
將內胎完全塞入。
接下來用手將外胎壓入輪圈內。
剩下來的不好壓入。
利用挖胎棒插入(與挖胎時用的是不同面)劃過去就完成了。
外胎完全壓入輪圈中。
鎖上氣嘴固定螺絲。
將輪子放回前叉,並鎖上快拆。
取下時將C夾鬆掉。
完成後就將C夾鎖上。
在將內胎打氣。打氣時氣嘴要鬆開,打完後鎖上氣嘴。隨車打氣筒打到90PSI,輪子的胎壓可打到100PSI。
換胎的工具挖胎棒與打氣筒。
打完氣將氣嘴鎖上,以免邊騎邊漏氣。
補胎:
一般來說打高壓的內胎都沒有人在補的,不過在買新備胎前還是先補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如果破洞接近氣嘴、蛇咬、洞太大,理論上是不能補的。
先用砂紙或其他有相同功能的東西磨破洞處。
磨完的樣子,增加其摩擦力。
將其塗上補胎膠,有些補胎片是不需要這個步驟的。
不小心塗太多了...。
將補胎片撕開。
橘色部份的中心是要貼在破洞處的。
貼上後。
拿東西(我是拿打氣筒,曾經在晚上補胎敲到手指過...,很痛的!)敲補胎片或壓補胎片等類似動作...。
之後透明紙就可以拿下,補胎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