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學年度政大資訊科學研究所在職專班考試心得 @ ~我用Bug寫日記~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我三不一沒有,不抽菸、不酗酒、不吃檳榔,沒有女朋友!兩年前Pchome交友開張大吉,我和兄弟們雄心壯志。誰知道開張還不到半個月,每天平均被援交妹掃蕩一點三次。一年內死了三個兄弟,佛祖保佑~我是一個不殺生的好心人,算命的說我是人太好~交不到女朋友。不過我不同意!
     
    我認為出來網路交友的,是生是死要由自己決定。妳們跟我不認識,底子最乾淨。要怎樣交友,讓你們自己挑。好!祝妳們在網路交友一帆風順。乾杯,各位美眉

    我這個人其實有沒什麼缺點,就是愛說謊XD...開玩笑的啦;雖然我喜歡開玩笑,不過以上的我是真的喔

    姊姊,請勿拍打、餵食@@ 樸實的我可以先從陪你聊聊天開始。古有名訓~好人有三寶,開車、付帳、修電腦,現在的我已經有最後一寶了;剩下的兩寶我也在努力收集中喔^^如果您有電腦的問題小弟這邊有特地為女性提供的宅男修服務,請來信洽詢女性電腦夜間急診服務

    Skype: cameo-1

    1. 沒有新回應!
  • 關鍵字
    201204091750101學年度政大資訊科學研究所在職專班考試心得

    先做簡單的背景介紹,考生我淡江資管畢業;於網通業工作5年。對於網路、系統方面略有了解。在計畫參加資管所考試後辭去工作,從3月中開始去上高點的資管所MIS組課程。打算用一年的時間來準備一般生的考試

    由於報考一般生的學校錄取率都在5%以下,為了避免全軍覆沒所以同時報考了非資管領域的政大資科所在職專班;本校平均錄取率在20%,作為最後一道防線。沒想到我一般生真的沒上半間...

    政大在職專班在報名時就要繳交書審資料,這點我差點忘記;好在有朋友的提醒趕在最後兩天寄出資料。否則等同報名失敗。招生的成績採計方式是筆試只佔30%;書審30%,40%是口試。由於工作性質的關係沒有什麼豐功偉業可以在書審資料裡面大書特書,加上發現要繳交輸審資料後的時間緊湊。書審的部分我自覺做得很爛,短短5頁只包含研究主題、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計畫、未來的規劃

    筆試的部分是考計算機概論,因為我有補習考資管所一般生;資管所補習就含了計概這一科。我花了很多的時間在唸計概,一方面是興趣一方面是打算用計概決勝;雖然很多人認為計概範圍太廣,投資報酬率非常低。不過跟其他科目比較起來,我還是寧可選擇去唸計概。在把補習班兩位計概老師的講義唸完後,考前一個月我終於有了信心找出政大的考古題來驗證自己的實力。沒想到近3年的題目做起來非常吃力,很明顯各年考試的範疇都不一樣;題型、題數的變化也非常大,令人捉摸不定,而且題目比較偏計組的部分;對於我們資管學生而言都是沒學過的。自己分析了一下

    98年英文命題只考6大題問答題,第一題考一些時間複雜度的證明;偏向數學。第二題用遞迴樹解遞迴式;還是數學。第三、四、五題都是計算題;涵蓋作業系統、計算機組織、容量計算的部分。最後一題作圖題有點像畫網路的拓譜圖。以補習班的授課來寫考卷個人大概只能得30來分,相當難寫

    99年中文命題但題數變多,先來24題單選題;有考到時間複雜度、網路、單位換算、計算機組織、作業系統的章節。接著5大題的問答題,包含數值的表示(算基本題),編譯組譯的名詞解釋(有一半沒見過),接著再考編譯組譯的文法表示(又是沒學過的範圍),再來考電腦硬體(這題也不大會),最後萬年考古題河內塔問題;又要解遞迴式、然後解釋為什麼搬移64個碟片的時間就世界末日了XD。本年度題型跟過去比較像的地方就是解遞迴式、計算機組織的部分,這兩年都滿多需要數學能力才能解的題目。以補習班的授課來寫考卷個人大概只能得40分(因為有單選題的關係),還是難寫

    100年又恢復英文命題,而且老師似乎想全面的了解考生的實力;命題範圍頗大,導致題數爆增我想一定很多題目來不及寫。題目滿多似乎是抄來的,Google都可以找到一模一樣的題目。全部都是問答題包含布林代數、浮點數、計算機組織、作業系統、網路、演算法、程式設計(組合語言)、軟體工程、資料庫、人工智慧、計算理論(P、NP等問題)。十大範圍內又各包含好幾個小題,全面驗証考生的實力。雖然題目感覺比較沒有那麼數學了,不過因為題數非常多;各題都不是立刻就能回答完畢。以補習班的授課來寫考卷個人大概只能得40分,寫起來也是相當難

    歷年考題變來變去;在做了考古題以後我對自己計概的能力徹底失去信心;即便把資管所計概的講義都讀熟了也沒能討到什麼便宜,只能說資科所的計概真的很硬,要讀熟計算機組織、還必須要有數學能力。後來我並沒有再去針對計算機組織深入的研讀,只有把這3年的考古題不會的部分盡量去Google找答案;或是去補習班問老師。補習班老師也直言這真的考很難,也建議我不用太Care這麼深的題目;畢竟在職班筆試只佔30%,其他考生也不可能考多高分。考前把解遞迴式的部分再看一下就上考場了

    101年筆試在假日進行,當天下雨趕到考場離考試還20幾分鐘,此時就已經不能進教室看位子;校方又沒準備休息室,一堆考生擠在僅有的走道等考試;地上都濕答答的,實在沒心情再把筆記拿出來看。打鐘後進教室才開始找我的位子,浪費了一些寫考卷的時間。考卷發下來竟然只有一張A4的大小而且只有單面!?拿到考卷我快速掃描後嘴上露出淺淺的微笑,沒料到今年考了60分的名詞解釋;很多是社交網路相關的名詞,幸好我整理了MIS近兩年的考試重點有Cover到大半;只留了兩題不會的名詞空白。一堆人提早交卷,我撐到最後打鐘。今年筆試考得很偏資管(遵守了歷年考題變化很大的特色),即使把歷年考古題做熟也只能對著今年的考題嘆氣吧?我想筆試應該沒人可以比我高分了,能把MIS準備的東西全部倒出來寫在考卷上感覺真的很爽。但在職班筆試只佔30%;書審30%,有40%是口試。我知道自己書審做得很爛;口試也沒什麼可以得到高分的把握,畢竟我是全職考生所以把希望都寄託在筆試上。另外一提,政大考場的座位桌面特別的小,答案卷還是桌面的兩倍大;桌面又要擺考卷、證件、鉛筆盒,很不人道,寫得我很火把答案卷折來折去的;我覺得答案卷很多摺痕應該也會影響到教授改考卷的心情。

    政大筆試結束後會跟一般生同時公佈筆試成績,但是獲得口試資格者不會知道筆試的成績,幾天後系辦會寄來E-Mail告知口試的事項(報名時留的E-Mail可別亂填,這時會欲哭無淚),考生會有1~2周的時間準備口試。口試每人8分鐘時間,系辦會通知要同學當天先準備自我介紹4分鐘;依系辦指示內容可以包含個人學經簡歷、曾執行過專案之重點特色、個人技術專業能力、論文研究問題之動機與可能關鍵技術。如果同學介紹時有準備電子檔可以寄給助教在口試當天播放,所以我把以上資料作成投影片。口試的順序是依照准考證號碼排序;所以越晚報名者順序越後面(像我政大太晚報名結果口試是倒數第2個,台大太早報名口試是第1個)。按系辦指示的時間先到辦公室報到後,就到考場下一層樓的考生休息室等待;系辦人員會再到休息室唱名帶考生到辦公室裡的小房間等待,進入小房間後系辦人員會先做一下口試的叮嚀,然後只要等大概2個考生就輪到我了。考場是一個小型的會議室;裡頭有個長桌,教授會請同學坐下操作桌上的筆記電腦(斜著坐我的臉與教授的臉約呈45度角,所以操作電腦很自在);這樣自我介紹起來比較不容易忘東忘西。有趣的是自我介紹4分鐘的時間不會響鈴,反而是在6分鐘時響鈴;所以如果介紹到超過時間我想教授可能也不會立刻打斷你。介紹完以後現場6位教授有一半並沒有發問,另外3位會針對考生未來的研究方向提問(這個在書審資料就已經交給學校的,所以口試時突然改變研究方向可能不妥;我是保持一致就是了)。教授間好像沒講好提問的順序,所以過程有些冷場無人發言。一位教授說學校沒有我打算研究的論文主題資源,沒辦法指導我;實在讓我捏了把冷汗,心想大勢不妙。另一位教授問我為什麼選擇做這個主題?有何重要性?最後一位教授問些工作經驗方面的問題,整個口試我覺得教授很親切;跟台大的口試相比簡直天堂比地獄。口試結束後我覺得教授說沒辦法指導我這句話足以讓我口試分數很難看,未料最後成績竟然是正取2。

    最後的戰果

    政大資科在職專班: 計概88(通過筆試) + 書審79 + 口試73 = 正取2 (政大在職班我完全是靠筆試衝上去的)

    考後大概了解一下其他上榜的同學,歷年來大家書審、口試都是80幾分搭配筆試40幾分才上榜(歷年不管筆試題目考多考少、考難考簡單;感覺上榜者都是40幾分),所以我的書審、口試真的很低分;幸好有筆試衝高最後的總分。後來精算一下如果我筆試跟大家一樣拿40幾分也還是能以吊車尾上榜,所以只要書審、口試不是差到誇張的地步,其實筆試40幾分就應該OK了。

    準備研究所考試是一條漫長的路;尤其想要考上那幾所好學校。要於在職班的筆試脫穎而出,是必須下決心苦讀的;曾上班過所以知道犧牲很多休閒在所難免。工作、學業兩邊兼顧真的是不容易,但是如果連準備考試這不到一年的時間都熬不過;又如何熬過考上後那至少兩年的時間呢?最後勉勵各位考生"方向對了就不怕路遠","一切的努力都不會白費"。如果有人有興趣看我亂解的98~100年考古題答案再跟我說吧,至於101年的因為大半是名詞解釋;我想Google大師肯定解的比我88分更好XD。分享一下我回答名詞解釋的方式,由於名詞多是英文的字首縮寫;所以我會先把完整的英文全名寫出來,中間以條列方式解釋,最後再舉個例子。能夠這樣回答我想應該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不過私以為政大的教授給分有比較大方;筆試最後的成績比我預估的高出不少

     

    101學年度(西元2012年)...|日誌首頁|PacketiX VPN Se...上一篇101學年度(西元2012年)資管研究所考試心得...下一篇PacketiX VPN Server 設定教學...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