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242345【旅行】花蓮秀林。銅門‧清水溪

以前只要提到花蓮,我不免就會聯想起太魯閣、天祥、砂卡噹步道這些老掉牙的知名景點,所以對於重遊老景點,我的興致沒那麼高(除非是參加太魯閣峽谷慢跑活動啦),Michael看出我的心意,所以每回出門,他總得多做些功課,這次在自然顏色的作品當中,知道花蓮有個鮮為人知的後山祕境"銅門",於是銅門就成為這次來花蓮最主要探訪的景點,可以說是這次的花蓮,就是為了銅門來的。

[由吉安前往銅門村的綠色隧道]
銅門位於花蓮縣秀林鄉,木瓜溪的上游處,也是能高越嶺東段出口,這條台14線高山古道是早期台電公司拓建的車道,在公路未開設之前,是唯一橫貫台灣中央山脈的道路,西起南投廬山,越過能高山與奇萊山鞍部,東下木瓜溪至花蓮銅門。還記得去年和Michael登南華山的時候,半夜3點出發,到了南華山鞍部,Michael往東指著花蓮,說那頭星星點點之處便是木瓜溪出口。昔日的銅門村被太魯閣族人稱為「慕谷慕魚(Mukumugi)」,話說大約在300多年前,原本住在南投春陽的慕谷慕魚部落居民,翻越中央山脈來到木瓜溪下游南北岸的河階地開墾,因為該地產銅又是交通的隘口,所以改名為銅門。

銅門村入口的慕谷慕魚遊客中心,曾是日治時期警察駐在所舊址
銅門木瓜溪與上游的清水溪,風景秀麗,優美的大理石紋理、澄澈碧綠的溪水昔日有「小太魯閣」之稱,但是後來受到電魚、毒魚的嚴重破壞,2003年5月20日公告封溪禁漁的保育措施為期三年,於2006年重新開放,如今秘境重現,為保護生態,當地採總量管制每日三百人。
日治時代,日本人利用木瓜溪豐沛的水資源,在沿岸建造了多座水力發電廠,包括榕樹、銅門、龍溪、龍澗、水連、清水、清流和初英等9座發電廠,生產的電力90%都供給台灣西部使用,所以才有所謂的「東電西送」,能高越嶺古道就是這麼來的。

目前當地每日三百人的總量管制,所以要進入發電廠之前,必須先到銅門派出所辦理入山證(每人10元)。

[銅門發電廠的古吊橋]

過了銅門吊橋之後,來到管制口,繳交入山證之後才能芝麻開門

醒目的楊清大拱橋

溪水好清澈

沿著產業道路來到三叉路口,中間的路往清水發電廠(沿清水溪),右下方的路即為台14線,是經過揚清拱橋通往龍溪龍澗發電廠(沿木瓜溪),右上方的路就不知去向了,據說是往原住民的私人菜園。

我們先往清水發電廠,入口有這附近唯一的原住民小吃店「羊奶頭雞湯」。

[羊奶頭雞湯小吃店]

往清水發電廠的路,單程大約2公里,我們把車停在靠近小吃店的路邊上,漫步這條台電公司開闢的車道上。

沿途在闊葉林相與隧道中交錯而行,路旁是清水溪風光,碧綠清澈的溪水、紋理分明的大理石岩層。

上午來訪的人並不多,我們只遇上三對,一對帶著老老少少,自己準備餐盒,享受大自然;一對是年輕夫妻,手裡還包著襁褓中娃儿;另外一對是2位女生,帶著單眼相機與腳架,拍這溪水之美。

[年輕夫妻,手裡還包著襁褓中娃儿]

波光粼粼,倒映山石岩理之美

這裡的環境很清幽,也許沒有砂卡噹步道的名氣,才能顯現它的幽靜之美。



路旁的台灣油點草

車道旁有多處木製階梯可以下到溪水處,只要有路的地方,我們就會下去探探。

就在接近終點處的木梯下方,發現這處世外桃源的畫面,真是美極了。

很久沒有拍下兩人合照,這會儿拿起腳架,Michael來來回回按著快門,希望帶回美麗的回憶,因為台灣的美景實在是太多了,下次再回到這裡,恐怕是多年以後的事了。

接近終點處前的隧道口與路旁的小瀑布


利用慢快門拍下的小瀑布,碧綠如玉的水池。

車道終點的清水發電廠

清水發電廠,我們無法入內參觀,一窺究竟

回到羊奶頭雞湯小吃店,正值中午時間,我們在這吃了羊奶頭雞湯、地瓜,還有早上先買好的肉粽,原住民朋友很熱情,還招待我們吃炸的麻糬。

羊奶頭雞湯每碗50元,很特別的香氣,冷冷的冬天,這一碗熱湯下肚最是舒服。

原住民朋友指著院子裡的這棵樹,問我們知不知道它叫什麼名堂?因為路過的人都會問他們,每年這個時候,整個樹開著可愛的小紅花。

午後返回台14線,繼續前往另外一處目的地「龍溪發電廠」,公路沿著溪谷蜿蜒而上,一座座明隧道,像極了峭壁上的拉鍊。

一會儿忽明、一會儿忽暗,數不清到底過了幾座明隧道。

山迴路轉之時,又發現一座發電廠。

木瓜溪上的水連發電廠


龍澗橋上的遊客,我們也一起聽導遊解說這ㄦ的過往歷史

龍澗發電廠

由龍澗發電廠再往上走,可以通往最終16公里處、這段公路上海拔最高的龍溪發電廠,由龍溪再往上走,經過盤石保電所、天長隧道,就是能高越嶺東段的出口,只是天長隧道路況不佳,除非是四輪傳動車,一般遊客最多只能到盤石保電所而已,我聽Michael說著,問我要不要再往上走,由於當天天氣狀況並不好,天空開始下起了微雨,於是我們決定就在龍澗發電廠折返。

折返的路上,1台、2台、3台…很難想像,在這條10多公里的路上,總共會了60-70台箱型車,每個車隊大約5台~9台不等的規模,前前後後遇上8組車隊,我注意到車子前方擋風玻璃的牌子上寫著「奇萊探幽之旅」。
回到銅門派出所,Michael好奇問著值班員警:「怎麼會有這麼多箱型車進進出出呢?」。員警回答他:「最近正在"肖(台語)"」。原來最近旅行社正積極包裝這條路線,但是因為台14線路小不易會車,只有小客車才能通行,所以最近很多觀光客進進出出。
[相關連結]
自然顏色/清水發電廠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