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050647花蓮鐵道文化園區:坐古早火車、當站長
高中時,離家到台南求學,每到周六中午,就背著書包和同學趕火車回家。隆隆隆的火車,往北駛去,經過大半個嘉南平原,緩緩到站,迫不及待跳上老舊的鄉間公車,搖搖晃晃一小時,才會回到家。
每週的搭火車轉二次公車,會耗掉一個下午時間,回到家時,已可見到落日餘暉。即使路遙遙,但那三年在周末趕火車的時光令我難忘。
在台灣長大的人,與鐵軌有著深刻的感情。從阿公阿嬤時代的糖廠載運火車、到現在孩子代步的捷運,不同世代有著不同的鐵路情感。
這次到花蓮,我們也到鐵道文化園區走走。
鐵道文化園區位在花蓮市的舊火車站,區內有不少日治時代的建築,經百年風雨,多有損壞。經八年的整修後,目前,完成了一館和二館兩部分,我們當天來到的是一館,包括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園區。
早晨安靜的園區裡,只有我們一家四口,和正在維護環境的工人,閒散而恬淡的氛圍,讓人倍感愉悅。
▼大門口可以祈福卡,兩個小孩寫下自己的願望。
園區內除了花東鐵道歷史的簡介,重建當年火車站、古早車箱等空間,也安排互動的遊戲和活動。
還有站長、列車長及車箱服務小姐的服飾,可以實際體驗火車從業人員的工作。
▼正在蓋章,這裡的章好多,除了觀光景點的章,還有以前車站常用章,滿滿兩大盒。
▼還有縮小比例的模型,兩個小孩花很多時間研究,回家後也想做一組。
▼古早的車票,在窗口買了票,售票員就要在這裡找票。
▼換上制服,正在當售票員的堯堯,這讓最近很愛演的他感到很開心。
▼硯硯來買票了。
▼很認真找著車票。
在自用車日益普及的今日,鐵路已逐漸式微,不再是長途旅行、交通往來的主要選擇。對於孩子來說,這些迷人的設備,平日只在書中看到,是古早的一部分,與他們平日的生活經驗脫節。
坐在日式房舍的廊道下,我抬頭望著庭中的大樹,燦爛陽光從葉片的縫隙中輕輕灑落,耳邊傳來兩個小孩扮演著旅客和站長的笑鬧聲。
也許,火車站裡人來人往的熱絡時光已不在,孩子們也無法體會這種對車站的眷念與情感。不過,對於孩子們來說,在園區裡玩耍的愉悅片斷,會成為另一種的美好回憶,留存在他們的心中吧。
(硯硯9.8ys,堯堯7.5ys)
花蓮小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