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12333金瓜石勸濟堂南部刈火百年史暨2018刈火紀錄
金瓜石,社區,金瓜石勸濟堂
金瓜石勸濟堂每年在元宵後的下一週六及週日,都會前往南部刈火(進香、換香火),而且還有百年的歷史了,這也是非常值得紀錄下來的一項地方盛事,就在勸濟堂的委員黃慧媚祕書的說明下,更覺得應該讓更多人知道有這一段故事,此篇雖以2018刈火紀錄為頭,但也會分享一段百年的歷程。 勸濟堂南部刈火的一段歷史 第一個時期:會主帶團前往南部刈火期 是從日本時代建廟初期,即由會主帶團前往往北港朝天宮換香火,一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中斷。 第二個時期:地方人士帶團前往南部刈火期 於戰後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地方又趨於穩定,便由地方人士林財旺揪團搭火車到嘉義,再由臺糖的專車接駁至北港進香,所以這樣的歷程算蠻累的,從金瓜石搭車到瑞芳,換火車到嘉義,再換臺糖的專車前往。 第三個時期:再組地方人士帶團前往南部刈火期 有薦於搭火車換車的麻煩,地方之後又有另一團的發起,一樣是地方人士陳大利組第二團,由於是搭遊覽車直接前往北港,不用再轉車換車,於是便與林財旺發起的搭火車團,兩團分頭前往南部刈火,但也因為各自揪團間產生了一些誤會,但這個階段是同時間有兩團分別是搭火車團及搭遊覽車團。 第四個階段:金瓜石勸濟堂自主帶團南部刈火期 而地方也希望好好的活動,不要有太多的誤會產生,於是民國五十年(AD1961)後,便由金瓜石勸濟堂統一自主舉辦,就不再由地方人士帶隊,當然這之後也不再搭火車了,而是搭遊覽車兩日行程,在勸濟堂接手之後,每年皆有五至七輛遊覽車的規模及陣頭前往,真的是非常熱鬧的景象。 一直到民國七十六年(AD1987)臺金公司收礦前,遊覽車的規模都有五至七輛,但臺金公司收掉之後,遊覽車的規模也只剩三至四輛,以2018年而言,仍有三輛遊覽車的鄉親及信眾一同前往。 金瓜石勸濟堂的南部刈火的二三事 關於每年元宵後一週的南部刈火,於每輛遊覽車都會有請一位仙尊坐駕,若是只有三輛遊覽車的話則為 1.本堂大媽 2.北港媽 3.鹿港媽 若有第四輛遊覽車的話,則會再有請第四位仙尊一同出巡 4.本堂二媽 南部刈火的行程部份 從出巡的仙尊就可以知道行程該往那走,所以每年的固定行程,如下: 1.彰化南瑤宮 2.鹿港新祖廟 3.鹿港天后宮 4.麥寮拱範宮 5.新港奉天宮 6.傍晚北港朝天宮(過夜) 7.斗南順安宮 以上為固定行程,每年會再一兩處景點後就回到勸濟堂。 南部刈火關於金瓜石勸濟堂特別的記事 傳統上一般說的進香,都會有請本堂的幾位仙尊前往,而金瓜石勸濟堂自民國五十年後,就一直維持搭遊覽車前往的型式,只是較特別的是換香程序上,除了廟宇本身的工作人員會唸疏一次,勸濟堂本身也都會由總幹事鄭金木先生再唸一次疏文,燒掉之後等火熄再換香火,這是較為特別需要記錄下來的部份。 後記 其實在以刈火、換香火、進香等不同名詞時,最後仍以刈火為主,畢竟這在表示上面仍是一個宗教儀式為主的行程,但在定義上,其實也是廣泛的北港刈火圈的一環,就像迎媽祖時金瓜石勸濟堂係為廣泛的關渡宮媽祖研究圈的一環,但由於是金瓜石勸濟堂為主體,所以在幾經討論後,還是採用了金瓜石勸濟堂『南部刈火』為標題,畢竟是一同與北港媽及鹿港媽回本家,所以最終定名為南部刈火為此文章的主題。 感謝 此篇文章甚為感謝幾位的協力的分別為 1.金瓜石勸濟堂委員黃慧媚祕書口述金瓜石勸濟堂的百年刈火史 2.金瓜石勸濟堂副主委李明諭照片提供 3.俊賢影像工作坊的布拉德,以及何達仲(小白)協力本文的宗教相關文章架構協力 當然最後更感謝每年一同南部刈火的參與鄉親及信眾,一同傳承著地方事之延續而努力著。 |
金瓜石勸濟堂2018刈火紀錄相關寫真
金瓜石勸濟堂 | |
金瓜石前往南部刈火相關寫真 | |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