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芳最老戲院其實是金瓜石劇場
金瓜石,老戲院,文化資產
瑞芳地區的戲院其實不少,不論是金瓜石的金瓜石劇場(中山堂)、瑞芳市區的瑞芳座(瑞龍戲院)、九份的昇平座(昇平戲院)、瑞芳市區的樂民戲院、水湳洞的第一及第二戲院、猴硐的介壽堂等,在每個聚落都有著一至二間戲院,而戲院為常民文化中最輕易取得的娛樂環境,但目前不少戲院都也拆除,縱未拆除也多半失去其功用,此文重點在於介紹最老戲院及僅存最老戲院的一些資料。目前瑞芳地區建物僅存的戲院計有1.九份的昇平戲院(昇平座),現為紀念性建築昇平戲院,由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營運中。2.水湳洞的第一戲院,現由新北觀旅局委由山城美館團隊營運中。3.水湳洞的第二戲院,現由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承租,近期重新整理將重現昔日戲院風華。4.猴硐的介壽堂,現由瑞三公司委由公所管理,平時為居民的活動中心。已拆除並改建的戲院計有1.金瓜石劇場(後更名為中山堂),現拆除重建為時雨中學的時雨大樓。2.瑞芳座(後更名為瑞龍戲院),現已拆除改為住商混合集合住宅,現樓下為頂好超市。3.樂民戲院,原位於後街的農會樓上,現已拆除改建為瑞芳農會大樓。瑞芳地區歷史最老的三間戲院1.金瓜石的金瓜石劇場(AD1912),現己拆除,為歷史上瑞芳地區最老戲院。2.龍潭堵的瑞芳座(AD1932),現已拆除。3.九份的昇平座(AD1934),現改為昇平戲院,為現存最老的戲院。金瓜石劇場的二三事金瓜石礦山自日本人於AD1895年接手後,初期短暫封山後,隨即金瓜石、九份及牡丹以作為重要資源生產基地,金瓜石方面由日人田中長兵衛取得礦權,也於在金瓜石設立了不少的現代化設施,於礦山接手進入穩定階段後,對於日本人的生活娛樂面,也隨之而生,於大正元年(AD1912)時,設立金瓜石劇場設於現金瓜石車站下方,由三毛宅而下100公尺右轉即可抵達,但現今已拆除改建為教學用途大樓。金瓜石劇場歷經日人統治時期,戰後由臺金公司(台灣金銅礦務局)接手後,改建為中山堂以作為多功能集會場所,後臺金公司收礦後,產權轉交臺糖公司,雖轉交臺糖公司,但臺糖接手這龐大礦山資產,多為不處理閒置,初期皆為封閉,經地方反應後才有上鎖,而這多功能集會所,也由在地里長、社區及時雨中學共用著,仍猶記得悲情城市首次發表上映會,就是在中山堂上映,時值於時雨中學唸書,有幸看到首映會,算是片商感恩於金瓜石拍攝,所以選在中山堂作為首映會的用意,也非常可惜,後於臺北縣長蘇貞昌全力協助時雨中學下,臺糖公司也將此地交予時雨中學後,改建為時雨大樓,昔日的風華就此不在,轉為莘莘學子的朗頌聲,取代了昔日的多少劇團及影片的風華展現。新北民政局近期新立最老立柱的一些建議事項此篇文章的分享,主要是九份昇平戲院門口,於2017.04.11立了一根新北最老戲院的立柱,仍有一些值得改善的地方,以免造成相關文資的錯亂。1.最老戲院部份在此部份若以歷史的最老戲院而言,九份的昇平座並非最老戲院,但若以目前來說,瑞芳僅存最老的戲院的確是九份昇平戲院沒錯。2.創立年份的說明不統一若在外頭看到昭和二年(AD1927),但走進去昇平戲院仔細看著解說竟是昭和九年(AD1934),新北民政局在考據方面,仍需協請在地的市府團隊,如營運單位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及駐地單位瑞芳區公所的協助,考據完畢統一建造年份,畢竟第一線營運團隊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的員工,若被遊客問到為何有兩個年份,那現場人員得重新在職訓練,也是麻煩。這些都環環相扣的問題點,也希望新北民政局方面可以在驗收前,委請廠商儘速更正完畢,以利地方文化歷史保存的完整度。
老戲院相關寫真
106.04.11 立了一新木頭立柱,一面寫著最老一面寫著昭和2年(西元1927)年,有一個明顯錯誤及一個需要解說的情況。100.08.12拍...昇平戲院內的解說牌敘說著歌舞昇平的事跡史解說牌敘說的重點是AD1934於此,與其外立柱又說著AD1927最老戲院,混亂的解說來自於兩個不同單位,苦主黃金博物館方面,第一線人員可能會承受此混亂解說之苦。
1917.12.30 (大正六年)的臺灣日日新報1930.04.05(昭和五年)金瓜石劇場前にて一行の最後の記念撮影1996.10.18(民國85)中山堂樣貌2008.07.30(民國97年) 己拆除並改建為時雨中學的時雨大樓
瑞芳-文清的家鄉。在瑞芳各個角落包含九份,金瓜石,水湳洞,猴硐,三貂嶺,南雅,鼻頭角,深澳等地,只要在這些地方打開任何一扇窗就如同一幅美麗的畫呈現在您眼前! 在此也紀錄這曾經輝煌的礦業小鎮之公共議題!並分享瑞芳在地元素包含古道,礦坑,神社風貌,礦業後新生的景點,以及登山健行活動!
歷史資料臺灣總督府文獻臺灣堡圖台灣百年歷史地圖GIS北市圖層GIS臺灣圖層史學連線金銅礦採煉一貫作業礦業法規即時地震資訊瑞芳工程查詢 .甲斐黃金村湯之奥金山博物館
部落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