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2123101040221牡丹山稜線賞芒行
牡丹山稜線探索 紀錄點: 不厭亭登山口-牡丹山-電塔-金山福德宮-樹梅坪停車場-不厭亭 全長約4.94km (海拔落差約136m)(o545m/h660m/l524m/e545m)
註2:紀錄時間己扣除各點休息及拍照時間 登山注意事項 1.牡丹山稜線為全芒草區,容易迷路。 2.山區多雲霧需攜帶雨具,下雨最好不要爬行! 3.稜線無遮蔽物,容易有日曬無遮陽步道,夏季慎防中暑! 4.適合全家大小一同前往。 5.雖整段稜線無困難之段,由於是芒草頗高,還是奉勸切勿獨立爬行。 牡丹山稜線此線路特色 芒草路、保線路 由於山頂是全芒草區域,容易迷路,倘若二三個月無山友行走,容易路跡遺失,仍需小心行走,遇無人走過痕跡,最好再往回退,原則上走上稜線後,以電塔為方向指引,即為正確方向,倘由貂山古道上來,則以不厭亭上方的中繼站為方向指引。 牡丹山稜線小檔案 牡丹山舊時稱為武丹山,後武丹改為牡丹,所以相關以武丹範圍的名詞也隨之更動,而牡丹山的山頂為猴硐地區,行政區為新北市瑞芳區弓橋里,原應為大山里區域,由於大山里後併入弓橋里,所以此區域為猴硐區域。 牡丹山的稜線正好是雙溪與瑞芳的交界,東為雙溪的三貂里,西為瑞芳的弓橋里,一路往北直到金山福德宮北方的草山戰備道為瑞芳與雙溪交界,而北邊為瑞芳的瓜山里,南邊仍為雙溪的三貂里,稜線恰為自然的區域劃分,這個劃分自大清國統治臺灣開始,後大日本國統治臺灣亦同,國民政府來臺後也採同樣的劃分法。 而牡丹山此為金鑛山,於牡丹山東側為樹梅露天礦區,為金礦開採區,而西側則有金母礦坑,這些為較近代的金鑛坑區域,而牡丹山相當接近於日本統治時期劃分的基隆山東方有金瓜石礦區,西方有九份礦區,而東南面為牡丹礦區,為三大金礦山區域的中間點,故到晚期金礦開採越集中於此一帶。 旅遊小記 104.02.21 午後陰天無雨短暫飄毛毛雨,18度C,微風 成員:俊宏(40) 共二人 新春就是得到金鑛山走走,所以挑個簡單的山路,由於以往都是從貂山古道走過來,近年來因此稜線每逢芒花開時,走的山友特多,較不會迷路,而從不厭亭過來為更不會迷路的走法,所以就換個方向,沾沾金礦山的喜氣。 13:57 由不厭亭登山口出發 14:42 抵牡丹山鑛物課#397基石 14:59 休息後再出發 15:03 由牡丹山稜線切到保線路遇電塔 15:19 抵金山福德宮(貂山古道北口)切草山戰備道 15:40 樹梅坪停車場 16:00 不厭亭 後記 若是以單一點不妨可停於樹梅坪停車場、不厭亭或金山福德宮,作環狀走法。 建議,也可以搭配猴硐的步道系統大粗坑古道-大小粗坑採金連絡古道-小粗坑古道,亦或金瓜石的步道系統本山,本山地質公園,地質公園步道,最後由樹梅坪停車場接九份四號土地公廟往九份老街欣賞夕陽吃完再回家。 如何前往 搭車族 1.臺北車站搭火車至瑞芳火車站下車,搭基隆客運往水湳洞公車or搭至金瓜石換車,經由本山地質公園步道接貂山古道登山口上來,或於九份隔頂下車沿102縣道約15.2K,抵不厭亭(20.8K)。 搭車部份詳細的圖文解說如何搭車到瑞芳(黃金山城路線) 開車族/摩托族 1.抵瑞芳後,由102縣道經九份往牡丹方於20.8K處不厭亭停車。 詳細的圖文解說如何開車到瑞芳(黃金山城路線) 旅遊地圖 104.02.21 牡丹山稜線賞芒行/套圖層(2003-臺灣經建4版地形圖-125,000) 圖層from GIS ![]() 104.02.21 牡丹山稜線賞芒行/搭Google地圖 圖層from Google Earth ![]() |
2015年牡丹山稜線賞芒寫真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