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71143瑞芳地區礦業神社遺址踏查-1030809瑞芳及猴硐神社紀錄
新北市瑞芳地區,曾經是北臺灣最知名的金礦、煤礦產區,日據時期大規模的開發,除了留下不少產業建築之外,還有少數的宗教設施遺址。礦業神社便是其中之一。 瑞芳地區曾經存在金瓜石社、瑞芳社(俗稱九份神社)、水湳洞社、猴硐社以及瑞芳神社。這些神社的興建年代不同、社格亦不相同。有的是基於祈求礦源不斷、採礦平安,由礦業公司或私人所興建的神社,有的則是日據時期皇民化運動要求下,由當時的瑞芳庄所興建。 在介紹瑞芳神社時,還是得將瑞芳的各神社的情況作一區隔,其實金瓜石神社及瑞芳社(九份神社),都有拜礦業的神明,稱其為礦業神社一點也不過,而瑞芳神社及猴硐神社,反而未祀奉有礦業的神明,而是以天照大神等,也由於是日本時代後期所建立的神社,其實雖然未祀奉礦業的神明,但卻與礦業昔昔相關,不論瑞芳神社亦或猴硐神社,皆由瑞三礦業公司李家有絕大的關聯,因為出錢又出力,所以在神社的礦業關聯度還是正相關,畢竟在日本時代,瑞芳及猴硐的大礦業主瑞三公司,遵循著當時的政府的政策,也是應該的,這是在神社上的最大區別。 當然或許神社的很多殘跡保存不是很完整,以瑞芳神社及猴硐神社週邊來說,還是有蠻多關連的地方,瑞芳的逢甲路上的義方商行,正式瑞三公司的大本營,所以由輕便路尾再從農會旁出來接義方商行,讓大家對於瑞芳老街一帶有更多的認識,當然未來會結合瑞芳老街文化觀光推展協會,將這些屬於瑞芳的輝煌年代都再次的一一揭露。 猴硐場部份,陳宜群先生由於長年對猴硐的各項文化資產的研究,並且整理了許多資料,將猴硐的各項文化資產申請登錄,所以此場的猴硐神社外,途經運煤橋、猴硐神社、介壽橋紀念碑及懷德亭下,會發現其實有三個文化資產與陳宜群先生有絕對的相關聯,因為在其整理這些文化資產的相關資料提報給新北市政府文化局,也由文化資產科曾繼田科長團隊的協助下,都順利登錄成歷史建築,在其介紹下的猴硐,有著與一般目前書籍無法發現的細節,其實這些實地踏查活動,就是希望讓大家可以看到,並且穿越時空隧道回到當年的模樣,以更明瞭這些文化及歷史。 當然較可惜的是瑞芳神社及猴硐神社不少殘跡都不見了,而瑞芳神社的狛犬也是流落龍巖宮,所幸龍巖宮在保存著,不然也不知道那可以找到與神社有關聯的連結,當然也很幸運在追察瑞芳神社的事蹟時,也意外發現附近的居民有收藏著瑞芳神社的石燈籠石柱,未來瑞芳老街文化觀光推展協會,也會在適當時機,以不同面貌方式展出。 而較欣慰的是,這些神社歷經時代的洗禮,目前除了「金瓜石神社」、「猴硐神社鳥居」的遺址之外,其他神社的遺址已不復見。這兩處遺址,目前分屬「新北市市定古蹟」以及「新北市歷史建築」。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官方的宣傳稿 此回在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暑期特展「金瓜石神社與山神祭」(展至10月26日),8月9日(星期六, 12:30-16:00)規劃「瑞芳地區礦業神社遺址踏查」教育推廣課程,邀請瑞芳地區的文史工作者林文清先生與陳宜群先生,帶領參與課程學員實地走訪「瑞芳神社參道遺址」以及「猴硐神社遺址」。 希望透過講師們的解說與參訪,讓參與民眾進一步認識瑞芳區特殊的礦業文化資產。 欲參加8月9日(星期六)「瑞芳地區礦業神社遺址踏查」(12:30-16:00)的民眾,請於星期一至星期五的上班時間,撥打(02)2496-2800分機2852報名。 下一場神社踏查活動.基隆神社 「金瓜石神社與山神祭」特展9月份教育推廣課程--『基隆神社遺址踏查』 一、活動時間:9月13日(六) 10:00-12:00 二、講師:潘江衛先生(基隆文史工作者) 三、路線: 基隆忠烈祠-基隆史蹟館-壽山路-光隆家商門口解散 (集合地點:基隆忠烈祠牌坊入口) 四、電話報名:週一至週五9:00-16:30撥打(02)2496-2800#2852。 五、注意事項:請自備雨具、防曬用品、飲水。 「基隆神社」小知識: 「基隆神社」鎮座於明治45年(1912年)3月9日,最初名為「基隆金刀比羅神社」,是由當時居住基隆的有力日籍人士,基於日人婚喪喜慶的需求,自行籌措經費興建,祭神由日本香川縣具有航海守護神性質的金刀比羅神社分靈而來。 早年在「瑞芳神社」尚未興建前,「金瓜石神社」每年的祭祀工作,曾是由基隆神社的神職人員兼任負責。 在大正3年(1914)年,「基隆金刀比羅神社」信徒代表向總督府申請改名為「基隆神社」,加祀天照大神、能久親王、開拓三神,無形中增加不少國家神道的色彩;這也是和金瓜石神社最大的不同之處。 「基隆神社」於昭和11年(1936年)3月25日列為縣社。民國58年(1969年)被拆毀,改建成基隆市忠烈祠至今。 ※參考來源: 《基隆神社誌》,1934 / 陳凱雯,2010。〈日治時期基隆神社的興建與昇格之研究〉,《臺灣學研究》,(10):75-96。 更多瑞芳及猴硐神社的相關資訊請參閱 瑞芳神社 猴硐神社 |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