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221620070728@瑞芳.猴硐[小粗坑古道]
小粗坑古道
步道小檔案
步道長度2.65km
高度落差390m
約180分走完
1.小粗坑古道公路入口 0m (H95m)
2.土地公廟 550m (H190m)
3.小粗坑聚落 850m (H300m)
3.叉路往粗坑口山觀景臺(H305m)(台陽鑛#63基石)
4.山神廟 1600m (H396m)
5.古道越嶺點 2020m (H479m)
5.叉路往小粗坑山山頂(H486m)(台陽鑛#82基石)
6.涼亭 2600m (H320m)
7.頌德公園旁入口 2650m (H283m)
小粗坑古道的指示牌上的路程,於越嶺後數字有問題,走了很久會發現只走20m嗎?
以上為我更正過正確的里程。
小粗坑古道(Xiaocukeng Historial Trail)小檔案
小粗坑古道與大粗坑古道同為開啟金九黃金歲月的最重要兩條古道。
小粗坑古道的歷史請看大粗坑古道小檔案。
小粗坑聚落
因金礦的發現而形成的礦業小聚落,位於基隆河支流『小粗坑溪』兩岸,以溪谷多巨石並對應大粗坑而為地名,此區為弓橋里,採金鼎盛時期住民約二百餘人。清光緒21(AD1895)年日軍自鹽寮登陸後,嘗與「台灣民主國」守軍血戰於此,且以礦區地形特殊易於藏匿,常有抗日志士混跡其間,令當局為之頭疼不已。小粗坑聚落雖小,卻設有小學分班,並由礦工組成北管藝陣「聚福社」,每年中秋節的「迎媽祖」繞境遊行,是聚落住民們最重要的節日。
猴硐國小小粗坑分班
猴硐地區受山勢阻隔進出不便,為讓學齡幼裡免去跋涉之苦,乃於小粗坑聚落內設立分班,小粗坑分班的學童在此完成一二年級的學程後,再回到校本部繼續學習。由於分班設備小而美,只有一間教室及一位老師,因此採一二年級複式教學,教室旁即是老師的宿舍,旁邊則有廚房及廁所,操場則是聚落內的主要活動場地,操場旁的「戲臺」在年節喜慶等特別的日子,提供各項戲劇表演,分班就停止上課,為平淡寧靜的山居生活,增添熱鬧的氣氛,。
小粗坑分班的教室平時只供一個年級使用,若是一年級在教室內上課,二年級就在戶外上課,而二年在教室內上課,一年級就得在戶外上課。
山神廟
日本當局自清光緒21(AD1895)年接收台灣後,為遂行其殖民統治,除陸續興建神社外,並嚴格禁止台灣人供奉傳統神明,但為適應礦區的特殊需求,讓礦工在高危險的地下礦坑安心工作,對與其國既有的「山神」崇拜相近的「龍神」、「土地公」信仰,則採較為寬鬆的政策,因此可在礦區的坑口附近,見到山神廟和土地公廟並存的現象,小粗坑聚落的山神廟原供有載官帽的山神全身,惟在金礦停採人口外流後亦不知所蹤,現僅存石雕神像繼續守護著風華不再的礦山小徑。
小粗坑的近況
目前古道由於較少人工的著墨,只有在頌德公園入口端有完整步道,且多次風災,山路幾無損害,不若大粗坑古道嚴重,且目前小粗坑聚落兩戶人家而已,所以整條步道展現天然的風貌。
旅遊小記
96/7/28 天氣晴朗
本週再度與阿傑及其姪子三人完成第三條古道的登山健行活動,約好在小粗坑古道入口旁集合,此行目的為走完小粗坑古道抵達終點頌德公園。
08:20 小粗坑古道公路旁入口
08:29 小粗坑古道入口
08:37 土地公廟
09:16 小粗坑聚落
09:30 粗坑口山觀景臺
10:17 山神廟
10:41 小粗坑古道越嶺叉路
10:45 小粗坑山山頂
11:22 涼亭
11:28 小粗坑古道頌德公園入口
11:30 走到頌德社區102縣道14K處等待朋友來接回
在小粗坑古道會發現,整條古道古意盎然,人為的破壞很少,整條古道的生態保存的相當完整,由於此古道不若大粗坑古道的功能性強,在金礦全盛時期為猴硐往返九份及大粗坑經小粗坑往返九份的重要道路,而大小粗坑間也有幾個礦坑道路,現路基己較難尋找。
瑞芳礦坑的古道會發現土地公,山神廟很多,古時還更多,目前此古道只發現兩間土地公廟及一間山神廟。
幾個好的觀景點從小粗坑聚落(小粗坑分班)往粗坑口山觀景點,小粗坑山山頂及越嶺後的山路都有不錯的欣賞點。
地理位置上,小粗坑口由西往東前進,在小粗坑山西邊,山棕、筆筒樹、松柏等樹林普遍茂密,越過嶺後,為大片芒草等較低矮的樹林。
如何前往
1.抵瑞芳火車站後可搭往猴硐的基隆客運抵達粗坑口站下車
2.抵猴硐火車站後步行約25分過九芎橋後可抵北37鄉道2K公路入口處
旅遊地圖
紅線為小粗坑古道
紫線為大粗坑古道
藍線為金字碑古道
精選寫真
08:20 小粗坑古道入口(於北37鄉道2公里處)
08:26 才走不久即發現廢棄的房舍
08:29 小粗高分#8旁的兩座鐵橋
08:36 小粗高分#9旁有土地公廟叉路
08:37 土地公廟 (很乾淨,似乎都有善心人士來此打掃)
08:51 廢棄房舍已成為古道道路的一部份
08:54 繞過廢棄房舍,遇到第一聚落間的石階
08:57 兩聚落間的石階,很完整的步道
09:15 一路上看到大大小小的山棕
09:16 小粗高分#16叉路左邊可往小粗坑聚落,粗坑口山觀景臺,這個路標寫只要100m不準確,應為350m左右才對!
09:17 小粗坑聚落,猴硐國小的小粗坑分班遺址,目前小粗坑聚落尚有一戶人家及一戶修行的人,而小粗坑分班遺址的外牆仍完整
09:26 又發現一座土地公廟
09:30 粗坑口山的基石(台陽鑛#63基石)
09:30 粗坑口山(海拔305m)感謝熱心的登山社團造福登山客
09:30 從粗坑口山觀景臺俯瞰山下基隆河一景
09:30 眺望瑞芳地區
10:05 離開小粗坑聚落後的古道又都是山路,但走起來很不費力氣
10:17 山神廟(右方山路可抵銀絲瀑布)
10:29 俯瞰到員山子分洪道
10:41 小粗坑古道越嶺點往小粗坑口山的叉路口(攻頂只需五分)
10:45 小粗坑山山頂的台陽鑛#82基石
10:45 小粗坑山山頂(486m)
10:45 小粗坑山頂眺望基隆嶼
10:45 小粗坑山山頂眺望基隆山
10:45 小粗坑山山頂眺望茶壼山
10:52 越嶺後下山的山路
11:28 頌德公園旁的小粗坑古道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