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032242煤礦風情-瑞芳猴硐煤田區礦坑

瑞芳煤田區分為四部份
1.四腳亭煤田區(瑞芳,四腳亭,水湳洞,深澳)
2.猴硐煤田區(猴硐地區)
3.武丹坑煤田區(三貂嶺地區)
4.金瓜石煤田區(金瓜石,九份瑞濱,南雅)

猴硐煤田區概況
煤田規模
據【臺北縣志】卷21『礦業志』P4167-68及【臺灣之煤礦資源】P29全省煤藏量查估報告整理發現,煤儲量共有二層:
1.本煤層:2,508,000公噸
2.下煤層:2,303,000公噸
合計猴硐煤田區,此煤田二煤層可採量為4,811,000公噸

猴硐煤田區規模概述
本煤田主要的煤礦由瑞三煤礦公司所有,也是礦業鉅子李家所經營的,同時瑞三煤礦也是臺灣的前三大煤礦公司之一。
說起猴硐地區因李家而興,也因李家而衰,李家李建興於日據時代小小工頭包租此區,後於昭和九年(AD1934)創辦瑞三煤礦公司,瑞三是因此為瑞芳三坑,故以此名,一坑位於瑞芳市區瑞工底下,二坑位於柑坪里瑞芳山下,三坑即為猴硐地區。
此地區最早的紀錄為猴硐坑,昭和十年(AD1935,民國24年)開始開採此坑,後陸續開採附近之本坑及復興坑等礦坑。

目前此篇收錄了2007尚存的坑口之猴硐煤田區的瑞三本坑,瑞三猴硐坑,瑞三猴硐坑運礦隧道,瑞三復興坑

1.瑞三煤礦本坑:位於猴硐地區,此煤礦為猴硐地區瑞三礦業取得該地經營權後最先開採的礦坑,坑口牌匾立著李建興,民國三十六年六月,同屬瑞三公司轉投資,也為李家的產業之一,為全臺第二大之海底煤礦,開採年代約民國48年(A.D.1959)至76年(A.D.1987)。
2.瑞三煤礦猴硐坑:位於猴硐地區,此礦坑為猴硐地區最早開採的礦坑,早於日據時代昭和10年(AD1935年,民國24年)即有開採紀錄。
3.瑞三煤礦猴坑(運礦隧道):位於猴硐地區,為猴硐坑附近所挖抉之第二坑道主要挖掘100階下方之礦脈。
4.瑞三煤礦復興坑:位於猴硐地區經猴硐路往三貂嶺方向走去,其實此猴硐路即為當年礦業發展時的輕便鐵道,此猴硐路越往山區走去越窄,約為一輛車的寬度,目前路旁均為當地居民種菜用途,抵復興礦坑口可看到當年的工寮及一棟建築物,但因荒廢許久,所以屋內皆已被植物盤鉅。復興礦坑為瑞三公司於民國五十三年新闢之礦坑,此礦坑一開始為平坑其內仍為斜坑,昔日開採之煤礦,皆以人力或小型捲場機運至斜坑口,再透過現在的猴硐路運至猴硐坑口,由猴硐坑前之運煤橋運至火車站旁之選煉場,此坑於民國79年停止開採。(AD1964-AD1990)

1.瑞三煤礦本坑:位於猴硐地區柴寮路上,由火車站直走到底經鐵路下方轉彎處。(海拔高度121m)

2007.10.20拍攝

2.瑞三煤礦猴硐坑:位於猴硐地區猴硐路上,運煤橋的輕便道直通此坑。(海拔高度125m)

2007.10.20拍攝

3.瑞三煤礦猴硐坑(運礦隧道-碧水坑):位於猴硐地區猴硐路上,介壽橋旁。(海拔高度121m)

2007.10.20拍攝

4.瑞三煤礦復興煤礦坑:位於猴硐地區基隆河東岸的山區(海拔高度196m)

2007.10.20拍攝


回應

瑞芳-文清的家鄉。在瑞芳各個角落包含九份,金瓜石,水湳洞,猴硐,三貂嶺,南雅,鼻頭角,深澳等地,只要在這些地方打開任何一扇窗就如同一幅美麗的畫呈現在您眼前! 在此也紀錄這曾經輝煌的礦業小鎮之公共議題!並分享瑞芳在地元素包含古道,礦坑,神社風貌,礦業後新生的景點,以及登山健行活動!

瑞芳影像氣侯
研究資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