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132134瑞芳神社

瑞芳神社遺跡

瑞芳神社(RueiFang Temple)小檔案
瑞芳神社原址位於今瑞芳高工校區南側,現神社位址己改建為教室,於日據時期的地址為基隆郡瑞芳庄龍潭堵102番地。
昭和十一年(1936年)七月十日所建立。

神社的種類
瑞芳神社,此為諸社制下的神社,屬無社格,奉祀「天照大神」,開拓三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例祭日為每年七月十日。
建立此神社位於瑞芳熱鬧的街道附近,與昭和九年(AD1934年)的『一街庄一社』運動有關。

神社的紀錄
瑞芳神社目前可追憶的遺跡只剩參拜道及狛犬。
1.狛犬為守護神社的動物,瑞芳神社的狛犬為石獅子,左側開口為公獅,右側閉口為母獅。
現兩隻石獅子已移至一坑路的龍巖宮前,至於兩隻石獅子何時被移至龍巖宮呢?經與龍巖宮相關人士請教後,確定為瑞工於民國四十六改建時移至門口的。
2.參拜道,此參拜道頗長,鳥居、石燈籠、旗竿座等無確切位置,僅可知此條小路為原參拜道,參拜道現今為瑞工垃圾車取物口的出入地點,此參拜道其實己多次上新聞,其路基流失,參拜道旁的大樹沖毀瑞芳街民宅,即為參拜道旁之大樹所為。

相關史料的記載部份
據瑞芳鎮誌記載,日據時期每年四季祭典,全瑞芳街各相關首長、學生均至神社,參加祭典。當時並在廟附近栽種櫻花。三、四月時,可欣賞一片繁花似的美景,希望做為員工休閒之用,於當時紙醉金迷,除祈福還願外,難得有閒情逸致,徒步一片美好景色,但此段紀錄缺乏佐證資料,尤其從各項資料中得到的結論是每年的例祭為七月,所以三、四月的此部份可以說有櫻花盛開是沒有太大問題,但是並非瑞芳神社的主要的大拜日子。



狛犬的紀錄
狛犬為安山岩材質,安山岩為瑞芳地區常見的材質。

尺寸
右側狛犬 98cm 93cm 42cm
左側狛犬 101cm 93cm 43cm

神社的建築物
一般神社內的建物設備有(由內而外)
1.主殿
2.拜殿
3.神器庫
4.石碑
5.樓門
6.枅桓
7.石階
8.狛犬
9.手水舍(淨手池)
10.社務所
11.石燈籠
12.鳥居
13.石燈籠
14.旗竿座
15.參拜道
16.神社石碑
17.祭典的設備

瑞芳神社從相關文件資料分析,應可發現此為小規模神社如猴硐神社般,無樓門等相關建築,只有簡易的鳥居、石碑、石燈籠、旗竿座、拜殿及主殿。可惜光復後神社遭拆除,目前只剩狛犬及參拜道等,其餘均己不復見。

瑞芳神社大事紀

年份 日期 大事紀 參考
昭和八年
民國22年
(AD1933)
12/17 基隆郡瑞芳庄十七日早上十點基於庄役場會議室,召集地方官民有四十名決定建立瑞芳神社,花費五千圓起工,地基在瑞芳小學校的鄰接地,定明年二月十一日的紀元節舉行地鎮祭儀式動工。 臺灣日日新報的昭和八年十二月十八日第七版
昭和九年
民國23年
(AD1934)
5/18 李建興家族捐地五百餘坪 臺灣日日新報的昭和九年五月十八日第八版
昭和九年
民國23年
(AD1934)
5/31 總工費經核定提高到八千圓 臺灣日日新報的昭和九年五月三十一日第三版
昭和十年
民國24年
(AD1935)
11/26 於下午三點舉行瑞芳神社拜殿上棟式 臺灣日日新報的昭和十年十一月三十日第五版
昭和11年
民國25年
(AD1936)
7/10 於上午三時舉行鎮座祭至上午四點半,神社落成 臺灣日日新報的昭和十一年七月十一日第九版
昭和11年
民國25年
(AD1936)
9/01 於上午九時卅分舉行月旦祭,並於祭典之後,一同為震災受難祈福 臺灣日日新報的昭和十一年九月三日第五版
昭和13年
民國27年
(AD1938)
1/13 瑞芳庄龍潭堵瑞芳醫院老闆黃則武,開業卅週年紀念,捐獻瑞芳神社石燈籠一對 臺灣日日新報的昭和十三年一月十三日第五版
昭和13年
民國27年
(AD1938)
2/11 基隆郡瑞芳庄昇格為瑞芳街,人口超過五萬民,並於紀元節上午九時舉辦昇格祝賀及建國祭,有三百多名街民一同參加祭典 臺灣日日新報的昭和十三年二月十二日第七版
昭和16年
民國30年
(AD1941)
12/11 基隆郡瑞芳街人口數改超過八萬民,因事逢太平洋戰爭,宮川街長於神長召開戰勝祈願祭 臺灣日日新報的昭和十六年十二月十三日第四版

旅遊小記
97/10/13 天氣陰雨
17:10 從瑞工的垃圾車取物口處進入即為參拜道
17:12 抵山頂沿路已無神社遺跡
17:20 返入口處
17:25 抵龍巖宮

抵參拜道可見瑞芳地區美景,近看東和里的萬壽山,遠遙三爪子坑山、大小粗坑山、武丹山。
據瞭解以前此處參拜道是種滿了櫻花樹,瑞芳的三大神社在日據時期都是種櫻花樹,真能想像以前日據時代,此神社沿路的美景。

如何前往
1.搭車
參閱如何搭車到瑞芳,抵瑞芳火車站。
2.騎車/開車
參閱如何開車到瑞芳如何騎車到瑞芳抵瑞芳火車站。

由瑞芳火車站右手邊OK走到底,過瑞芳國小,走路約3分抵前方四叉路口處即為龍嚴宮,往右前方過平交道後,沿路迴轉而上,參拜道為前方鐵柵門後方。


精選寫真
參拜道(現為往瑞工後門的小路)


龍巖宮大門口,神社的狛犬在左下方及右下方


右側狛犬正面


右側狛犬側面


右側狛犬背面


左側狛犬正面


左側狛犬側面


左側狛犬背面




延伸閱讀
Char's Blog - 尋找高麗犬

Char's Blog - 神社高麗犬演化史

資料更新紀錄
97.10.10 初版主文出爐
97.11.02 好文推薦收錄於延伸閱讀內Char's Blog - 小闕兄一位對神社建築有研究的臺灣人

回應

瑞芳-文清的家鄉。在瑞芳各個角落包含九份,金瓜石,水湳洞,猴硐,三貂嶺,南雅,鼻頭角,深澳等地,只要在這些地方打開任何一扇窗就如同一幅美麗的畫呈現在您眼前! 在此也紀錄這曾經輝煌的礦業小鎮之公共議題!並分享瑞芳在地元素包含古道,礦坑,神社風貌,礦業後新生的景點,以及登山健行活動!

瑞芳影像氣侯
研究資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