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042111090704@瑞芳.三貂嶺[三層瀑布之合谷及摩天瀑布]

090704@瑞芳.三貂嶺[三貂嶺瀑布群步道-三層瀑布之合谷及摩天瀑布]

步道登山路徑小檔案
紀錄點:鐵路登山口-碩仁國小-獅仔嘴奇岩叉路口-觀瀑平臺-小溪1-小溪2-摩天瀑布
全長約2.4Km (海拔落差約102m)

紀錄點 紀錄里程 海拔高度 紀錄時間
鐵路登山口 0m 115m 0分
碩仁國小 5m 120m 2分
獅仔嘴奇岩叉路口 1,120m 187m 22分
觀瀑平臺 1,310m 179m 30分
橫渡中坑溪 1,550m 183m 35分
橫渡五分寮溪 1,750m 177m 40分
摩天瀑布 2,400m 217m 1小時20分

註1:數據資料測係以Wintec WBT-201 GPS接收器為紀錄依據
註2:紀錄時間己扣除各點休息及拍照時間

 

此線路特色:石階步道,越小溪,山路,瀑布群,多元化低海拔的動植物
自碩仁國小而上陡升段較累點,多為石階及半人工步道往上爬約十分後,即為好走之山路,多半為緩升坡之山路,一路而上直至觀瀑平臺,由觀瀑平臺約莫海拔187m至摩天瀑布,雖需橫越兩小溪,但緩升坡走起來完全不費力,一路走來林蔭完全不怕日曬。

登山注意事項
1.完整石階步道及山路,適合全家大小行走。
2.山區多雲霧需攜帶雨具,下雨最好不要爬行!
3.部份石頭由於長年無日曬,有菁苔需小心滑倒!
4.小溪寬約3m不長,夏季溪水少,橫渡多有善心人士堆積石頭非常好橫越!
5.雖一路好走,仍需結伴而行好互相照料,奉勸切勿獨自前往!

三貂嶺瀑布群步道(三層瀑布)小檔案
三貂嶺瀑布群位於瑞芳鎮三貂嶺及五分寮深山地區與平溪鄉五分寮地區,期間經五分寮溪及中坑溪區域,若從合谷走到摩天瀑布都還在瑞芳境內,但爬上了枇杷洞瀑布已踏入平溪境內。

因枇杷洞瀑布已至平溪鄉境內,所以可以走往五分寮山走大華車站回途,也可經野人谷往十分車站,更可繞中坑柴寮回猴硐車站,當然也可再走原路回三貂嶺,不論走那條路,由於都是樹林茂密未經開發之林地,在裡頭作森林浴,真是人間一大享受。

走在三貂嶺瀑布群步道,還可欣賞一些不同的林象,在這幾乎低海拔的各種動植物都有,但希望大家不要破壞及捕捉任何動植物回家,而途中穿山甲挖的洞,總是喜愛在步道中挖個洞,看到穿山甲挖的洞就覺得這邊的生態真棒,人煙稀少才有這麼好的生態環境。

簡單形容此步道,只有一句話可以形容,老少咸宜的自然生態步道,看到阿嬤九十八歲都在走了,相信臺灣沒有什麼人不能來走這條步道的。

旅遊小記
98/07/04 無雨,晴天,25度C,無風
成員:文清(35), 黃金茶舖沈老闆(52),宋隆泉老師(52)
此次的計劃為瑞芳社大的下午鐵道之旅的熱身活動,目標為三層瀑布,因老師的攝影腳架太重,只好中途作罷,只到摩天瀑布便折返。
此行先開車經三貂煤礦至魚寮路三貂嶺小棧前停車場停車,再步行至碩仁國小登山口。
09:25 碩仁國小登山口出發
09:47 抵獅仔嘴奇岩叉路口
09:54 抵觀瀑平臺
10:02 欣賞完合谷瀑布壯闊風景後再出發
10:07 過第一條小溪(中坑溪)
10:12 遇另一小溪支流(五分寮溪)
10:52 抵摩天瀑布
11:00 小憩後返回三貂嶺
11:35 抵碩仁國小

最後三張圖為紀念阿嬤,特精選兩年前阿嬤於98歲高齡與家父及姑姑姑丈們前往摩天瀑布之照片精選,由於七月份為傳統旱季,雖然7/3瑞芳地區有下雨,但7/4前往合谷及摩天瀑布可以看到水量不若春季之水量,看到阿嬤於兩年前造訪此處,為三月份時造訪,照片中的摩天瀑布水量與今日的水量,真是天壤之別。
摩天瀑布從小到大,造訪應有五六次了,看著古道從荒蕪的小徑到經整頓後,路越來越好走,也不影響生態的整條瀑布步道,真的覺得較為自然之方式維護是對步道最尊重的作法。

林象生態
一路上的林象,由於是夏季關係,大抵各種樹種花季都開完了,但橫越第二條溪後,可以看到大菁及柚子樹,就在第二條溪後上方,可看得出這兒曾是先民居住的基地之一,大菁一大片的,大菁為以前染料最重要的一種植物,多生長在低海拔背山面,光線不需太充足之地,也需附近有水源,大菁這種原料也曾是清代臺灣最重要的物資之一,於清代曾回銷至大陸,後因西方染料技術的進步,山區大菁種植也就不受重視,但在此看到一大片的大菁,幸賴黃金茶舖沈老闆眼尖看到提醒,可看出這條瀑布群步道清代即有人煙至今的証據。

野溪生態
這二條溪流清徹見底,接近摩天瀑布前最後一段爬坡前的倒數第二小水池,畢竟是野溪只有小魚兒在此悠遊,有小魚兒成群在野溪裡,就覺得野溪真的很棒,但就在觀賞之際黃金茶舖沈老闆又驚見鮕鮐魚(學名七星鱧)的蹤跡,鮕鮐一向是生態指標,這種魚種在這出現,証明了這邊的溪流的環境絕佳,臺灣多數野溪也不見此魚種蹤跡,能在瑞芳山上的野溪看到鮕鮐魚兒自在的悠遊其中,真是令人羨慕。鮕鮐魚的精神具有保護家園的精神指標,若有外來魚種入侵,其兇猛的個性便為顯露,其對水域還有過濾水質,除部份入侵昆蟲之主要功能。說到鮕鮐魚,多數的人都從童謠聽過,但可能未曾見過,今有幸拍到一點點,但鮕鮐魚移動速度頗快,快門開快又太暗,只能調光圈,但又有點模糊,只能紀錄出來最棒的一兩張分享。
臺灣童謠『西北雨』(臺語)
西北雨滴滴落,鯽仔魚要娶某,鮕鲐兄打鑼鼓
媒人婆土蝨嫂,日頭暗找無路,趕緊來火金姑
做好心來照路,西北雨直直落。
西北雨直直落,白鷺鷺來趕路,翻山嶺過溪河
找無巢跌一倒,日頭暗欲怎好,土地公土地婆
做好心來帶路,西北雨直直落。
臺灣童謠『大鮕鲐』(臺語)
大鮕鲐哎呦,白目眉無人請,你就自己來來來
大鮕鲐炒韭菜,燒燒一碗來,冷冷我不愛
大鮕鲐炒韭菜,燒燒一碗來,冷冷我不愛
大鮕鲐 到今你才知,到今你才知

第二首童謠的大鮕鮐與大摳呆(大胖子同音),事實上不是說大胖子炒韭菜,是指鮕鮐魚與韭菜一起煮。可以証明早期臺灣民間視這種魚類為主要經濟魚種,可以進食,但在今日而言,臺灣人什麼魚都吃得到,這種稀有野生種魚,以目前看在野溪遭受破壞之際,在此發現真的是感動萬分,維護野溪的生態環境,是每個人的責任,希望各位釣友若造訪此地,不小心釣到鮕鮐魚,為臺灣的野溪生態留下一個完美的生態系,一定要放走鮕鮐魚,畢竟這種魚種在臺灣已越來越少見到了。

回到三貂嶺礦村巧遇謝老師賢伉儷
謝慶興老師賢伉儷雙雙於瑞芳國小退休後,即遷居於此,過著非常愜意的退休生活,而謝老師家雖然重新翻修了一番,但是謝老師的建築風格,本著藝術家的氣息,也遵循著礦村的風格,黑屋頂石頭屋,完全是礦村的建築概念,覺得謝老師不會像一些人退休之後,都要在深山內蓋個幾層樓的樓宇非常突兀,完全融入礦村建築的概念,而謝老師剛好就是蓋在碩仁國小門口,為祖厝翻修而成,遇到謝老師自然與謝老師賢伉儷泡個茶聊天一下,交換點心得。因為下午還要前往十分寮走鐵路回三貂嶺,所以就聊天半小時後,前往三貂嶺小棧吃個午餐補充體力。

特別感謝
1.一同前往欣賞美景的黃金茶舖沈老闆,宋隆泉老師及四位前行的社大老同學。
2.另外也感謝雙溪牡丹地區的朋友一路聊天直到合谷瀑布。
3.品嚐了謝老師沏出的一壼好茶。

如何前往
搭車族
1.臺北車站搭火車至三貂嶺火車站下車(區間62來回112)。
2.再步行6分約640m抵碩仁國小登山口。
開車族/摩托族
1.如何開車到瑞芳(黃金山城路線) 經102線道11K後過瑞柑陸橋後右轉接猴牡公路(北37鄉道),約2.5K處即過猴硐國小上新陸橋,左行為猴牡公路往牡丹,走右線往猴硐直行,經瑞三礦業公司大樓直行,經猴硐往三貂嶺過金字橋後往右下迴轉再直行產業道路,直達三貂嶺小棧前停車場停車。
2.由魚寮路過平溪線的鐵橋後即到達唯一一家柑仔店,再續行抵碩仁國小前之登山口。

相關連結
1.瑞芳鎮公所
2.臺灣鐵路管理局 (票價查詢)

旅遊地圖

精選寫真

09:25鐵道旁的碩仁國小為登山口


09:28風管所設立的步道指示圖


09:29步道階梯古意昂然


09:33爬完了首段最累的階梯後之碎石步道及道旁竹林景緻


09:34漂亮的附生植物點綴了樹幹


09:55由觀瀑平臺望向合谷瀑布


10:06廢棄的房舍及煉煤設備荒蕪於古道中


10:07沈老闆橫渡中坑溪,順此溪流而下可至合谷瀑布


10:08遇到中坑溪,可發現小溪清徹見底,完全看不出水的感覺!


10:12遇到五分寮溪,此小溪為摩天及枇杷瀑布流下之小溪,獨木橋難抵水淹被衝毀


10:13 大菁(作為染料用途)


10:15 柚子樹(推估應為先民居住過所種植之柚子樹)


10:18 漂亮有年齡的野菇(越漂亮的越有毒?)


10:27 野溪的成形小壼穴


10:34 鮕鮐魚蹤跡


10:42 穿山甲的蹤跡



10:52 三貂嶺摩天瀑布一隅


96/03/22 阿嬤98歲高齡抵摩天瀑布之獨照


96/03/22 阿嬤與姑姑,姑丈,家父合影於摩天瀑布


96/03/22 阿嬤與姑姑,姑丈合影於摩天瀑布



回應

瑞芳-文清的家鄉。在瑞芳各個角落包含九份,金瓜石,水湳洞,猴硐,三貂嶺,南雅,鼻頭角,深澳等地,只要在這些地方打開任何一扇窗就如同一幅美麗的畫呈現在您眼前! 在此也紀錄這曾經輝煌的礦業小鎮之公共議題!並分享瑞芳在地元素包含古道,礦坑,神社風貌,礦業後新生的景點,以及登山健行活動!

瑞芳影像氣侯
研究資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