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201731社區活動-愛貓族在猴硐

社區動起來
愛貓族在猴硐


瑞芳社區活動,猴硐

猴硐在瑞三公司結束煤礦開採後,沈寂許久,人口數驟降,不少猴硐朋友都是只有假日才會回猴硐,四十歲以下的壯年人口不多,多數為老人跟小朋友居多,也因為人口較少,不少的舊時礦村面貌得以保存,近廿年來未有所改變,平日遊客稀少,但每到假日登山客、古道團、鐵馬族及鐵道迷都會進駐猴硐,當然也有背包客及攝影愛好者也會參雜其中在猴硐各地尋找各個族群的心中寶藏的祕境-猴硐。

近幾年來,猴硐地區的流浪貓因為有部份居民餵養,貓咪們自動也群聚起來,呼朋引伴,貓咪們也自成一個王國,還好這群貓咪們也與人和睦相處,不具攻擊性,自然居民過居民的生活,貓咪們過著貓咪的生活,互不侵犯,而愛貓族走訪各地也在猴硐發現新寶藏,在此發現貓咪與人親近的聚落。

其實不論是登山客、古道團、鐵馬族、鐵道迷亦或愛貓族,這些特定族群,普遍都是社會的中堅份子,有一定經濟基礎之特殊興趣愛好者,其各項知識水準也在中上,對著著迷的嗜好呼朋引伴,總能帶來一股旋風,而愛貓族人仕最近群聚與猴硐,除了將愛分享於貓身上,也帶給猴硐地區不小的助益,諸如發起整潔猴硐地區鄰里的活動,佈置猴硐部份地區的景觀,這種愛屋及烏的精神,著實令人感動。

原本認為愛貓一族的進入猴硐地區,可能會有突然暴增的人潮會帶給猴硐地區不少的髒亂及破壞,但看到了愛貓族的守秩序加上自發性的志工團,各自分配好自己的任務及範圍,雖然這群愛貓人仕沒有成立什麼社團,能以自發性的活動,在貓博士夫人的號召下,也能在活動前後皆能完整的辦好活動及帶動愛貓人士發現猴硐的美,進而達到三贏的活動。

再談及活動的靈魂人物,除了在貓夫人號召同好外,另外就是光復里里長周晉億,地方的需求當然是里長最為明瞭,結合外地力量改造地方,讓愛貓一族多了一個活動空間,也藉由貓夫人的社群能量,周里長可以適時的引導這股力量深入猴硐車站附近的社區,諸如打掃整潔及佈置環境,也讓社區居民動起來,增添社區活動的動能。

活動結束後的迴響,平日也多了一點追貓族的遊客,另外往日會來問問古道的事情的朋友,現在都會多問一下『猴硐的貓躲在那?』,其實猴硐的生活文化是有很多面向的,喜愛猴硐的朋友除了往日的各個族群外,又更擴大族群至此,算是活動後最大的改變。

貳零零玖年起,可說是猴硐近年改變最大的一年,除了猴硐煤礦生活園區即將陸續完工,公部門的力量即將進入猴硐地區,雖然短期內公部門尚未給予猴硐居民過多的未來概念及溝通管道,諸如當年黃金博物園區設立時,公部門與地方是各走各的路未能整合起來,但藉由每次的社區活動,都可以凝結出居民的動能,民間社區能量的生命力,能自己動起來,有共同的意識,相信往後在公部門不論那個單位即將開業於猴硐地區,猴硐這個礦村沈寂許久的能量也能跟著更活絡起來,凝結新的社區新意識,以迎接更多即將到來的遊客及公部門合作的新契機。

結語
猴硐目前的猴硐神社、運煤橋及選煤廠為三大地標的故有猴硐意象,另外在生活文化面的各種猴硐意象除了原有的登山客、古道團、鐵馬族及鐵道迷,現在又多了愛貓族的參與,猴硐地區的貳零臺零年真的是更熱鬧起來了,在此也得感謝周里長及貓夫人的發起及愛貓族的響應,讓地方更熱鬧許多。

猴硐意象:運煤橋素描(peter繪製及提供,請勿轉載此圖)

活動剪影

風車報到處


風車小徑


貓兒指示牌集錦


風車、貓與貓夫人


回應

瑞芳-文清的家鄉。在瑞芳各個角落包含九份,金瓜石,水湳洞,猴硐,三貂嶺,南雅,鼻頭角,深澳等地,只要在這些地方打開任何一扇窗就如同一幅美麗的畫呈現在您眼前! 在此也紀錄這曾經輝煌的礦業小鎮之公共議題!並分享瑞芳在地元素包含古道,礦坑,神社風貌,礦業後新生的景點,以及登山健行活動!

瑞芳影像氣侯
研究資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