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201853瑞芳發展的十大問題
瑞芳自清代開墾,歷經日據時代因礦業發展而迅速工業化,成為全臺三大鎮,人口迅速增加,也歷經礦業的沒落及復甦至礦業歇業,而人口逐漸減少,然而遺留下來的人,至今仍有許多歷史的包伏無法解決,瑞芳歷經政黨輪替,都無法解決,面對這些問題,亟待縣府及中央的協助改善,希望瑞芳這山海美景可以百年後依舊,居民也可安居樂業長久居於此地,而非只是炒炒觀光議題的都市邊陲小鎮。 1. 基隆河的防洪及生態政策
a. 員山子分洪道功效的隱憂 基隆河的員山子分洪道的兩百年分洪頻率設計為1620cms,係為當年為了臺北首都不再淹水而設計之規格,九八年八八水災的2800公釐,證明全臺河川防洪標準皆需再檢討,是否該以舊計劃二至三倍量之員山子分洪道實現,以保障新北市及臺北市之水患安全,而非只保障首都安全考量之分洪道設計,期待候選人可以重新規劃加強員山子分洪道的功效之計劃。 b. 平溪水庫建造之危機 平溪水庫興建案,一直以來皆有在相關單位的計劃中,若水庫建成,是否如全臺水庫使用率偏低,颱風來臨時,造成水庫下游災情般重現於平溪下游瑞芳地區,因為員山子分洪道也不敷使用,水資源的政策,應當是檢討水公司於首都的水管漏水率38%,而非一再建造水庫來讓這些珍貴水資源遺漏,除因整個瑞芳是首當其衝外,下游包含汐止同為新北市的管轄,影響甚鉅,希望候選人可以明確宣告禁建平溪水庫以保障基隆河流域的安全。 c. 基隆河的生態復育 基隆河雖然曾為清理淤積,而將基隆河河床挖平,影響生態實為嚴重,使部份魚種生態產卵困難,以致破壞生態平衡,但並非無法復育基隆河生態,全球各大都市的河川治理也是都有復育生態成功之案例,在此期待重新恢復基隆河的生機,希望候選人可以制定完整的恢復生態政策計劃。 2. 瑞芳礦山及礦村的宛歌 a. 公地放領政策 瑞芳礦區包含金瓜石九份水湳洞及猴硐等地區,多數居民皆無土地,土地所有權為政府及各礦業公司所有,若各礦業公司為私人產業無法處理,金瓜石及水湳洞為國營臺糖公司所有,在各級首長及民代喊了許久的公地放領政見及想法,至今皆未落實,可憐的礦山及礦村居民,沒有如退輔會幫忙清境的居民爭取公地放領,沒有如原委會爭取原住民公地放領,只有無奈的死守家園,亦或遭拆屋還地的窘境,期待候選人可以對瑞芳礦山及礦村居民,有具體的公地放領政策,不要淪為口號。 b. 拼觀光趕居民 在各級政府喊出的拼觀光下的瑞芳,不少居民遭到拆屋還地等法律途徑對待,在政府一昧高舉拼觀光下的政策,只看到光明面,卻未見各級單位對這些光明面背後弱勢居民的援手,期待候選人不要因觀光政策而犧牲了居民的權益。 3. 瑞芳的重污染產業政策
a. 電廠建立破壞生態 維護首都防洪安全建造員山子分洪道來破壞基隆河生態,為了首都瑞芳人只能犧牲拼了,大家甘願沒話說,因為淹水是瑞芳人沈重的痛,犧牲生態是必要之惡。但過去為了儲油而讓中油於瑞濱蓋儲油糟及港口而毀滅瑞芳唯一的沙灘,另外過去百年礦業發展煉金煉銅又洗煤及過去四十年間火力發電的排煙在在影響瑞芳群山的生態,自九十六年起深澳火力發電廠暫時歇業,但為的是引進更龐大機組來營運,臺電深澳火力發電廠為重蓋卸煤碼頭及恢復運作,找不少瑞芳居民連署,常送一些小贈品給居民,但致贈的雨傘不能遮掩居民的酸雨及髒空氣,其致贈的洗衣粉更不能洗淨居民的肺,瑞芳附近北有協和、核一核二,南有核四,希望不要再建造高污染產業於瑞芳,形成一個『東北角國家污染連線風景區』及『北海岸國家污染連線風景區』,期待候選人的政策可以檢討能源政策並停建電廠妥善的解決方案,以符合新北市的『低碳城市』渡假觀光小鎮之願景。 b. 金礦開採原是一場夢 瑞芳的金礦時常有機關團體藉機炒作話題,希望候選人制定政策時可以明確不要再重開金礦的開採,目前全球的趨勢是落後國家賣礦權給先進國家,就連中國大陸都跑去南非買礦權開挖,臺灣究竟是已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亦或未開發國家?破壞生態事小,賣礦權喪權辱國茲事體大,期待候選人『有格調』『有立場』,不受其他國家礦業公司經由政府施壓及結合國內部份大學教授規劃炒作,來將珍貴的資源寶藏之祖產敗光,發展渡假觀光若為候選人的瑞芳施政主軸,是否可以抵擋少數財團之勢力,期待候選人的政策可以宣告瑞芳不再採礦破壞生態。 c. 瑞芳工業區的開發 瑞芳工業區即將再度擴張地盤,政策即將有新工業區之開發建設,但期待引進的工業區為低度污染之產業,工業區內有不少醫療器材公司,也可引進醫療生化產業形成產業鏈,另工業區的排水系統需有完整配套以免影響基隆河的水質,如此才可以維持瑞芳生態與觀光發展及人口增加之多贏局面,瑞芳不需再多的污染產業進駐,因為發展渡假觀光又發展工業本就是矛盾的,但若工業區是確定政策,希望候選人於工業區廠商引進低污染的工業廠商。 4. 瑞芳的文化藝術與觀光政策 a. 纜車政策檢討及輕便道鐵道的恢復計劃 瑞芳一直以來有纜車計劃,纜車並非唯一的觀光強效藥,瑞芳的觀光發展,係以礦業、生態及海岸為吸引遊客渡假旅遊的本質,倘若如臺電欲於番仔澳蓋個漁人碼頭,複製淡水模式亦或複製貓空模式的纜車,將喪失瑞芳在地文化特色,建請由文化面考量之觀光模式,諸如恢復昔日礦業時的水八線至水湳洞,由水湳洞至金瓜石間的斜坡索道,再由金瓜石至瑞芳及瑞芳至猴硐間的輕便鐵道,此種全臺唯一的礦業文化特色,絕對不亞於日本黑部立山的多種交通工具之特色,抄襲山寨並非觀光政策之良葯,回歸瑞芳在地文化本質之觀光建設,才是真正屬於瑞芳所需的在地觀光政策,期待候選人對纜車的政策重新檢討規劃及適切政策。 b. 閒置空間再利用及聚落整體景觀保存 瑞芳產業遺跡於各地任由其荒廢,各級單位未加以重視規劃,其中不乏逾甲子及近百年之遺跡,期待候選人的文化觀光政策,可以保護並加以利用,且建設不能淪為蚊子館,另觀光發展常致使村落風貌之改變,可朝向類似金門國家風景區有整體景觀補助計劃,近年來猴硐為新興觀光政策重點區域,期待可以與瑞三公司簽約制定完整政策,並配合政策,保護現有聚落景觀,而瑞芳的礦山及礦村之建築也因建築法規,致使多年前修繕受阻而被以違建拆除之命運,期待應重新制定完善的水金九猴三等地之整體觀光建築法令及聚落整體景觀建築規劃之改善方案。
2010年年底臺北縣升格成新北市,市長即將選舉,瑞芳為新北市的1/29,雖然瑞芳被邊緣化許久,但長久以來存在的問題,仍期待有為的政治家一同關心地方,也希望各位瑞芳有投票權的公民們可以共同給新的首長建議,為地方向中央爭取地方的發展。
關心自己的家鄉的發展,是每位住在這塊土地的人之共同義務,人人都不能避免這個責任,投對候選人也是我們自己的責任,給予候選人正視家鄉發展的問題,更是每個人的責任,期待大家共同努力一同守護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