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081125金瓜石迎媽祖2011

金瓜石迎媽祖2011全紀錄

金瓜石,民俗祭典,宗教,社區

迓媽祖的文化是臺灣各地最熱鬧的民俗祭典盛事之一,尤其迓媽祖最有特色的金瓜石及九份山城遶境,更是獨特於其他地區的風情,此回紀錄迓媽祖,以地方特色為主軸,不在強調廟會文化此部份,瑞芳的黃金山城迓媽祖,尤以金瓜石及九份的階梯巷弄,更是其他地方看不到的景緻,當然跟著媽祖遊金瓜石及九份,更是迓媽祖不可缺少的元素,此篇紀錄了民國百年四月廿五日,農曆歲次壬午年三月廿三日,為金瓜石地區傳統迎媽祖的日子。

金瓜石迓媽祖的演進主要為大拜拜的傳統,與瘟疫傳說無關,而是由日據時代的山神社大拜拜演變至今的迓媽祖大拜拜。到現在的迓媽祖大拜拜,金瓜石始終堅持金瓜石全程遶境,遇階梯還是要扛著走,除了跟九份同為有此傳統的山城迓媽祖文化,其餘地區都沒有這種傳統,此為山城遶境特色,為金瓜石地區堅持的傳統,而遶境時走在不寬的老街上及街道上因臺電不肯電線地下化的躲避電線的特異現象,也是其他地區沒有的特色,當然金瓜石因為勸濟堂的存在,所以有執事牌的遶境,這只在歷史夠悠久才有的廟宇,也算北臺灣少有的遶境特色,總之在金瓜石可以找到許許多多的迓媽祖遶境的特色,真的是值得跟著媽祖遊金瓜石。



2011金瓜石迎媽祖遶境路線

民國百年(2011年)歲次,農曆歲次壬午年的遶境路線,與往年有所不同,每年皆於活動前先經由地方頭人的共同決定遶境路線。
今年由勸濟堂出發,往上經停車場處,沿舊輕便道至本山五坑口(黃金博物館)途經太子賓館、郵局及警察局至金光路,順金光路經北34鄉道直抵南新山,再由南新山舊輕便道隧道口前沿山尖古道而下,由水圳橋再跨越外九份溪,過水圳橋後經119咖啡後左轉,停於五號路一百九十七號前的廣場休息,休息用餐後,續沿五號路而上,經時雨中學下方、舊銅加工廠抵祈堂路,只是後段祈堂路此次不直衝勸濟堂,而是過內九份溪後由左方車道,經戰俘營車道而上回勸濟堂。今年後段的祈堂老街則不再由戰俘營車道直衝勸濟堂了,而改由車道繞路上勸濟堂,雖然與以往不同,但是這也是沒子的事,因為平常拿相機走此段就有點累了,更何況在如此陡的後段祈堂老街扛轎子呢?所以今年改線的最不同的於此段,期待未來有多點的少壯人士回鄉共同參與,恢復此段的扛轎文化。

下階梯段:
1.本山五坑(黃金博物館)-太子賓館-金瓜石警察局(環境館)
2.隔頂下方山尖古道-水圳橋
3.祈堂老街(舊游家菜攤-林姓阿嬤雜貨店)

上階梯段:
1.水圳橋-五號路197號前的廣場
2.祈堂老街(林姓阿嬤雜貨店-戰俘營車道)

主要有這五段較為顯著的上下階梯,而遶境路線不論下階梯或上階梯都是很艱辛的,雖然感覺上階梯段不多,以山尖古道段從海拔300公尺極遽下降至182M的水圳橋段,實際上只有步行780公尺,在短短的距離要極遽下降可見的山尖古道是多陡的階梯,可見得這些扛轎手的辛勞。



遶境路線手繪圖
由平面的視角觀看遶境的地區遍及了金瓜石各地


遶境路線高度剖面圖
不是平地的遶境得用高度剖面圖才可以看出遶境的辛苦


遶境路線手繪圖
繪製在GoogleEarth藉由不同視角感受山城海拔高低起伏

 

金瓜石迎媽祖大拜拜的演進

時代 大拜拜日子 舉辦日期的緣由
日據時代 國曆7/15 - 國曆7/16
or
農曆6/23-6/24
此日為日本山神社大拜拜的日子,金瓜石為日資企業所經營的地區,臺灣的神明也只能跟著日本人的傳統而活動
民國34年起 農曆6/24 光復後改為關聖帝君生的日期
民國50年起 農曆4/12 因為農曆6/24天氣太熱,遂配合迓媽祖改為農曆4/12
民國59年起 農曆3/23 為響應政府的民俗統一日期的政策而改為媽祖生的日期
金瓜石的大拜拜日期隨著時空的變化,一再變更大拜拜的日期,而金瓜石迎媽祖的傳統與瘟疫無關,九份的迎媽祖才與瘟疫疫情傳說是有關連的,可能因為九份與金瓜石很接近,所以不少流傳都與此有關其實兩地區各有不同的風俗,而從金瓜石大拜拜的日期也可以看到金瓜石地區,是最配合政府政策的,連大拜拜也都是很政治的,這與金瓜石地區長久以來為親政府的日本財團及光復後為公營事業所經營有關。
金瓜石大拜拜、迎媽祖、關公節與金瓜石山神祭的關連
其實,就臺灣日日新報昭和四年(AD1929)七月廿九日的報導:
金瓜石山神祭 二十九、三十兩日舉行
臺北州基隆郡瑞芳塵金瓜石礦山山神祭本應於七月廿七、八兩日舉辦,但因遇金瓜石鑛山會社的結算期,從今年開始延後兩天,與本島人的媽祖祭典,一起於七月廿九、卅日兩天盛大舉行。今年因為鑛山會社景氣好,該會社兩天都邀請松旭齋天華一座至鑛山表演,慰勞鑛山員工及其家屬。此外,也有外行人相撲、本島人戲劇、放映活動照片等作為山神祭的餘興,山神祭當天受到採鑛業景氣好的影響,氣氛非常熱鬧。
指昭和四年(AD1929年)的國曆農曆換,由於日本人明治維新後放棄使用農曆,日期皆為國曆,而七月廿九日、卅日,正是農曆的六月廿三及廿四日,所以大拜拜的日期在1929年被更改為關聖帝君生的日子,迎媽祖會隨著政經情勢的改變,而有所不同。
 


勸濟堂於民國五十九年農曆的三月廿三日
響應了統一了舉行迓媽祖的日期之獎狀
現懸掛在勸濟堂的辦公室一隅。

金瓜石迓媽祖2011後記

金瓜石迓媽祖為傳統大拜拜日子,在這個地方大事的日期前,是經過地方主要的頭人所整合討論的一個盛大活動,也是大伙意見最一致的活動,看到活動能順利舉行,就覺得非常感動,雖然這只是一個傳統民俗祭典,但我看到了地方的團結力的展現,這是無可取代的地方向心力,在這個人口流失的聚落中,雖然年輕人不多,像我這輩的同學也只剩一二個還在家鄉工作幫忙,連這種難得的盛事也無法回郷來幫忙,真的是很惋惜,但這也是金瓜石聚落長久以來的問題,沒工作機會只好人口流失的老問題,雖然有著豐沛的各種人文及自然景觀,但政府資源的錯放及漠視,留在這麼生存不容易的地方的鄉親,還是展現了礦山人的精神,努力的生活及奮鬥下去。
以這次從南部上來的陣頭朋友們,說這是他這輩子作過最辛苦的陣頭了,因為是得爬上爬下的,平日在這山城聚落跑來跑去,都不覺得什麼辛苦,但對於住在平地的外地陣頭,會覺得累是很正常的。
再看看地方人士扛轎的辛苦,據一位40多歲的民宿老闆參與扛轎,說雖然很辛苦,但隔天也不覺得痛,這真的可以說是神明冥冥之中的保佑,才會不覺得酸痛,因為這遶境全長有5.8公里遠,海拔落差131公尺,雖然全境有60%為車道可以推著神轎,但有40%必需要扛著神轎,真是非常累人的事。
當然此回除了地方的四位里長、各廟宇及地方人士參與外,攝影的朋友也不少,包含了瑞芳社大攝影班、板橋社大攝影班,都在宋隆泉老師的號召下,自動自發參與了此次活動,來紀錄著地方盛事,著實令人感動,一同見證了民國百年的迓媽祖大拜拜祭典,在此分享給此回辛苦的工作人員,也期待著媽祖可以庇佑金瓜石這塊美麗的地方。

 

金瓜石迓媽祖紀錄群
1.九份黃金茶舖 - 2011金瓜石迎媽祖
2.樂伯的二手書店 - 2011年四月二十五日金瓜石迎媽祖

精選寫真

Stop1.勸濟堂Go!
勸濟堂為金瓜石歷史最悠久的廟宇,金瓜石的發展與勸濟堂密不可分,廟內有著清代、日據及光復後的各式文物及遺跡,迓媽祖遶境為將廟內的四大恩主公及各路神明外加每年都會到關渡宮請回的媽祖一併遶境,遶境就由此地出發!

08:42 神轎群


08:42 土地公神轎


08:44 大仙尪



08:46 勸濟堂上方停車場.涼傘



Stop2.舊輕便道
舊輕便道係為日據時代至光復初期的重要產業道路,拆除之後成為居民的小徑,遶境路線沿著勸濟堂到上方的停車場,再沿著舊輕便道至本山五坑口,沿著昔日採金的運輸路線遶境更是地方特色之一。

08:52 輕便道.官將首陣頭


08:53 輕便道上舞龍陣頭



Stop3.黃金博物園區.金光路
舊輕便道過了內九份溪,即為黃金博物園區的主要館區,遶境會經過博物館各區、再經由金瓜石車站沿北34鄉道(金光路),抵六號橋經由六號橋此聚落抵山尖古道,此段為連絡金瓜石至九份的舊輕便道的路線,舊時運輸路線成了今日的迓媽祖路線,更令人遙想當年採礦辛苦的年代。

08:59 舊輕便道越內九份溪的人行鐵橋


09:07 櫻花道階梯.宜蘭礁溪德陽集和堂的陣頭發現不少的外勞,陣頭人數不足都有外勞也來搶本土民俗的工作


09:10 基隆新豐街福德宮的官將首陣頭


09:13 環境館前舞龍陣


09:20 金瓜石警察局前.躦轎祈福


09:21 金瓜石警察局前.躦轎祈福



09:22 金瓜石警察局前.躦轎祈福-長長人龍由郵局排到警局前


09:23 金瓜石警察局前.躦轎祈福



09:53 金光路上.金石橋前舞龍



Stop4.山尖古道
山尖古道串連著九份、金瓜石及水湳洞,為基隆山東面的重要連絡古道,此次遶境途經九份隔頂下方的山尖古道頭往下直達水圳橋,從海拔300公尺直下海拔180公尺,只有行經800公尺,可見步道極為陡峭,雖此段為下坡,但是一點也不輕鬆,看著扛轎手賣力的扛轎真的非常累!

10:27 神農大帝神轎.扛轎手下坡亦步亦趨的下坡著,雖然較上坡不那麼累,但前方的扛轎手的承受力度較後方扛轎手更大


10:29 神農大帝神轎.山尖古道是一段階梯一段緩降坡


10:30 神農大帝神轎


Stop5.山尖古道.五府宮
此次的金瓜石遶境,只有此一間宮廟即石山里的五府宮於此遶境路上,遶境陣頭遇廟時需行拜廟儀式,廟方會準備靜香爐迎接神將蒞臨與神轎的到訪,其他陣頭也會有拜廟儀式,為遶境不可或缺的元素。

10:48 瓜山里里長答謝的金鴻傳統藝術團的舞龍舞獅團


10:52 宜蘭礁溪集和堂的五人官將首陣頭進行拜廟儀式


10:53 三重蓮懷宮的舞龍陣頭



10:53 高雄阿蓮梅櫻跳鼓陣進行跳鼓儀式


10:56 基隆新豐街福德宮的三人官將首陣頭.因為年輕人怕熱,所以遶境時未帶上頭冠,但於勸濟堂前的廟前儀式即有再次帶上!



Stop6.山尖古道.水圳橋
水圳橋,訴說著一段黃金山城採金史的最重要的遺跡,水圳橋為取外九份溪的水源,透過此水圳橋及彎延的水管路直達水湳洞選煉廠,以提供部份水源予選煉廠使用,而最早的跨溪的古橋在下方,後又建一行人使用陸橋於中間,形成三橋於溪上之奇景,此地可說是最特殊的產業遺跡,迓媽祖隊伍遶經此遺跡,為金瓜石遶境最有特殊的一個景點。

11:03 宜蘭礁溪集和堂的五人官將首陣.一路上損將將耍大刀.敲鑼的工作人員險些被損將軍的大刀揮到,真是驚險的鏡頭,遶境還是得注意安全!



11:03 三重蓮懷宮的舞龍陣頭


11:04 基隆新豐街福德宮的陣頭.這位遶境的人真的非常賣力,從出發到不需揮舞的地方一樣始終如一的揮舞著旗幟,逼使我不得不拍!


11:06 執事牌隊伍


11:07 勸濟堂的涼傘土地公神轎


11:07 土地公神轎


11:08 神農大帝神轎-看到許久未見面的國中游姓同學賣力的拉著神轎


11:09 焿仔寮媽祖/基隆媽祖神轎


11:12 玉皇大帝神轎



Stop7.五號路197號前的廣場
五號路197號前的廣場為遶境隊伍的休息站,此處提供簡易的餐點供遶境工作人員及信眾享用。就在用餐時刻,由黃格致老師率領瓜山國小心鼓坊的小朋友領銜演出,讓大家頓時又放下餐點,仔細的欣賞著鼓坊小朋友的演出,增添了遶境隊伍的看頭。

11:23 黃老師的指揮


11:23 瓜山國小同學的演出片段



11:25 午餐時刻



Stop8.金瓜石石頭屋民宿前
金瓜石石頭屋民宿位於祈堂老街內,祈堂老街昔日繁華,如今人去樓空,雖昔日金瓜石最熱鬧繁華的舊商店區的中央位置,但平日閒少人於此走動,但遶境路線仍舊經此祈堂老街路段,在此叉路口可通往舊銅加工廠,也可通往舊臺金醫院的叉路口。此地點可看到迓媽祖的遶境隊伍,於階梯上迓媽祖的辛苦,故選擇此地作為捕捉遶境隊伍的地點。

12:09 舞龍隊伍行經祈堂老街


12:15 執事牌隊伍行進.有八面執事牌


12:15 神農大帝神轎.石頭屋民宿附近信眾於路口前等候許久


12:17 焿仔寮媽祖.基隆媽祖神轎-小心電線喔!工作人員急忙處理中!


12:20 恩主公神轎.難得見到稍微年輕人來扛轎


12:20 恩主公神轎壓陣.下階梯也真的非常辛苦


 

回應

瑞芳-文清的家鄉。在瑞芳各個角落包含九份,金瓜石,水湳洞,猴硐,三貂嶺,南雅,鼻頭角,深澳等地,只要在這些地方打開任何一扇窗就如同一幅美麗的畫呈現在您眼前! 在此也紀錄這曾經輝煌的礦業小鎮之公共議題!並分享瑞芳在地元素包含古道,礦坑,神社風貌,礦業後新生的景點,以及登山健行活動!

瑞芳影像氣侯
研究資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