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081125金瓜石迎媽祖2011
金瓜石迎媽祖2011全紀錄
金瓜石,民俗祭典,宗教,社區
迓媽祖的文化是臺灣各地最熱鬧的民俗祭典盛事之一,尤其迓媽祖最有特色的金瓜石及九份山城遶境,更是獨特於其他地區的風情,此回紀錄迓媽祖,以地方特色為主軸,不在強調廟會文化此部份,瑞芳的黃金山城迓媽祖,尤以金瓜石及九份的階梯巷弄,更是其他地方看不到的景緻,當然跟著媽祖遊金瓜石及九份,更是迓媽祖不可缺少的元素,此篇紀錄了民國百年四月廿五日,農曆歲次壬午年三月廿三日,為金瓜石地區傳統迎媽祖的日子。 金瓜石迓媽祖的演進主要為大拜拜的傳統,與瘟疫傳說無關,而是由日據時代的山神社大拜拜演變至今的迓媽祖大拜拜。到現在的迓媽祖大拜拜,金瓜石始終堅持金瓜石全程遶境,遇階梯還是要扛著走,除了跟九份同為有此傳統的山城迓媽祖文化,其餘地區都沒有這種傳統,此為山城遶境特色,為金瓜石地區堅持的傳統,而遶境時走在不寬的老街上及街道上因臺電不肯電線地下化的躲避電線的特異現象,也是其他地區沒有的特色,當然金瓜石因為勸濟堂的存在,所以有執事牌的遶境,這只在歷史夠悠久才有的廟宇,也算北臺灣少有的遶境特色,總之在金瓜石可以找到許許多多的迓媽祖遶境的特色,真的是值得跟著媽祖遊金瓜石。 |
2011金瓜石迎媽祖遶境路線
民國百年(2011年)歲次,農曆歲次壬午年的遶境路線,與往年有所不同,每年皆於活動前先經由地方頭人的共同決定遶境路線。 今年由勸濟堂出發,往上經停車場處,沿舊輕便道至本山五坑口(黃金博物館)途經太子賓館、郵局及警察局至金光路,順金光路經北34鄉道直抵南新山,再由南新山舊輕便道隧道口前沿山尖古道而下,由水圳橋再跨越外九份溪,過水圳橋後經119咖啡後左轉,停於五號路一百九十七號前的廣場休息,休息用餐後,續沿五號路而上,經時雨中學下方、舊銅加工廠抵祈堂路,只是後段祈堂路此次不直衝勸濟堂,而是過內九份溪後由左方車道,經戰俘營車道而上回勸濟堂。今年後段的祈堂老街則不再由戰俘營車道直衝勸濟堂了,而改由車道繞路上勸濟堂,雖然與以往不同,但是這也是沒子的事,因為平常拿相機走此段就有點累了,更何況在如此陡的後段祈堂老街扛轎子呢?所以今年改線的最不同的於此段,期待未來有多點的少壯人士回鄉共同參與,恢復此段的扛轎文化。 下階梯段: 1.本山五坑(黃金博物館)-太子賓館-金瓜石警察局(環境館) 2.隔頂下方山尖古道-水圳橋 3.祈堂老街(舊游家菜攤-林姓阿嬤雜貨店) 上階梯段: 1.水圳橋-五號路197號前的廣場 2.祈堂老街(林姓阿嬤雜貨店-戰俘營車道) 主要有這五段較為顯著的上下階梯,而遶境路線不論下階梯或上階梯都是很艱辛的,雖然感覺上階梯段不多,以山尖古道段從海拔300公尺極遽下降至182M的水圳橋段,實際上只有步行780公尺,在短短的距離要極遽下降可見的山尖古道是多陡的階梯,可見得這些扛轎手的辛勞。 |
遶境路線手繪圖
由平面的視角觀看遶境的地區遍及了金瓜石各地
遶境路線高度剖面圖
不是平地的遶境得用高度剖面圖才可以看出遶境的辛苦
遶境路線手繪圖
繪製在GoogleEarth藉由不同視角感受山城海拔高低起伏
金瓜石迎媽祖大拜拜的演進
![]() 勸濟堂於民國五十九年農曆的三月廿三日 響應了統一了舉行迓媽祖的日期之獎狀 現懸掛在勸濟堂的辦公室一隅。 金瓜石迓媽祖2011後記
金瓜石迓媽祖紀錄群 精選寫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