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10102台南北區全臺首邑縣城隍廟
台南市全臺首邑縣城隍廟,主祀城隍爺。創建於清康 熙五十年(1711)。縣城隍廟在鎮北坊,原建於私立台南救濟院地址,規模宏大,昔時日人犯台,被日軍佔用;只好另購現址,一直至今。依據明代禮制,京都城隍封為「成天鑒國司民昇福明靈王」,府城隍封為「威靈公」,州為「靈祐侯」,縣為「顯祐伯」。縣城隍廟所奉祀的城隍爺是由臺灣第一任知縣雕塑金身迎祀廟內的,其「本土性」的源由,不同於其他縣市的城隍廟源自大陸,故號稱「全臺首邑」。
今日的首邑縣城隍廟置身於鬧市巷弄間,僅有一進三開門,雖然沒有一般廟宇的豪華排場,但仍保有城隍廟應有的規制。首先門楣上寫了有「爾來了麼」四個字,與府城城隍「爾來了」有異曲同工之妙。正殿前的對聯「陽報陰報善報惡報速報遲報豈曰無報,天知地知神知鬼知你知我知莫云不知」更是言簡易駭,發人深思。進入正殿後只見城隍高坐於神龕上,面呈金色,容貌溫和,低眼凝視,其正式封號為「顯祐伯城隍尊神」,左右兩旁從祀文判官、武判官及七爺、八爺。
首邑縣城隍廟的文物中,比較特別的是昔日祭典所保留下來的木質神位,包括城隍之神、社之神、稷之神、山川之神、風雲雷雨之神等牌位,這些都是過去社稷、風雲雷雨、山川、城隍等同壇祭祀完畢後,將神牌供於城隍中,流傳至今。正殿門上懸掛一「大算盤」則是城隍廟不可或缺的飾物,象徵主神計算人間善惡是非,昭明法理。有些城隍廟出巡時,大算盤也隨著同行,尤顯其重要性。首邑縣城隍廟每年舉辦的城隍誕辰等祭典中,「交陪境」饒富地方人文色彩。過去府城透過神明信仰來、組織地方人群,以城內街區之基層聚落「境」為單位,類似今日的「角頭」,進而發展出數個境共同組成「聯境」。當某個角頭與另一個角頭建立特殊友好的關係聯盟,就形成「交陪境」,因此當城隍誕辰時,其交陪境的宮廟就會舉行祝禱儀式,形成今日特殊的城隍祭典。
寺廟地址:台南市成功路238巷52號
寺廟電話:06-2236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