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10135台南北區開基天后宮
台南開基天后宮創建於明永曆十六年(清康熙元年、1662),為台灣最早的民設媽祖廟。鄭成功治台後,感恩昔日馬祖庇祐鄭軍順利登港,將開基天后宮易茅為瓦,易寮為廟,西元1662年正式創建,冠以「開基」。因為不及大天后宮的規模及寬敞,俗稱「小媽祖廟」。
廟宇於清乾隆三十年(1765),知府蔣允君捐修。蔣元樞任知府時,再加修建,規模擴大。清嘉慶以後至日據時期屢有修茸,臺灣光復前,遭盟機轟炸,嚴重破壞。民國三十七年戊子(1948),境眾大修。民國六十年辛亥(1971)及民國六十二年癸丑(1973),士紳境民募款重修,廟貌煥然一新。
今之開基天后宮,是一座二進縱深式建築,坐東朝西。第一進為前殿,第二進為帶拜亭的正殿,但因拜亭與前殿之間,沒有內埕分隔,混然成為一體。 正殿供奉媽祖神像,在右配祀千里眼、順風耳兩將軍神像,第三進為後殿,奉祀觀世音菩薩。天后宮內存有古匾數方,如: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的「海天福主」、清嘉慶十三年(1808)的"慈慧」以及清道光二十年(1840)的「天上福星」等,其中尤以文苑晝畫家一峰亭林朝英手書,筆力勁秀,最為人稱道。此外,殿內一對石雕蟠龍柱,以三爪降龍為紋,樸拙簡練,刀法渾厚有刀,不僅是天妃時期的代表,也是石雕藝術的佳作。
寺廟地址:台南市北區自強街12號
寺廟電話:06-2294911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