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50622【開箱】走進倫敦諾丁丘的隱修院:體驗加爾默羅會傳統的祈禱


買到便宜又超值的東西是大家都想要的,最近看到走進倫敦諾丁丘的隱修院:體驗加爾默羅會傳統的祈禱讓我好心動,想說多多上網比價看看,能不能發現更便宜的走進倫敦諾丁丘的隱修院:體驗加爾默羅會傳統的祈禱,通常在網路上買走進倫敦諾丁丘的隱修院:體驗加爾默羅會傳統的祈禱更划算,常常還會附贈一些贈品,所以人家說走進倫敦諾丁丘的隱修院:體驗加爾默羅會傳統的祈禱貨比三家不吃虧真的是這樣,如果你也想找走進倫敦諾丁丘的隱修院:體驗加爾默羅會傳統的祈禱,推薦你可以到下面網址看看

走進倫敦諾丁丘的隱修院:體驗加爾默羅會傳統的祈禱





商品網址民間借款利息扣繳: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 《走進倫敦諾丁丘的隱修院:體驗加爾默羅會傳統的祈禱》Upon This Mountain

    你想學祈禱嗎?你覺得祈禱很難嗎?
    你在祈禱時老是分心,懷疑自己是否在祈禱嗎?
    你覺得祈禱枯燥乏味,不知如何是好嗎?
    到底什麼是祈禱那又該如何祈禱呢?


    瑪麗.麥克瑪修女是倫敦市諾丁丘(Notting Hill)至聖聖三隱修院(The Carmelite Monastery of the Most Holy Trinity)的院長,在加爾默羅這個大家庭中修行長達四十餘年,她以個人經驗式的分享為我們敘述她的祈禱經驗,沒有說教、不是規則,而是真實地呈現她在靈修生活中所遇到的處境,以及回應的方法,並驗證了大德蘭與十字若望兩位靈修大師的教導,從她分享中,我們可以為修行默觀祈禱時所遇到的種種困惑,找到解答。

    祈禱可以有很多種方法,口禱、心禱、用聖經祈禱…這些都可以幫助我們體驗天主,但對加爾默羅會士而言,祈禱更是容易:就只是和天主單純的「在一起」,相互注視、分享、愛與被愛,正如大德蘭所說的「祈禱無非是朋友之間親密的分享」。

    祈禱的最終目標是:與天主合而為一。當自我一層層地被剝除,猶如一次次地自我死亡,祈禱因此變得越來越單純,真實的我與真實的天主之間不再有障礙,在那麼就是結合。然而什麼是真實的天主十字若望認為,「凡我們能知道、感受或經驗到天主的一切,實際上都不是天主本身,因此當我們無法感受和理解什麼時,我們更能靠近天主的奧祕」。當我們能逾越這個「無法感受和理解什麼」的心靈之夜時,我們才能在這看似虛無的孤獨中得到深沉的滿足。

    我們原以為祈禱應當如何如何,在作者看來,凡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人所有的一切心思念慮,只要在天主面前忠實地呈現,這就是祈禱,祈禱因而變得這麼真實、簡單而實際。

    讀完本書之後,讀者很快就會發現,原來加爾默羅會的祈禱方式跟你很近,就在你的生活周遭,就在你的心裡﹗

    因此她們製作彌撒中需要用的麵餅,藉此賺取微薄的費用,也與普世教會保持適當的聯繫。除了祈禱時的詠唱之外,即使在工作中修女也得保持靜默,每天除了兩次散心時間可以交談外,其餘都是獨自與主相處的時候——無論在哪裡、做什麼,總帶著祂一起。













      感謝推薦∕王愈榮主教.陸達誠神父.曾慶導神父.天主教仁慈醫療財團法人 執行長張達人醫生

      推薦者的話:

      ◎內在寂靜的旅程,亦是認清自己的過程,經由不斷在天主前無限的透明自己,好讓天主的愛與生命無可阻礙的流入我們的內在。這認清自我的過程就是不斷「接納」真我的旅程 …… 接納自己就是邁向「內在寂靜」,親近天主的「黑暗與光明」之旅——天主教仁慈醫療財團法人 執行長張達人

      ◎它不祇是一本入門書,還真能領人深入其堂奧。讀這本小書的人會知道,這二位大師(大德蘭與十字若望)把我們引入一條非常簡易的路,它不要我們「多有」,而是「空無所有」,俾在空和無之赤貧之處,我們可與天主有最親密的交往——陸達誠神父

      ◎這本書是個邀請,召喚人修行祈禱,達到與基督深度而圓滿的關係。基督居住在我們內,祂召喚我們的,正是達到與祂結合的生命。——尤金.麥卡福瑞神父Eugene McCaffrey OCD



















    • 作者介紹





      瑪麗.麥克瑪修女(Mary McCormack)

      是英國加爾默羅聯合會(Association of British Carmels)主席,逾四十年的加爾默羅會士經驗,使得她多次受命為修女院院長及初學導師,並致力於培育年輕人在人格及心靈上的發展。現任英國倫敦諾丁丘(Notting Hill)加爾默羅至聖聖三隱修院(The Carmelite Monastery of the Most Holy Trinity) 院長。

      倫敦諾丁丘加爾默羅至聖聖三隱修院(The Carmelite Monastery of the Most Holy Trinity) 官方網站carmelitesnottinghill.org.uk/

      請上www.youtube.com/搜尋 nottinghillcarmel’s channel







    • 譯者介紹




      加爾默羅聖衣會

      是一個完全獻身於默觀祈禱的隱修會,祈禱是修會神恩的根源和焦點。加爾默羅會士是一個不斷仰視被釘基督的靈魂,默觀基督為人靈自作犧牲獻於天父,這使她收斂心神在這基督愛情的偉大直觀中。她已經了悟自己靈魂中這個愛情的熱火,渴望相似祂而奉獻自我。在隱修生活中,對會士們而言只有一件事是重要的:祈禱和愛。在這裡,祈禱如同呼吸,整個生命在靜默中,在欽崇朝拜中,在與神心心相印中度過。

      一九五四年,加爾默羅會來台建立會院,目前有二座女隱修院,分別在新竹芎林和台北深坑。一九八一年,加爾默羅男會士開始於新竹建立會院,現今除新竹母院外,增設台北泰山及新加坡會院。

      ◎關於諾丁丘(Notting Hill)加爾默羅至聖聖三隱修院(The Carmelite Monastery of the Most Holy Trinity):

      隨著《新娘百分百》(Notting Hill)的上映,茱莉亞羅勃茲及休葛蘭的情愛故事就在倫敦的諾丁丘開演,然而這只是一個虛構的故事,呈現關於人類愛情的一個面貌。在真實世界裡的諾丁丘,卻有一群人為了追尋永恆的愛在這裡隱居生活,她們就是加爾默羅至聖聖三隱修院的修女。

      加爾默羅至聖聖三隱修院位於倫敦諾丁丘聖查爾斯街區(St. Charles Square),建於1878年9月29日。早在1604年,西班牙會院派遣多位與聖女大德蘭密切合作的修女來到法國,建立了巴黎首座加爾默羅會院。十九世紀時,帶著與聖女大德蘭同樣熱誠的精神,巴黎會院也派遣當中的七位修女——2位英國修女、5位法國修女來到倫敦,建立一個新的默觀祈禱中心,期望藉此成為英國福音化的靈修後盾。這個會院充滿天主的恩寵,一直以來總是聖召豐沛。在早期,由於充足的聖召,他們在英國的加爾默羅會中扮演特殊的角色。一直到今天,這個團體的會士仍然為數眾多,分布在各個年齡層,來自不同的生活背景,其中也有幾位來自香港的華裔修女。

      諾丁丘會院佔地約四英畝,由七公尺高的圍牆環繞,將這林木扶疏的圈地隔絕於繁忙的都市生活之外。這徹底被安排與設計的環境,提供了一處寧靜與退隱的理想之所,是倫敦市中央一處深度祈禱的綠洲,為的是追求達到與至聖天主全然的合一。

      房貸轉貸超貸

















    走進倫敦諾丁丘的隱修院:體驗加爾默羅會傳統的祈禱-目錄導覽說明



    • 推薦序一 與基督建立個人的親密友誼王愈榮主教
      推薦序二 「空無所有」的親密感陸達誠神父
      推薦序三 加爾默羅會的祈禱,人人可行曾慶導神父
      推薦序四 外在與內在寂靜張達人醫生
      英文版序 進入寂靜,體驗與基督的結合尤金.麥卡福瑞神父Eugene McCaffrey OCD
      作者序 打開心門迎接祂
      導言
      祈禱的傳統
      加爾默羅會的見證
      祈禱與生活
      人:尊貴崇高的生命

      第一章:開始祈禱
      用什麼方法祈禱
      大德蘭的祈禱方式
      相互的臨在和凝視
      和一位朋友分享
      用聖經祈禱
      分心與乾枯時
      收心與寧靜的祈禱
      心靈之夜

      第二章:祈禱是關係
      人與天主的關係
      真我V.S.天主 / 假我V.S.天主
      「體面的」木頭
      向內、更深、更黑暗
      和已埋葬的自我相遇
      「認識自我」的光明
      與天主合而為一

      第三章:進入寂靜
      有意識地進入寂靜
      超越觀念和形象
      我之認清如同我全被認清
      接受「虛無」
      藉著分心祈禱
      我與天主同在

      第四章:默觀的使徒工作
      默觀者是一位使徒?
      十字若望
      亞味拉大德蘭
      里修的小德蘭
      在使徒關懷中成長
      使徒的性質
      與基督的祈禱結合
      愛的共融
      將生命帶給眾人
      與天主的意志結合:愛的豐收

      跋:加爾默羅是花園
      寒冬中的花園
      …到了春天
      死亡的時刻
      園丁的屋子
      關閉的花園
      豐收的花園

















    推薦序

    「空無所有」的親密感∕陸達誠神父


    大德蘭(1515-1582)和十字若望(1542-1591)是加爾默羅靈修的作者。他們造就了聖女小德蘭(1873-1897)、真福聖三麗莎(1880-1906)、聖女艾迪.思坦(1891-1942)等聖德女性的出現。小德蘭的自傳,清晰易讀。另外四位不這麼好讀,尤其是胡賽爾的徒弟聖女思坦的作品。大德蘭和十字若望留給後世的都是大部頭的經典之作,若無專家引領,大概不易深入了解。英人瑪麗.麥克瑪修女的近作《走進倫敦諾丁丘的隱修院》,雖篇幅不多,卻把加爾默羅的靈修要點充份地介紹給讀者。它不祇是一本入門書,還真能領人深入其堂奧。讀這本小書的人會知道這二位大師把我們引入一條非常簡易的路,它不要我們「多有」,而是「空無所有」,俾在空和無之赤貧之處,我們可與天主有最親密的交往。

    麥克瑪修女是倫敦市內一座加爾默羅修女院的院長。由於長期的祈禱、閱讀和從事培育,她已把前述二位聖師的靈修融會貫通,而用自己的言語勾勒出這本撮要。因它簡單樸實,使無暇閱讀大部頭作品的讀者,也能應用該靈修的方法而使祈禱容易起來。

    與天主發展親密關係的出發點是,靈修人遇到無法做好默想的情況。作者說:「當大德蘭不再強迫自己做慣例式的默想,允許自己只是單純地享有和耶穌基督的友誼時,她終於得到內在的自由。」什麼是慣例式的默想呢?這是指一套相當嚴格的規定,使初學者學會心禱。它要求默想者善用記憶、想像、推演、理解、情緒、意志等功能,使人通過祈禱穿上基督。

    這類方法是中世紀神師們發揚的。但是祈禱有進程,到某一階段時,上述的默想方法可以變成阻礙。要得到與天主建立親密關係的目的,必須採用默觀的祈禱方法。

    默觀與默想最大的不同,不是靈魂的大量活動,也不借助概念經驗,而是直接地與天主來往,像朋友會晤朋友,像慈父會見兒子,在天主和靈魂間空無所有。靈魂只渴望天主,把天主做為焦點,全神貫注地聆聽,毫無保留地開放自己,讓天主長驅直入,讓天主完全自由地在我內行動,讓天主愛,也向天主示愛。這是絕對的親密共融(communion)。

    分心和各種正負面的情緒免不了還會侵入,不必為之心煩,平靜地轉回來就好了。這些因素反成為我們與主更深結合的契機。修女說有人覺得感覺不到天主的臨在,那是我們沒有回到靈魂最深的內室所致,天主只在那裡與我們相會。淺層的我,或帶著面具的我不配與天主談情說愛。當我脫掉假我,剝除一切偽裝,真實的天主才與真實的我交往了。

    加爾默羅靈修雖然強調「空」與「無」,但也不全然放棄一些輔助的支援,如注視聖像、默頌聖經中的一句話,虔誠的禮儀等。作者提到大德蘭很愛注視耶穌在山園祈禱中強烈的淒苦形像。可見想像也能協助默觀,與天主意志的結合更不必談了。

    作者又說默觀者不會停留在自己的進益,他們一定會關懷眾生。就像大德蘭說過她甘願留在煉獄中直至世界末日,只為了救一個靈魂。而作者也強調人際關係的深度和強度取決於人和天主的關係;「我們想要從與天主逐漸親密的模式中,學會什麼是人際關係的動力,並如何使之倖存。」

    「『空無所有』的親密感」應能刻劃加爾默羅靈修的特色。據此,靈修人不但可以克服祈禱的瓶頸,更可逐入密契的蹊徑,或許終能踏上神婚的高峰。

    編者的話

    拿到翻譯修女(我私下這麼稱呼翻譯加爾默羅靈修系列的隱修女)最新的譯稿,小編立刻注意到這本書的目錄很有意思:

    加爾默羅是花園
    寒冬中的花園
    …到了春天
    死亡的時刻
    園丁的屋子
    關閉的花園
    豐收的花園

    看到這些字眼,我的腦海浮現了畫面──作者筆下的世界顯然是有所本的,但是,這是一位隱修女寫的書,我不禁好奇:她生活的世界是在哪個美麗的花園。我想要看看,這座花園有多美麗。

    真的不蓋你,光從這本書英文版的封面、封底、文案、作者簡介、內文,根本看不出來這個花園在那兒。真的是一整個低調到不行。好奇的人可以自行輸入英文書名UPON THIS MOUNTAIN+PRAY IN THE CARMELITE TRADITION,就可以看到原書的封面啦。

    我問翻譯修女,可以給我多一點訊息嗎?這樣少的資訊,我沒辦法想像出這本書要長什麼樣子。翻譯修女託人捎給我一張綠色的小紙片,上頭只有一個電子郵件帳號,她要我寫給這本新書的作者瑪麗.麥克瑪修女Sr. Mary McCormack。

    跟翻譯修女認識已經有七、八年,也幫她出版過好幾本書,在星火,出了四本,包括《聖女大德蘭自傳》、十字若望的《攀登加爾默羅山》,都是差不多五百年前的作者,這本Upon This Mountain的作者、嗯、一定很特別。

    話說,我跟翻譯修女向來都是用傳真聯絡,手邊累積的傳真厚厚一疊,包括我寫給翻譯修女和翻譯修女寫給我的。曾經通過電話,也去過她在新竹縣芎林的隱修院,隔著鐵柵欄討論出版事宜,她興之所至,把我當做她們第三會(指在俗的會士)的弟子,諄諄教導我聖衣會的靈修,儘管我是一塊糟糕的海綿,吸收量非常微小。

    為了方便聯絡出版事宜,我曾經斗膽問修女:可以寫email嗎?答案是:不行。翻譯修女有跟我解釋,她們過的是隱修生活,凡是會干擾隱修生活的事物都不使用,我納悶的是這回,我怎麼拿到一個加爾默羅修院的email?而且,這個email透露了一些很不尋常的訊息:nottinghill。(翻譯修女有解釋:每所加爾默羅會院都是獨立不相統屬,所以規定未必都是一樣的)

    是的,確定了,諾丁丘,就是《新娘百分百》裡面的場景──倫敦的諾丁丘?我的腦袋瓜裡忍不住冒出修.葛蘭那句台詞:「我住在諾丁丘(Notting Hill),妳住在比佛利山莊(Beverly Hills)。全世界都知道妳是誰。」這令人心碎的句子訴說著一個開小書店的失意男子跟一個國際巨星的天壤之別。然後,我的畫面快轉到修.葛蘭跟茱莉亞.蘿柏茲約會,夜裡爬牆跑進諾丁丘一所花園,片尾的時候,她坐在花園的長椅上(挺著孕肚)、修.葛蘭躺在她腿上看書,天啊,幸福指數破表啦!在這樣浪漫的場景裡,存在著一所戒律嚴明的隱修院?

    對於隱修院,我是門外「漢」(好吧,這只是個說法,我是個小女子),但是我所知的隱修院大抵都在海之濱、山之巔,像世界遺產聖米歇爾山隱修院,當退潮的時候,是與世隔絕的孤島。還有,二十世紀知名的靈修大師多馬斯.牟敦是住在森林資源出名的肯塔基州革責瑪尼修道院。翻譯修女的修院在芎林,深坑也有另一個加爾默羅會院,幾乎都是在鳥不生蛋、失敬失敬,是遠離塵世的所在。

    但是,在諾丁丘隱居?這真的是超乎我的想像了。這個地方可是在國際大都會倫敦觀光客的熱點啊,每年舉辦嘉年華的時候,有一百萬遊客湧入這個區,尤其是電影《新娘百分百》熱映之後,按圖索驥的影迷絡繹不絕。距離知名的波特貝羅市集(Portobello Market)步行不過十五分鐘,在這裡,能隱居嗎?

    我忍不住這麼想,當然,這只是我的胡思亂想。上網google了一下,原來我並不是第一個對這個隱修院感到好奇的人。在2010年,英國發行了一部紀錄片大獲好評,片名叫No Greater Love,就是在這個修道院拍攝的。原來,連英國人也不太知道,在西倫敦的時髦地帶,居然有一所隱修院。導演Michael Whyte並不是天主教徒,他住在諾丁丘,就在修道院對面。許多年,他看著那所修道院,對這些鄰居充滿了好奇,於是想要拍一部記錄片,勇敢地去敲修女的門,修女們認真考慮了,然後拒絕他──他一再去敲門,修女們認真考慮,也一再拒絕。前前後後十年,說:好,然後讓導演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拍攝。

    我終於找到了諾丁丘加爾默羅會院的官網,看到了上頭的幾張照片,一陣感動在我血管裡亂竄,我好想好想走進這座隱修院,親眼看看這所花園。不過,光是看到還不夠,我想讓各位讀者也看到這個美到無法描述的花園。於是,我想要委託攝影師去拍照,首先腦筋動到了繪本作者許書寧,她是天主教徒,出版過《耶路薩冷朝聖日記》、《亞西西的小窮人》等書,她能畫、也能攝影,她又在倫敦求學生活過,簡直是我夢寐以求的委託對象,我用即時通「煞費口舌」地跟她描述這個修道院有多美,但是當時她並沒有重返倫敦的計畫,於是我的順風車計畫告吹。

    我抓著頭,想要怎麼讓那些感動人的照片「生」出來啊?人好像在遇到無法可想的時候,會有神助,我想到了,那何不問問倫敦的修女,幫他們網站圖片拍照的人可以提供這些美得要命的照片嗎?那怕只有幾張,也聊勝於無不不,是可以讓人一窺花園的真貌啊。因為當時網站上的照片並不多(坦白告訴大家,從拿到譯稿到出版,小編嚴重拖稿,中間發生了許多悲歡離合的故事,因為是私事就不跟大家報告囉),所以網站最新的面貌比當時我拜訪的時候豐富了很多。這得交代一下,免得大家誤解。

    於是,小編寫信,幾乎馬上得到回信。而且口氣溫暖得讓人想要掉下眼淚來:你要什麼,我們都會幫忙。這簡直是天助我也。然後我就收到照片了,而且照片都是由隱修院的Sister Luke拍的,看到幾十張照片出現在我的Dropbox,我幾乎飆淚。

    這就是我絮絮叨叨也要把這個故事說出來的緣故,因為實在是無法說出的感謝和感動。至於這個加爾默羅的花園,小編想對您說:歡迎光臨,希望你親身體驗加爾默羅的祈禱,然後帶著滿滿的感動去生活。

    小編在諾丁丘加爾默羅會院的網站上找到一句話,也許可以作為這本

















    豐收的花園

    從花園的這個角落可清楚望見,隱修院朝西的長長正面背後,高高地聳立著鐘樓。加爾默羅日常生活的韻律在此展開,工作與祈禱互相接續,宛如預知的舞步。規律的生活程序,隨著禮儀週期生動地變化,彷彿四季的轉換染上不同的色彩。這是加爾默羅的根本實質。一再重覆的平衡模式,展現出加爾默羅會士的風格:單純和寧靜是不斷祈禱的根基。總之,那是理想,祈願常能順利地實現!

    如果一個人達到祈禱生活的極境,委順地投入天主的親密擁抱,致使她不怕
    承認自己的真實,那時,她終於得到釋放、為天主的光榮,在與基督的結合中,
    自由地完全奉獻自己。這其中還包括自獻於所有屬於天主的一切。這事表達在關
    心地為人代禱、真誠的同情和樂意服務他人。在《靈心城堡》最後一章中,大德
    蘭為她的修女描述靈魂進入君王居住的最深住所,其涵義的關鍵字不是「極樂」
    (bliss),而是「服務」(service)。加爾默羅花園的果實,是供給每一個人
    的,它的道路直指人心。

    長久以來,加爾默羅一直是我的整個生命,因此,很難充分地追溯,以之確
    認對我來說最有意義的方面。我可能在花園走了完全不同的路線。我只不過沿著最愛的路走,並分享所得的聯想。然而,無論流連何處,我想主要的觀念已經點出:生命、成長和真實,也蘊涵吸引人經由愛而豐收的邀請。

    加爾默羅花園沒有邊際,然而,我漫步的花園,卻圍繞著22英呎的高牆!這個龐大的邊界,有效地圍護隱院,在倫敦的市區中,確保維持祈禱生活的退隱。這也象徵內心的關閉花園,如果祈禱和內修的精神要有所進展,生活中的每條路都必須受到維護。
    對禁地的加爾默羅會士而言,畢生退隱的修行所創造出的「生態系統」
    (ecosystem),使這個較稀少的聖召能欣欣向榮。在速度及噪音不斷增加的這個
    時代,由於敵對默觀精神的一個﹁趨勢改變﹂,禁地變得更是格外需要。然而,
    退隱並非建造一個保育區,保存某類瀕臨絕種的動物!加爾默羅會內有充足的生
    物多樣性(bio-diversity),顯示其神恩的健壯,當環境改變時,仍會繼續呈現修
    會的精神。的確,當我們向前邁進廿一世紀時,催促加爾默羅隱修女的一個工作
    是,接納古老時代的看法,反省教會在理解教會本身上的發展,然後再做相稱的
    轉換,應用在理解我們處於教會內地位。加爾默羅屬於教會,也屬於今日的人。

    花園是花草樹木成長的地方,不像叢林般密集孳生,而是有良好的整理和培
    育。在一座花園裡,即使到了看似了無生氣的冬天,也總有著生命的氣息。聖誕
    節過後,嚴寒刺骨的日子裡,我走向所住隱院的花園,下到僻遠又潮濕的角落,
    那裡正瀰漫著一股沁心甜蜜的芳香。一大片冬季的天芥菜繁密地綻放,佔滿了人跡稀少的泥巴路。肥肥厚厚的枝莖,個個頂著團團花朵,稱不上美麗;淺淡的紫色,灰暗的色調,彷彿只為了襯托去年枯萎的雜草叢。雖然如此,我不曾知道,有什麼炎夏的花朵,能散發出如此濃烈的芬芳。

    過遠一點有數個起伏的小丘,其中有個小丘的另一側,栽植一叢榛樹。元月
    天的園中漫步,我也常在此留步一會兒。寒風吹動禿枝,嘎嘎作響,幾乎不期然
    地,枝頭上的軟毛花穗飄落,掉到那正等待著,像小紅星般的雌花內。早在果樹
    長滿嫩芽之前,新生命已經在禿枝間展開了。

    前行來到花園的中央,兩棵聳立的萊姆樹,當中有間簡樸的「獨居室」,我
    駐足於屋前。在此,叢叢的冬季附子佈滿耀眼的斑點,覆蓋的白雪,掩不住點點
    凸出的花兒,彷彿大自然要為寒冬打氣,擺設小小的茶會,舖上潔白的桌布,在
    翠綠的茶墊上,放上她的金杯。這個景緻是個明顯的確證,擔保春天就要來了,
    有一天,它將會是一簇簇的黃水仙。

    這些小小的奇觀──芳香、繁殖、冬季中旬









    編/譯者:加爾默羅聖衣會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23*17
    頁數:192

    出版地:台灣







    金管會卡債協商機制





    商品訊息簡述:








    • 作者:瑪麗.麥克瑪修女

      追蹤







    • 譯者:加爾默羅聖衣會








    • 出版社:星火

      出版社追蹤

      第一銀行整合負債 功能說明

      高雄借貸急救網




    • 出版日:2013/4/1








    • ISBN:9789868574953




    • 金石碼:2012440038626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13歲以上












    走進倫敦諾丁丘的隱修院:體驗加爾默羅會傳統的祈禱評價,走進倫敦諾丁丘的隱修院:體驗加爾默羅會傳統的祈禱哪裡買,走進倫敦諾丁丘的隱修院:體驗加爾默羅會傳統的祈禱評比,走進倫敦諾丁丘的隱修院:體驗加爾默羅會傳統的祈禱推薦2018,走進倫敦諾丁丘的隱修院:體驗加爾默羅會傳統的祈禱價格,走進倫敦諾丁丘的隱修院:體驗加爾默羅會傳統的祈禱特賣會,走進倫敦諾丁丘的隱修院:體驗加爾默羅會傳統的祈禱好用嗎,走進倫敦諾丁丘的隱修院:體驗加爾默羅會傳統的祈禱好吃嗎,走進倫敦諾丁丘的隱修院:體驗加爾默羅會傳統的祈禱推薦




    3BF9BE8AF1A5B6A1
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
回應
google廣告
    沒有新回應!
google廣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