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31124打狗英領事館、旗­津_20221130

告別屏東,和同學在高雄多留一天。高雄之於我,是一個陌生的城市,抱著出國旅遊般的心態,去拜訪嚮往已久的打狗英領事館和旗津。

原址是高雄港車站,最早為臺灣鐵路縱貫線的終點,現為舊打狗駅故事館。第一代打狗停車場位置大約在鼓山一路87巷口一帶,在190011月正式開始營運。1907年鳳山支線(屏東線)通車,打狗停車場同時成為鳳山支線起點。1908年進行車站南遷工程,其位置在今天站房的北邊,正對著臨海三路,第一代打狗停車場拆除。新高雄驛於1941622日開始營運,而原本的第二代高雄驛則改稱高雄港驛,主要辦理貨運。二次大戰時遭受嚴重破壞,戰後貨運營運至2005年,2008年廢站。高雄港站及週周邊建築,被列入歷史建築及文化景觀。

 

nEO_IMG_IMG_3779.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舊打狗駅故事館nEO_IMG_IMG_3776.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nEO_IMG_IMG_3772.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
nEO_IMG_IMG_3774.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

 

 

 

日治時期在高雄建立港口,為了疏濬航道,於是利用淤泥填海造陸而形成。「哈瑪星」此名稱的由來,是因為當地有兩條濱海鐵路通往商港、漁港和漁市場,日語稱為「濱線」(注音假名:はません,羅馬字:Hamasen),當地居民以臺灣話稱之為「哈瑪星」(Há-má-seng)。


nEO_IMG_IMG_3780.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
nEO_IMG_IMG_3784.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當年的魚市場景象

nEO_IMG_IMG_3785.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

 

打狗領事館是英國駐臺灣第一個正式領事館。英法聯軍之役後,1858年臺灣(安平)、淡水開埠通商。18617月,首位英國駐臺灣副領事郇和(史溫侯,Robert Swinhoe)在臺灣府(臺南)設立第一個辦公處。1863年雞籠、打狗二港開放做為淡水、臺灣(安平)之外口。18645月臺灣關設立於打狗,11月英國將駐臺灣副領事館南遷至打狗,隔年2月升格為領事館,郇和升任為領事。從此,打狗正式走入國際舞臺,而我的偶像史溫侯也寫入台灣生態史的重要篇章。

我很喜歡淡水,這幾年隨著歷史建築陸續整理開放,漸串起從荷蘭、明鄭、清國、日治至民國的視野脈絡。今來到昔時的打狗、哈瑪星,歷史發展的脈絡又更加明晰,且南北串聯起來。

 

nEO_IMG_IMG_3794.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搭乘公車往 打狗英理事館,發現車上有這樣的說明。在較短路程聘用聽障駕駛,真是很好的方式。

nEO_IMG_IMG_3795.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nEO_IMG_IMG_3801.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對岸旗津燈塔nEO_IMG_IMG_3821.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
nEO_IMG_IMG_3797.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nEO_IMG_IMG_3810.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栩栩如生的蠟像,呈現當年哨船頭街景

nEO_IMG_IMG_3806.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有當地小販、印度人、洋人、官夫人、隨扈,很生動地描繪當時街景,當然是聽了解說才更明白。

nEO_IMG_IMG_3812.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研究許久不知這水手在看什麼,問了服務人員才知,他買了小販的麻糬,在看裡面包什麼

nEO_IMG_IMG_3818.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斷尾的印度挺蜥
nEO_IMG_IMG_3823.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山下是領事館辦事處,山上是領事官邸,上山步道也被列入古蹟

nEO_IMG_IMG_3824.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正在觀察記錄的人是誰? 當然是斜槓青年 史溫侯了

nEO_IMG_IMG_3830.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在假獼猴附近,真猴兒出來亮相了。此處為柴山山腳,有一家庭居住附近。

nEO_IMG_IMG_3864.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領事官邸。

nEO_IMG_IMG_3878.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

nEO_IMG_IMG_3844.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1861年史溫侯搭乘來台的金龜子號軍艦(這名字聽起來很不威),因季風無法在安平登陸,改在打狗。後來領事館設在打狗,也是有先兆呀。

nEO_IMG_IMG_3846.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當時行駛在大陸台灣之間的中式帆船,即戎克船。

nEO_IMG_IMG_3851.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
nEO_IMG_IMG_3856.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中山大學及後面壽山公園

nEO_IMG_IMG_3860.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右 西子灣防波堤,左 旗津海馬堤防

nEO_IMG_IMG_3872.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
nEO_IMG_IMG_3876.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旗津燈塔nEO_IMG_IMG_3865.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領事官邸旁,西子灣靈興殿

nEO_IMG_IMG_3888.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山下領事館後方,玻璃板下方原為關犯人的地牢

nEO_IMG_IMG_3893.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因整修中,讓馬雅各暫時面壁~

nEO_IMG_IMG_3890.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防空洞
nEO_IMG_IMG_3898.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解說老師很詳細說明,他一天需上三趟三趟。第一場10:00在山上,若搭車來要坐到上面入口,否則會趕不上。我們因搞不清狀況,衝上山時已經結束,老師很熱心地為我們再講一次。第二場11:00在山下。

nEO_IMG_IMG_3901.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走廊傾斜讓雨水排下
nEO_IMG_IMG_3904.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窗戶的擋,也是有學問

nEO_IMG_IMG_3919.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英領事館向台灣關永久承租土地,此為中英地界,共有三個,今分別存放不同博物館。

nEO_IMG_IMG_3920.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nEO_IMG_IMG_3907.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nEO_IMG_IMG_3814.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nEO_IMG_IMG_3930.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英領事館1932成為 高雄州水產試驗場,戰後水產試驗所高雄分所。

nEO_IMG_IMG_3931.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領事官邸1931改為總督府高雄海洋觀測所,1946成為中央氣象局高雄測候所。1977賽洛瑪颱風時遭逢巨大破壞,後來重修。

nEO_IMG_IMG_3945.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館舍空間作為古典玫瑰園賣店,山上部分為咖啡店,若有時間在此休閒定是十分美好。
 

旗津早年稱旗後,不僅是高雄的發源地,更是高雄港口的發祥地。旗後的開發始於明永曆年間,明末清初來自大陸的戎克船都停泊於此。1864年英國設立臺灣關,也是在此。而現在的高雄市區,當時只是一片蠻荒,要到日據時期才開始發展。今天后宮旁的通山巷,當時為外商雲集之處,碼頭邊之「福聚樓」是高雄酒家的濫觴。

 

nEO_IMG_IMG_3957.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
nEO_IMG_IMG_3959.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

nEO_IMG_IMG_3955.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往旗津渡輪nEO_IMG_IMG_3975.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高雄流行音樂中心nEO_IMG_IMG_3999.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旗津老街nEO_IMG_IMG_3976.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旗津天后宮,古蹟之一

nEO_IMG_IMG_3980.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旗津長老教會
nEO_IMG_IMG_3984.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
nEO_IMG_IMG_3992.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
nEO_IMG_IMG_4010.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


旗後砲台位於旗後山上,建造時間約在清康熙50年(1711年),當時築有大砲台一座,安砲六尊,由水師右營撥兵30名駐守。光緒元年(1872年),鳳山副將王福祿聘英籍技師設計監造現代化的砲台;外鄜部為長方形,牆垣由鋼筋水泥築成。砲台區周里半,分三區。北區為大堂,主門東向,外八字牆,紅磚斗砌而成,門額題「威震天南」四字,門房兩柱飾有「囍」字。中區築有營房廿二間、彈葯庫若干間。南區有砲位四座,均安置阿姆斯壯後膛六噸半大砲一尊。1895年乙末戰爭割台之後,砲台淪陷,門額半毀。

參觀時很驚嘆砲台範圍之大、營房之多,卻沒看到砲座遺跡,現場也無任何說明文字或導覽人員,頗感遺憾。以上資料是事後找出來。

 

nEO_IMG_IMG_4020.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木造屋頂
nEO_IMG_IMG_4027.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型制跟滬尾砲台完全不同,範圍很大、營舍很多,可以駐防許多兵。

nEO_IMG_IMG_4030.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
nEO_IMG_IMG_4032.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
nEO_IMG_IMG_4033.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
nEO_IMG_IMG_4038.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海馬堤防,末端是紅燈塔。另一側西子灣堤防是綠燈塔。

nEO_IMG_IMG_4042.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
nEO_IMG_IMG_4044.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為防止沙灘流失設置土石固定,沙灘在其後方形成美麗的弧度

nEO_IMG_IMG_4010.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

nEO_IMG_IMG_4045.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
nEO_IMG_IMG_4048.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
nEO_IMG_IMG_4051.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無處不在的高雄地標 八五大樓,停止營運中,叫高雄人情何以堪。

nEO_IMG_IMG_4055.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砲台周圍

 

旗後燈塔位於旗後山頂,可與砲台相通。清光緒9年(1883年)鳳山副將王福祿始聘英籍技師,築燈塔於今址,係方形磚塔,裝穴等單蕊定光燈,見距約十浬。日大正5年(1916年),日人增建新塔(日大正7年,1918年完成),為白色下節八角形,上端圓柱形,高11公尺,光力為85000支的燭光,發揮高度的導航效能。以上資料是來自旗津區公所網頁。

 

nEO_IMG_IMG_4060.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
nEO_IMG_IMG_4063.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
nEO_IMG_IMG_4067.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
nEO_IMG_IMG_4077.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
nEO_IMG_IMG_4082.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
nEO_IMG_IMG_4098.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


nEO_IMG_IMG_4110.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鼓山區街景
nEO_IMG_IMG_4111.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從法拍會搶下的歷史建物

nEO_IMG_IMG_4114.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
nEO_IMG_IMG_4115.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成為門可羅雀的賣店,應該有其他規劃才有意義。

nEO_IMG_IMG_4118.jpg - 20221130西子灣旗津鼓山區這樣的建築不少,期待有更好的規劃

 

 

 

回應
關鍵字
    沒有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