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150839太極拳學術研究與養生課程大綱
週 次 |
授 課 內 容 |
1 |
課程說明 學術研究主題:太極拳與養生的探討 養生內容:以太極拳「太極功法/預備式、起勢、左右攬雀尾」等之原理與動作解釋太極拳鍛鍊過程的養生功能 |
2 |
學術研究主題:太極拳的運動傷害與預防 養生內容:講述太極拳「單鞭/單推推手」等容易造成運動傷害之相關動作與正確動作之示範 |
3 |
學術研究主題:太極拳物理學原理/牛頓力學、相對論與量子論 養生內容:針對太極拳「提手、靠、白鶴亮翅、左摟膝拗步」等之肢、體動作,提供牛頓力學原理的基本觀念與動作示範 |
4 |
學術研究主題:太極拳與物體的運動/向量/速度、加速度/動力學/慣性定律、運動定律、作用與反作用定律 養生內容:以物體的運動來解釋太極拳「手揮琵琶、進步搬攔捶」等之肢、體運動與動作示範 |
5 |
學術研究主題:太極拳與物體的運動/功和功率/位移、動能、位能、熱能 養生內容:以物體的運動來解釋太極拳「如封似閉、十字手」等之肢、體運動與動作示範 |
6 |
● 操作課 養生內容:預備式起勢至十字手/單推推手的身體知覺與操作原則 |
7 |
學術研究主題:太極拳與物體的運動/動量與衝量、能量守恆/轉動/角位置、角速度、角加速度 養生內容:以物體的運動來解釋太極拳「抱虎歸山、肘底看捶、左右倒攆猴、斜飛勢、左右雲手/雙推推手」等之肢、體運動與動作示範 |
8 |
● 操作課 養生內容:抱虎歸山至斜飛勢的身體知覺與操作原則 |
9 |
公共參與週 |
10 |
● 操作課 養生內容:左右雲手/雙推推手的身體知覺與操作原則 |
11 |
學術研究主題:太極拳與物體的運動/線運動變量和角運動變量的關係/轉距和轉動慣量/角動量、角動量守恆 養生內容:以物體的運動來解釋太極拳「單鞭下勢、左右金雞獨立」等之肢、體運動與動作示範 |
12 |
學術研究主題:太極拳與機械原理/槓桿、輪軸、滑輪以及斜面 養生內容:以機械原理來解釋太極拳「左右分腳、轉身蹬腳、進步栽捶/四正推手」等之肢、體運動與動作示範 |
13 |
● 操作課 養生內容:單鞭下勢至進步栽捶/四正推手的身體知覺與操作原則 |
14 |
學術研究主題:太極拳的老莊哲學/禪修境界 養生內容:以太極拳「玉女穿梭」四式動作說明,從道家思想專氣致柔、沖虛無為的逆覺體證與禪修反聞自性到太極拳的虛靜觀照之思維 |
15 |
學術研究主題:太極拳與易經/拳經、拳論、陰陽總論 養生內容:解說拳經、拳論、陰陽總論所載關於太極拳陰陽、五行、八法相互鼓盪與易經八卦相生相剋,作用於拳架「上步七星、退步跨虎、轉身擺蓮、彎弓射虎、合太極/四正推手、四隅大捋推手」等之肢、體運動與動作示範 |
16 |
● 操作課 養生內容:玉女穿梭至合太極/四正推手、大捋推手的身體知覺與操作原則 |
17 |
期末論文發表與座談:通過太極拳學術研究與養生內容的研究操作如何達到型塑個人武德養生之道的可能?談以身體知覺與操作原則實踐太極拳學術研究與養生之理論的動作特質。 |
18 |
期末論文發表與座談:同上。 |
課程指定教材(或延伸閱讀書目):<道家養生太極拳> 陳文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