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191241[懶人包] 中和華新街南洋觀光美食街:緬甸街異國美食大集合 1373
新北市中和區華新街1號。
在新北市中和南勢角,靠近華夏技術學院地帶,有一條華新街。大約自70年代起,這裡聚集了許多緬甸華僑,也就賣起泰緬一帶的小吃,許多招牌和價目表都用緬甸文書寫,形成一個很有特色的聚落,這條街也被暱稱為「緬甸街」。
(南洋觀光美食街)
這條街經過整建,把許多招牌統一格式,路面也漆上彩色,命名為「南洋觀光美食街」,更增添了特色氣氛。每年遇到「潑水節」時,這裡也都會舉辦潑水慶典喔!是個很有特色的社區。
(華新街的招牌和路面有統整過)
華新街除了緬甸小吃之外,還有緬甸周邊國家的料理,如雲南菜、越南菜、泰國菜甚至印度菜等等,真是個異國美食寶庫,在其它地區不容易吃到,錯過可惜喔!
接下來按照門牌號碼順序,列出本貓介紹過的華新街店家:(括弧內為門牌號碼)
◎ 瑞麗清真小吃(7號)
◎ 李園清真小吃(9號)
◎ 阿里媽媽香米飯(29號)(歇業)
◎ 藍天印度烤餅(33號)
◎ 日發印度烤餅(57號)(歇業)
◎ 緬甸小吃店(58號)
◎ 祥鈺港式茶樓(65號)
◎ 華新豆漿早點宵夜(74號)
◎ 亞洲風咖哩屋(77號)
◎ 滇城雲南美食(78號)
◎ 湘園美食(83號)
◎ 叉燒麵大王(140號)
(這裡有賣緬甸商品的店家)
這裡的店面幾乎都沒有什麼裝璜,就是很簡單的陳設,店家賣的料理大同小異,價錢大致便宜。
(緬甸文價目表)
很多店家的價目表都是用緬甸文書寫,看起來像畫一堆蚯蚓,大家別害怕看不懂,因為都會另外有中文菜單。
(看到店內會擺翁山蘇姬和他父親的照片,這一定是緬甸華僑開的店無誤)
緬甸位於中南半島,夾在泰國、印度、越南、中國中間,飲食受其它地區影響很大,融合成自己的特色。
(緬甸人喜愛喝下午茶聊天)
緬甸一帶的風氣流行喝下午茶,在華新街的下午常常可以看到許多人坐在店裡,叫杯奶茶、幾樣點心,幾個人就用緬甸話嘰哩咕嚕聊一下午,此乃本街的特殊景像。
(奶茶)
這裡的奶茶口味和印度及泰國類似,都是比較濃、顏色深、帶點酸,很好喝。
(印度烤餅的爐子)
印度料理對緬甸影響很大,如印度烤餅在這一帶就有五家左右在賣,是這條街代表性的特色料理。這種烤餅把麵糰桿平之後,覆蓋在一個隔熱布包上,然後利用布包把麵皮放進特製的烤爐烘烤,因為爐內溫度很高,大約兩分鐘就可以烤好。
吃法可以刷奶油、撒糖粉,也可以配上鹹的豆子,是這條街不容錯過的美食。
(印度香米飯)
另外印度香米飯也是這裡的特色。這米用的是長米,很膨鬆且粒粒分明,裡面還會混著葡萄乾和紅薑,還蠻好吃的。
(巴巴絲)
當然,這裡還是緬甸小吃店最多,賣的東西很有特色,例如巴巴絲就有很多家在賣。
巴巴絲是一種米線,還蠻滑溜的,做乾拌或湯都可以,通常配雞絲或是豬肉末,是緬甸代表性的主食。
(豌豆粉)
這裡奇特的食物不少,例如豌豆粉(最上圖),看起來像布丁,切成小塊後去油炸,沾著醬吃,還蠻好吃的。
(充滿南洋味的飲料)
這裡店家賣的飲料除了奶茶之外,還有一些帶有濃厚中南半島色彩的品項,例如羅望子水、椰子汁等
(雲南口味,週休三日)
據說這些緬甸小吃店之中,生意最旺的是「雲南口味」(華新街48號),經常排隊。
但是這家店是很誇張的週休三日(週一到週三),而且只賣早上到中午,本貓還沒機會去吃,真是殘念!
(祥鈺港式茶樓的甘蔗蝦)
華新街雖然有很多泰緬小吃,但這裡最出名的店家反而是「祥鈺港式茶樓」。這是緬甸華橋所開,當初只是想不要和大家賣一樣的東西,沒想到一砲而紅。這家餐點種類多樣、價格公道,生意很好。
這裡有一些緬甸華僑信仰回教,招牌上寫著「清真」的就是。回教徒忌豬肉,所以不要帶豬肉類的外食進去,要尊重人家的習俗。
(緬甸小吃店的椰糖鬆餅)
(華新早點豆漿宵夜的豐富美味燒餅)
(湘園美食的美味椒麻雞)
(叉燒麵大王的價錢便宜到讓人感動想哭)
華新街碰到華夏技術學院後會右彎,路名仍然是華新街,也有不少小吃店。
總之,華新街是一條很有特色的美食街。缺點是離捷運南勢角站有一段距離,走路大約要10~15分鐘,但仍然值得抽空前去逛一逛,嚐嚐異國美食。
本貓這麼熱心推廣華新街的美食,當地應該封本貓為榮譽街友才對。(咦?好像怪怪的)
【捷運美食】
【夜市美食】
◎ 寧夏夜市美食攻略
◎ 士林夜市美食攻略
◎ 興安街美食攻略
◎ 板橋湳雅夜市攻略
◎ 桃園觀光夜市攻略
◎ 台中逢甲夜市攻略
【美食特輯】
◎ 貓大爺火鍋與冬令進補特輯(麻辣鍋、酸菜鍋、薑母鴨、湯圓)
【延伸閱讀】
◎ 貓大爺烏來一日遊
(201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