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171608【板橋美食】黃石市場生炒魷魚:知名老店重出江湖 724
新北市板橋區黃石市場內,宮口街與後菜園街交叉口,捷運府中站。
板橋黃石市場最知名的生炒魷魚復業了!
這家生炒魷魚的小攤,開了30年,就只賣這一味,每天都大排長龍,自上午十時開始營業,賣到下班之前通常就賣光了,可說是黃石市場內人氣最旺的店家。原本老闆是賣生炒花枝,花枝供貨減少後改買生炒魷魚,但近幾年魷魚產量也銳減,價格上漲甚多。
(先前店家歇業時還上了新聞報導,可見本店的影響力)
據媒體報導,「台灣區遠洋魷漁船魚類輸出業同業公會」表示,目前台灣剩下101艘魷釣船,不比全盛時期的180艘。以民國97年作業的81艘統計,共捕獲24萬零283公噸,但去年作業船數增加為99艘,魚獲數卻銳減為6萬8747公噸,僅有2成8,減少將近7成,銳減幅度相當可觀,導致價格飆漲。
(當時因為阿根廷魷魚缺貨,成本飆高而暫時歇業)
台灣的魷釣船大多在大西洋西南與東南太平洋的公海作業,包括日本、韓國、阿根廷同樣都有魷魚產量銳減的情形,雖然還沒有學術研究魷魚產量驟減因素,但漁民與公會普遍認為,與全球氣候變遷有關。所以大家要愛護地球資源啊!
(著名的生炒魷魚老店回來了,一碗調漲5元)
本店在五月份就因為魷魚價格飆高而歇業,還驚動了新聞報導,可見這一攤的影響力。到了七月,店家改用便宜一些的智利魷魚重出江湖,價前由原本35元漲到40元,小攤上立刻又是滿滿人潮。
(店裡的歐巴桑忙的很,還有一堆外帶要處理)
這碗生炒魷魚的碗並不大,但是店家仍然裝的滿滿的,的確是走便宜量多的路線。吃起來魷魚很脆,但是這湯頭卻很特別,說酸不夠酸、說甜不夠甜,還帶有一點小辣。裡面放入白菜,似泡菜而非泡菜。這湯頭和本貓吃過所有魷魚羹類的湯頭都不一樣!最重要的是,本貓覺得湯頭的味道和魷魚的味道跟本是兩回事!橋歸橋、路歸路,大概是生意太好,趕著出餐,但並沒有入味。雖說並不會難吃,但是對本貓來說是一種很奇怪的體驗。
(隔壁攤的蘿蔔糕生意也很好)
隔壁攤的蘿蔔糕糯米腸和本攤共同經營,可以一起點餐。本貓喜歡這家的蘿蔔糕,外皮金黃酥脆,裡面緊實,好大一塊只要15元,糯米腸一條也只要10元。只是份量太大,最好是兩個人來,各叫一碗魷魚羹,再共享一份蘿蔔糕糯米腸。
(這麼大一份蘿蔔糕才15元)
(這家謝家肉羹在黃石市場中很有名氣)
板橋黃石市場還有很多小吃值得一試。
(有25年以上歷史的紅心冰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