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21514【興安街美食】興安魷魚嘴羹:奇特少見的魷魚嘴羹,一賣40年(原阿伯魷魚嘴羹)4352
台北市中山區興安街34號。
※ 06:00~14:00,賣完為止,週日休息
※ 週一到週三賣魷魚肉羹,週四到週六賣魷魚嘴羹
(興安魷魚嘴羹)
一般都是賣魷魚羹,賣魷魚嘴羹可就很稀奇了!
魷魚嘴羹發源於雲林斗六,在台北市興安街有一家「興安魷魚嘴羹」,大概是極少數台北有賣這一味的店家。(老闆好像也是雲林上來台北的)
雲林斗六的「魷魚興魷魚嘴羹」大約60年前意外發明了這道料理,當年因為批發整隻魷魚給台北大稻埕「永樂市場」製作乾貨,但魷魚的嘴裡有兩片硬的口器(牙齒,呈片狀)不能吃,客戶要求拔掉不要。老闆想想這麼多魷魚嘴丟掉也是浪費,不然來煮煮看,於是誕生了這個奇特的小吃。
魷魚嘴的口感彈軔有嚼勁,但吃的時候要吐出魷魚口器很不方便(通常要用手幫忙),推廣不易,只適合喜歡吃嚼勁兒的客人,牙齒不好就沒辦法,60年來一直很少有店家在賣這玩意兒。其它店家反而將去掉口器的魷魚嘴酥炸,變成所謂「龍珠」(魷魚、花枝、透抽都可做),常見於台灣熱炒店,當成下酒菜。
(歷史照片:阿伯魷魚嘴羹)
台北市興安街與合江街交叉口,原本有個路邊攤車叫「阿伯魷魚嘴羹」,有超過卅年以上的歷史。每天早上6點開始營業,賣到下午1點左右差不多會賣光,因為便宜又好停車,天天生意都很不錯。
(歷史照片)
「阿伯魷魚嘴羹」是登記有案的合法攤販,也需要繳稅。每天清晨擺出桌子、搭起遮陽蓬營業,照顧了不少人的胃。
(歷史照片)
但「阿伯魷魚嘴羹」的知名度不算高,客人多半是附近上班族與計程車司機(附近很好臨時停車),又因為晚上沒營業,一般人很難吃到,算是當地人與計程車運將才知道的隱藏版美食,很多人可能壓根沒聽過魷魚嘴羹。
(2014年舊攤車掛上布條告訴大家新地點)
後來大概到2014年,店家在附近興安街上租下了店面,改名「興安魷魚嘴羹」,用餐環境與衛生條件都好多了。營業到現在有40年以上,傳承到第三代了。
(店面)
搬到的店面後一樣賣魷魚嘴羹和油飯、小腸麵線。
(店內空間)
店內空間不大,但用餐環境好很多。攤子前的吧台及騎樓也有位子。客人仍然有許多計程車司機。
(2020/11價目表)
營業時間相同,周日休息。特別的是現在魷魚嘴數量不多,一隻魷魚也就一張嘴,國產魷魚數量大減,還很多拿去做「龍珠」去了,進口的魷魚已經去掉嘴,因此現在週一到週三賣魷魚肉羹,週四到週六賣魷魚嘴羹。2014年時一碗45元,6年來漲到65元,這幾年物價真的漲的很兇。
(魷魚嘴羹)
「興安魷魚嘴羹」的魷魚嘴還蠻大顆的,吃起來味道就和一般魷魚肉一樣有大海的鮮香,口感比較軔,不像魷魚肉脆彈,接近魷魚觸手的口感,甚至再多點嚼勁兒,但不會到咬不動。
(魷魚嘴)
建議先把口器抽掉之後再大口嚼它,越嚼越香。
(魷魚肉羹)
魷魚肉羹的魷魚肉塊大塊,鮮香又有軔度。羹湯有勾芡但不會太稀也不會太稠,略帶一點甜(南部愛甜,但這還不至太甜),又有一點紅醋提味,搭配清甜白蘿蔔,加一點烏醋和胡椒粉更好。吃這個不必吐口器,本貓覺得比魷魚嘴羹更好吃耶!
(中碗油飯)
這家的油飯煮的稍微濕潤一些,搭配的醬汁不會太重口味,最好的是有加豬肉末,香氣增加,有點滷肉油飯的感覺,還不錯囉。
(滷蛋)
本貓喜歡叫中碗的油飯,搭配一碗魷魚肉羹簡單吃一餐,小碗的份量對本貓太少,大碗的又太大囉。滷蛋一般,味道淡了點。
(小腸麵線)
一般都是賣大腸麵線,這家卻是小腸麵線,就是要和大家不一樣就對了。
(小腸麵麵)
小腸麵線樸實,附一棵小魚丸。
(油飯)
總之,「興安魷魚嘴羹」餐點有特色,滋味平實、價錢中等。一個路邊攤販能夠發展到現在40多年也不容易,不只是地點和便宜兩個原因。只是魷魚嘴羹這種餐點要推廣也不容易,要吐口器很麻煩,用手又會黏黏,對有些人來說太硬了點,直接吃魷魚羹或下酒的龍珠比較方便,吃魷魚嘴就是吃個趣味。
◎ 貓大爺文湖線美食 (中):南京復興站、中山國中站、松山機場站、遼寧夜市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