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小報到 by 小小爸 @ 我是謝小葉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twi 一下
  • 201211071746陳小小報到 by 小小爸

     


    原本以為經歷過一次,應該也不過就是再來一次,事後不但證明自己無知又無心,而且老天爺創造生命的方式,沒有一次是一模一樣的。



     

    同樣是半夜被老婆叫醒,這次卻是兒子哭喊「我要喝水...」讓我不耐地睜開眼睛。「不要睡了,我已經大收縮了。」老婆痛了半小時以後起牀上廁所,這幾天不斷被耳提面命媽媽要去生妹妹你要乖乖的兒子馬上驚醒,即使媽媽回來也不接受招安。奶奶爺爺先後被吵醒,準備上來按原訂計畫代理母職三天。但兒子並不打算放棄。「我要馬麻陪我睡覺!馬麻不要去醫院好不好啊!」沒睡飽的小腦袋瓜非常清醒的尋找邏輯上媽媽不能走的理由,「外,外面很黑啊,沒有燈哇,看不見路啊!馬麻不能出去啊!我要媽媽,嗚哇~~」小人哭得愈大聲,媽媽的子宮就縮得更厲害些。只是哭歸哭,走還是得走。小人被爺爺抱下去看他最愛的挖土機了,夫妻倆人迅速離開,駕車駛入兒子力阻的無邊黑夜。

     


    其實從家裡到醫院不用十分鐘,不過人家都說第二胎生得快。進了醫院急診室,進了產房稍做檢查已經開了四公分,馬上就說要辦住院了,解除被退貨的危機。時間以奇怪的波浪型態流逝,在車上感覺緩慢,但辦好住院手續以為才四點半,抬頭看時鐘已是四點五十。

     


    無論四點還是五點都算早。檢查室裡躺了半小時聽胎兒心跳,就把我們送進產房。可能也是因為真的很早,住到了樂得兒型產房,直接把醫療床改成手術台,謝小葉又如蜘蛛般四肢大張,但慈濟崇尚自然,之前醫生言明不催生,進產房護士沒問要不要打無痛分娩,上了產臺既不剃毛也不灌腸,準媽媽一面忍住便意還要一面擔心等下孩子伴隨糞土一起降臨世界。

     


    五點剛過,昨天還恐嚇我們可能很快也可能很慢,甚至下週五都不會生的李醫師步履輕捷走進,一臉頑皮笑容:「我跟你說吧,一兩天內就會生。本來昨天檢查子宮頸還有兩公分,今天只剩這麼細,半公分!」婦產科醫生得全天待命,沒有人喜歡睡到一半被叫醒,這讓我們感覺有點抱歉,但他毫不在乎,「你們六點生一生,我剛好可以去做早課。」慈濟醫生無論大小牌,早上七點都得齊聚講堂上早課,不上者就沒有全勤。李鐵嘴再度預言,一個小時內孩子就會出來,但是現在既然產婦還能笑臉迎人,大概還不是現在。說完又離開。

     



    謝小葉陣痛從三分鐘一次逐漸增加到一分鐘一次,緊握床邊手把齜牙咧嘴起來。不中用夫照樣幫不了忙,只能擦擦豆大汗珠,感覺妻子整個人都發燙。沒多久醫生跟護士再度進場,拿東拿西開始準備。李醫生坐到謝小葉胯下,有點口齒不清的要產婦努力推進。謝小葉只顧痛更是聽不清楚,不中用夫第一次還能拿攝影機拍,這次護士卻告誡不能攝影只能拍照,按照之前經驗待在媽媽旁邊,沒想到原本以為不喜歡被拍的醫生居然主動招手要準父親過去看寶寶:「你看,快出來了!」

     


    在顏色深淺不一的血腥橫流中,開著一個洞,顯得附近皮肉粗厚,又像是一個傷口。裡面一點黑色,仔細一看是毛髮,不是母親的毛髮,而是孩子的額頭。醫生要母親用力,只有乒乓球大小的傷口倏地變大,黑色毛髮也迅速接近。再一次,醫生說,再來。一顆小人頭冒了出來,被醫生掐住下巴往外拖拉。謝小葉只推送了三四次,一下就出來了。

     



    陳小魚出生的時候,被醫生告知不能去產婦下方,最後只看到醫生五指箕張,拎了一隻軟綿綿的小外星人出來,全身紫綠也沒有呼吸,清完胎便以後才放聲大哭;但這次幾乎全程見證,第一眼看到寶寶,卻是耀眼的白,孩子只有38周就出世,時機已經成熟但胎脂尚未褪淨,全身都覆著一層白膜有如珠玉,醫生手腳俐落剪好臍帶,護士抱去繼續清理。我才拍了幾張照片,背部中央有一個十塊大小的瘀青,護士證實胎記無誤。回頭一看時鐘剛過六點,醫病雙方都不強求,讓這個孩子自己選擇在清晨降臨世界。醫生又說了法,「我接生36年,我還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生,我只能判斷我能不能幫忙,可以幫忙我就幫,不能幫忙我就不能幫。」

     



    放上磅秤,「哇3170公克耶!」妹妹比哥哥早生,但一量身長50.5公分,體重也比哥哥重,突然浮起女兒以後變成長腿妹的幻想,哥哥只能當湯姆克魯斯。但是妹妹哭聲不若哥哥宏亮,時斷時續。母親痛楚並未隨著孩子落地而消逝,醫師之前不剪會陰,縫合過程中謝小葉大聲喊痛。謝小葉想轉移注意力,問生完有什麼要注意,醫生又化身法師開示,舉起一根手指道:「平常心。」

     



    餵了兩次奶以後,我們看著她的小嘴小腳,又在清晨出生,決定叫這個孩子小小。師父要我們抱持平常心,平靜如水;如是我將開始另一段(洗)奶瓶人生。









     

    1y6m 我是一台挖土機|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上一篇1y6m 我是一台挖土機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