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30053媽媽的肉粽
不吃粽子就不像過端午節,過端午一定要吃肉粽啦!我們家一定是自己包,外面的粽子總是吃不慣。或許家裡的粽子跟外面比可能不是最好吃的,但,媽包的粽子是我覺的最香最好吃的(雖然,包的樣子不是很漂亮)。
粽子好不好吃內餡很重要。而內餡不是說食材貴就好吃,粽子除了要有的粽葉香以外,所有的內餡組合在一起時內餡一定要夠香。
以往我們家的粽子內餡沒這麼多,就是很簡單的蘿蔔乾、紅燒肉、香菇,但,老公總是說料太少,他不喜歡吃那麼多的蘿蔔乾;有一年,我為他在台北包他指訂要加的蛋黃、栗子,再將我們家都是水煮肉粽的方式,改成先煮後蒸,那一次他非常的滿意,要我以後都這樣包;但,隔年我因子宮肌瘤開刀,接著,公公車禍住院五年,至今已有七年未曾自己備料,都是麻煩媽備料,我回去只是幫忙包而以。
包肉粽
材料:圓糯米、乾粽葉、棉繩
內餡:蘿蔔乾、開陽、蝦皮、油蔥酥、乾香菇、梅花豬肉、蒜頭、綠竹筍、鴨蛋黃、乾栗子
調味料:胡椒粉、鹽、醬油、糖、米酒
作法:
1.梅花肉切小塊狀,汆燙後冷水洗淨,用蒜頭、醬油、糖、米酒將豬肉滷紅燒肉(不用滷太爛);紅蔥頭先豬油爆香(超市有賣);乾栗子洗淨後,泡水軟化後挑去膜,再放入電鍋蒸熟備用。
2.蘿蔔乾(這是自己曬的蘿蔔乾,外面最好買整條的比較不會有問題)切條狀後先泡一下水淡化鹹度(不要泡太久,已免沒脆度),瀝乾水份後切小丁狀,用乾鍋(不放油)將蘿蔔乾丁的水份炒乾盛出備用。
3.蝦皮、開陽分別洗淨後瀝乾水份備用。
4.起鍋,倒入與蝦皮差不多量的油,冷油先下蝦皮炒出香味,再倒入開陽續炒至香。
5.加入油蔥酥與胡椒粉拌炒均勻後盛出備用;同鍋再倒入少量油,倒入炒乾水份的蘿蔔乾丁炒香,倒入少許胡椒粉拌炒,之後炒加入炒香的蝦皮與開陽拌炒均勻備用。
6.糯米洗淨後浸泡3~4個小時;乾粽葉泡水(用溫水比較快),用重物壓著等粽葉軟化;乾香菇洗淨後泡水,軟化後擠乾水份,加一點點鹽及胡椒粉抓醃一下,之後加點紅燒肉汁及香菇水用小火煮入味;綠竹筍去殻後切丁,用少量油將蝦皮爆香,下筍丁炒,加點水及紅燒肉汁悶入味備用。
7.粽葉泡軟後,用絲瓜布將兩面刷洗乾淨;糯米瀝乾水份後,加少許鹽、醬油、胡椒粉及少許炒香的蘿蔔乾拌勻備用。
8.粽葉一大一小,滑面朝內兩片疊在一起(大片的在下),摺出像漏斗的三角狀(很難形容說明)。
9.先放入一大匙的糯米,先放些蘿蔔乾內餡,再加入其他的料(蛋黃放半顆就好),最後再放入一大匙的糯米包起來(很難形容說明)。
10.用棉繩轉一圈拉緊,拉上來後(不到二圈)再用活結綁緊;綁好的粽子等水滾再下水煮,水滾20分鐘後拿出來,再用中大火續蒸40~50分鐘。
※ 粽子先水煮,但不要煮太久,這樣可先去掉一些油脂,把粽葉的香氣煮出來,後用蒸的可保留食材的甜份,而且糯米也不會太爛。
出社會後,阿嬤常說「不會包粽子是不可以嫁人的」,所以,不管怎樣我都要學會包粽子。
包個粽子要準備的東西還真多,挺累人的,像蘿蔔乾是自己曬的,油蔥酥也是自己炸的,真是辛苦媽了。媽的年紀越來越大了,明年我就可以自己一手包辦,換我包給她吃了。